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4)
2023(12786)
2022(10857)
2021(9910)
2020(8295)
2019(19335)
2018(18808)
2017(37672)
2016(20216)
2015(23128)
2014(23349)
2013(23518)
2012(22395)
2011(20498)
2010(20694)
2009(19391)
2008(19683)
2007(18044)
2006(15934)
2005(14861)
作者
(60472)
(50612)
(50445)
(47919)
(32533)
(24412)
(23226)
(19475)
(19213)
(18184)
(17238)
(17008)
(16234)
(16159)
(16028)
(15679)
(15089)
(14912)
(14762)
(14698)
(12612)
(12505)
(12382)
(11530)
(11485)
(11433)
(11404)
(11229)
(10242)
(10008)
学科
(99232)
经济(99137)
(62407)
管理(60331)
(50634)
企业(50634)
方法(44593)
数学(39899)
数学方法(39673)
(27460)
中国(27147)
(25382)
地方(24003)
(22516)
(22049)
银行(22021)
(20828)
业经(20475)
(19070)
金融(19068)
(18530)
财务(18504)
财务管理(18457)
(18193)
贸易(18176)
企业财务(17749)
(17526)
农业(17150)
(16160)
环境(13779)
机构
大学(302238)
学院(301841)
(134312)
经济(131677)
管理(116495)
研究(103654)
理学(98864)
理学院(97798)
管理学(96517)
管理学院(95932)
中国(85737)
(65208)
(63772)
科学(59275)
(53072)
财经(51310)
(51159)
中心(48611)
研究所(47304)
(46741)
(46626)
经济学(42641)
业大(41340)
北京(40958)
农业(40066)
经济学院(38746)
财经大学(38293)
(37830)
(37549)
师范(37451)
基金
项目(189449)
科学(149820)
研究(138875)
基金(138786)
(119456)
国家(118435)
科学基金(102144)
社会(90330)
社会科(85916)
社会科学(85891)
(73368)
基金项目(73147)
自然(64635)
教育(63870)
自然科(63149)
自然科学(63132)
自然科学基金(62049)
(61523)
资助(58371)
编号(55708)
成果(45437)
(45011)
(43510)
重点(42549)
(39198)
课题(38492)
教育部(37804)
国家社会(37493)
创新(36755)
人文(36689)
期刊
(151277)
经济(151277)
研究(95691)
中国(61246)
(52655)
(46560)
(44976)
金融(44976)
学报(43478)
管理(42988)
科学(40697)
大学(33115)
学学(31285)
农业(30013)
教育(28051)
财经(27143)
技术(25188)
业经(24797)
经济研究(24789)
(23180)
问题(20346)
(17333)
(16525)
技术经济(16253)
理论(15681)
商业(15427)
国际(15227)
统计(14750)
世界(14441)
实践(13903)
共检索到471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康德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3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可转债的 2 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事件公告日样本的平均超额收益为 -0 .66% ,2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0 .14 % ,而在事件窗 [-3 0 ,3 0 ]内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1.5 3 % ,但均不显著。同时还发现 ,可转债发行的市场效应与公司特征和发行规模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坤  肖万  
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可转债发行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行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会产生正的市场效应,且在公告日最为显著。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告效应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之显著负相关。可见,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仅注重公司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莉  
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及其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行为具有共性,在国内上市公司存在“融资饥渴”现象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现状下,公司为发行可转债和顺利转股,会做出有利于可转债投资人的决策。对可转债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可转债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伟  
文章以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最终成功发行可转债的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首次公告可转债发行议案为公告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其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股价效应,这种负的股价效应在"清洁样本"以及"股改前样本组"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公布可转债融资公告的同时,释放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可转债发行负的公告效应;佐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毅  许华丽  刑英  
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公司发生的22起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并购公告日存在显著的CAR。而运用会计研究法对1997年至2004年并购绩效的研究结论表明了并购实质上没有改变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发行公司债的31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慧玲  徐璐璐  林之琳  
可转债作为一种新型的再融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睐,监管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案条例规范了可转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国内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结合我国可转债融资的制度背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可转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会带来公司绩效的下降,公司风险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应大力发展可转债债券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同时降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推行"注册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汤晶  陈收  
对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4年间发行的可转债进行研究,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可转债发行后两年内,发行公司经营绩效有小幅下降,与行业规模组对比,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属于绩优公司,发行前后各项绩效指标都高于行业规模组,而与增发配股组比较,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发行后转债组的成长性指标高于增发配股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董事会首次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议案的88家样本在公告日前后的超常收益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检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是否具有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财富效应,但明显低于增发股票公告的负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主要由稀释度和负债比率两个影响因素来解释,而公司规模、发行的相对规模、市价账面比、流通股比例等在解释公告日超常收益时没有说服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福广  李西文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衍生融资工具,可转债发行动机和条款设计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关注。从代理问题的视角,文章对歌华有线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条款,包括利率条款、转股条款及触发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歌华转债"股性较强,条款设计倾向于变相发行股票,而不是降低代理成本。这一发现与经典融资理论矛盾。论文从逃避市场规则和证券发行制度缺陷两方面进行了解释。研究对公司设计转债条款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其国  陈凉  
可转债是由债券和奇异期权组成的混合金融衍生工具。文章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股价运动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为可转债定价。其中,运用GARCH(1,1)模型对股票价格的波动率进行动态刻画,并考虑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和违约风险对贴现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对可转债的定价表现较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新生  蓝玉莹  
本文应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VC/PE支持的公司的IPO抑价度高于无VC/PE支持的公司,VC/PE支持的公司IPO之后的经营业绩好于无VC/PE支持的公司,然而这些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另外,与低声誉VC/PE支持的公司相比,高声誉VC/PE支持公司的抑价度更低,但经营业绩却更差,同时这些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私募股权投资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和躁动效应在我国市场并不存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红波  
本文研究了中国产权改革背景下控制权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2003-2004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214起大宗股权转让记录,本文采用事项研究法研究了股权转让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对大宗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平均而言,股票价格在转让公告前20个交易日开始上涨至公告后一个交易日,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约为1.15%;(2)转让的价格越高,向市场传达积极的信号,市场反应越好;(3)控制权转让的公司比那些不转让控制权的公司有着更好的反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合喜  刘连育  
2017年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后,定向增发门槛升高,许多公司转向可转债市场进行融资。在此背景下发现公司在发行可转债之前业绩好于发行可转债后的业绩,因此有必要对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选取2007—2016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掉了金融行业的公司和一些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终样本涉及32 208个观测值,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以下研究结论:发行可转债公司在发债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发债后的业绩会因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发债后发生反转,通过进一步分析,将上市公司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实证结果表明,发行可转债的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