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2)
2023(11417)
2022(9719)
2021(8859)
2020(7394)
2019(17413)
2018(17028)
2017(33847)
2016(18358)
2015(20805)
2014(21032)
2013(21236)
2012(20209)
2011(18407)
2010(18662)
2009(17439)
2008(17697)
2007(16207)
2006(14368)
2005(13318)
作者
(54688)
(46150)
(46032)
(43609)
(29478)
(22142)
(20952)
(17799)
(17283)
(16402)
(15616)
(15301)
(14792)
(14664)
(14561)
(14295)
(13869)
(13605)
(13406)
(13298)
(11486)
(11474)
(11289)
(10479)
(10472)
(10353)
(10338)
(10301)
(9328)
(9128)
学科
(91876)
经济(91786)
(57767)
管理(54728)
(46394)
企业(46394)
方法(39086)
数学(34943)
数学方法(34737)
(26047)
中国(24601)
(24226)
地方(23865)
业经(18957)
(17822)
财务(17796)
财务管理(17758)
企业财务(17061)
(16838)
农业(16832)
(15714)
贸易(15702)
(15576)
(15147)
(14158)
金融(14156)
(14063)
银行(14032)
地方经济(13846)
(13416)
机构
学院(273532)
大学(272235)
(120518)
经济(118213)
管理(103686)
研究(95318)
理学(88409)
理学院(87419)
管理学(86154)
管理学院(85630)
中国(73808)
(57869)
(57670)
科学(56302)
(49507)
(47186)
财经(45196)
研究所(44316)
中心(43512)
(42134)
(41013)
业大(38809)
经济学(37789)
北京(37119)
农业(36875)
(34883)
师范(34532)
经济学院(34372)
(33660)
(33563)
基金
项目(171865)
科学(135236)
研究(125394)
基金(124577)
(107871)
国家(106946)
科学基金(91485)
社会(80799)
社会科(76796)
社会科学(76775)
(67515)
基金项目(65981)
自然(58085)
教育(57247)
自然科(56737)
自然科学(56721)
(56463)
自然科学基金(55755)
资助(52021)
编号(50589)
(41940)
成果(41432)
(38874)
重点(38863)
(35484)
课题(34964)
发展(34020)
(33443)
教育部(33385)
创新(33276)
期刊
(137119)
经济(137119)
研究(84166)
中国(54856)
(47406)
(43557)
学报(40891)
管理(38344)
科学(37709)
大学(30735)
(30459)
金融(30459)
农业(29305)
学学(29074)
教育(25977)
财经(23213)
技术(23112)
业经(22904)
经济研究(22789)
(19897)
问题(18476)
(16092)
技术经济(14789)
(14630)
商业(13742)
统计(13423)
理论(13144)
世界(12964)
国际(12593)
财会(12555)
共检索到420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历史的简单回顾上市公司以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是国际证券市场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1997年7月,上菱电器的成功增发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再融资格局被打破。2000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楠  
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增发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动因。分析了2001年我国公布股票增发信息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变动和影响股价效应的相关因素,计算出了我国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新  刘曦  
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91家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对公开增发公告与定向增发公告,以及定向增发中不同募资投向的各种股价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的增发公告之间,不同募资投向方案之间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市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还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的一些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伟芳  张维然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2001—2002年沪深两市公告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增发预案的公告,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负的超额收益,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这对当前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新股的现象提出了质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生  孙健  张海军  
定向增发通常认为会引起股价下降,从而侵害散户的利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期间公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具有明显的正股价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实证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会使股东普遍获利,从而为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或股权优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  董青马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的总体容量一再攀升,而另一方面增发新股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大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行为。本文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等来分析这一矛盾,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市发展程度决定的公司经理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此建议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对公司经理的监督并健全激励机制,最终使公司经理行为理性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海峰  吴狄  
相对于公开增发模式而言,定向增发模式的操作相对便利,其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模式。对此,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数据,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显著的正向股价效应,且股价效应在定向增发公告之前更为明显,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将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绩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梅  蔡宁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玉宝  陈琦  
本文以2007年沪深两市预案公告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发新股引起的是正的超额收益率,对定向增发而言,这一结论尤为显著。此外,对于公开发行信息的影响在公告日前就已经明显表露,对于定向增发,信息似乎泄露得更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百三  陈霆  
自2000年起,由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规则的变化,使许多国内上市公司“弃配改增”,也使许多外资股纷纷增发A股,采取了“由外转内”的再融资方式,这已成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大潮流。但是,上市公司大规模增发新股会带来一些危害,管理层必须注意有关的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德忠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与外国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高低与股东的身份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并且,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及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建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各类股东权益的影响,发现增发新股将导致股东权益的转移;非流通股股东因增发新股而获益,倾向于增发新股及提高增发股票价格和规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