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6)
- 2023(14464)
- 2022(12765)
- 2021(11955)
- 2020(10133)
- 2019(23551)
- 2018(23035)
- 2017(45555)
- 2016(24252)
- 2015(27267)
- 2014(27043)
- 2013(26513)
- 2012(24055)
- 2011(21412)
- 2010(20963)
- 2009(19243)
- 2008(18640)
- 2007(15993)
- 2006(13609)
- 2005(11573)
- 学科
- 济(96430)
- 经济(96321)
- 管理(74934)
- 业(74737)
- 企(62558)
- 企业(62558)
- 方法(52073)
- 数学(46190)
- 数学方法(45645)
- 财(28774)
- 中国(24342)
- 农(23917)
- 业经(20932)
- 务(20602)
- 财务(20534)
- 财务管理(20493)
- 企业财务(19571)
- 学(18386)
- 制(17802)
- 地方(17404)
- 贸(17163)
- 贸易(17154)
- 易(16651)
- 农业(16172)
- 理论(16108)
- 银(15407)
- 银行(15374)
- 技术(15224)
- 和(14637)
- 融(14545)
- 机构
- 大学(340389)
- 学院(337754)
- 管理(143146)
- 济(135610)
- 经济(132875)
- 理学(125543)
- 理学院(124324)
- 管理学(122189)
- 管理学院(121592)
- 研究(101232)
- 中国(79084)
- 京(69973)
- 财(63990)
- 科学(61314)
- 财经(52811)
- 业大(48975)
- 经(48350)
- 农(48001)
- 中心(47897)
- 所(47678)
- 江(46321)
- 研究所(43538)
- 北京(43428)
- 范(41575)
- 经济学(41276)
- 师范(41186)
- 财经大学(39976)
- 商学(38113)
- 州(37961)
- 商学院(37760)
- 基金
- 项目(239650)
- 科学(190351)
- 基金(177447)
- 研究(174363)
- 家(152941)
- 国家(151694)
- 科学基金(133363)
- 社会(111636)
- 社会科(105920)
- 社会科学(105894)
- 基金项目(94798)
- 省(91847)
- 自然(88230)
- 自然科(86262)
- 自然科学(86243)
- 自然科学基金(84726)
- 教育(80799)
- 划(77359)
- 资助(73819)
- 编号(70710)
- 成果(55249)
- 部(53795)
- 重点(52490)
- 创(49790)
- 发(48656)
- 教育部(47072)
- 课题(46747)
- 科研(46446)
- 创新(46376)
- 人文(46282)
- 期刊
- 济(135735)
- 经济(135735)
- 研究(95388)
- 中国(54614)
- 管理(50509)
- 学报(49744)
- 财(49654)
- 科学(46408)
- 农(41534)
- 大学(39021)
- 学学(37005)
- 教育(31689)
- 融(31256)
- 金融(31256)
- 技术(29101)
- 农业(28781)
- 财经(25443)
- 业经(22362)
- 经济研究(21727)
- 经(21469)
- 问题(17530)
- 理论(17100)
- 技术经济(16148)
- 图书(15745)
- 实践(15740)
- 践(15740)
- 统计(15537)
- 科技(15317)
- 财会(15230)
- 商业(14955)
共检索到468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玉秀 许彩玲
本文首次关注上市公司变更承诺的隐形失信行为,以2014~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变更承诺的上市公司背后隐藏着因业绩亏损、将要被ST、PT而显著高于其它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以及面临更多的证监会处罚等不利信息;进一步检验发现银行、供销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并未反映变更承诺背后潜藏的危险性。
关键词:
变更承诺 盈余管理 违规处罚 商业信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永键 章新蓉 郑佳
本文在对业绩承诺的内涵界定及动因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上市公司业绩承诺中主要条款的风险、业绩承诺协议在业绩承诺期内及业绩承诺期满后引发的后续潜在风险、业绩承诺的风险应对三大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试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梳理和探索,构建业绩承诺风险分析框架,为上市公司未来并购的业绩承诺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业绩承诺 补偿方式 商誉减值 风险叠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明明 余鹏翼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浪潮汹涌,业绩承诺成为市场常态,同时也伴随着业绩失诺的大量增加。本文以斯太尔业绩失诺后随意变更补偿方案为例,从收购方、被收购方、并购项目中的资产评估机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斯太尔随意变更补偿方案的后果以及造成它业绩失诺的原因。分析表明,并购中的业绩失诺受多方影响,收购方对并购的过于乐观、被收购方为促进并购而过高许诺业绩、中介评估机构对市场的过于乐观都能会影响业绩承诺的指标。为避免业绩失诺的发生,参与并购的三方都应该谨慎行为。
关键词:
业绩失诺 随意变更补偿 责任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宁
上市公司并购高溢价也伴随着高业绩承诺,为了防止标的资产的定价被恶意炒高,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交易双方往往会签订业绩承诺补偿协议。本文以掌趣科技为案例,厘清其定向增发高业绩承诺的估值风险、财务风险和大股东套现风险,并针对高业绩承诺风险提出完善制度环境、优化补偿方式和强化信息披露机制这三大防控措施。
关键词:
掌趣科技 并购重组 定向增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砚羽 谢伟 乔元波 李习保
新中国成立之后长达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否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企业决策?本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和企业基因理论提出了政治基因对并购控制倾向的影响。采用中国沪深两市2003~2009年企业并购数据,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政治基因越强,并购过程中的控制倾向越明显,而这种非理性的控制倾向对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消极作用。考虑到主效应的非线性特点,通过第二调节作用图呈现了被解释变量整个概率区间内主效应受到市场制度环境的部分负调节和组织冗余的负调节。本文的价值体现在:理论上,识别了"历史"会影响企业的"现在",扩展了中国情境下企业政治因素系列研究的历史维度;实践上,为中国制度背景下优化企业理性决策提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熔荣 张天西
文章以2011年~2017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从短期市场效应视角检验了并购业绩承诺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并购交易双方签订业绩补偿协议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并在短期内获得显著高于未签订补偿协议情况下的累计超额收益;(2)承诺的业绩增长率越高,上市公司并购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显著提升;(3)承诺股份补偿比现金补偿产生更大的正向累计超额收益。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补偿承诺 累计超额收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恩学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其实现战略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近些年,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的"三高"并购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已成为资本市场各方均能接受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俊清
定向增发简单灵活、审核程序简单和无严格盈利要求的优势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关注和追捧,逐渐成为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定向增发中盈利补偿承诺为着眼点,通过华谊嘉信定向增发案例分析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改进意见,为上市公司有效规避定向增发盈利补偿承诺风险提供帮助。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盈利补偿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清 刘慧芳
业绩补偿承诺的初衷是作为估值调整机制维护并购交易的公平,提高并购效率,但许多被并购企业为了获得高额交易对价而做出虚高业绩承诺,引发了高溢价并购风险。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HH公司并购MJ公司的案例发现虚高的业绩承诺引起了高溢价并购,业绩承诺难达标、子公司失控、巨额商誉减值和业绩补偿难履行等高溢价并购风险并没有因为业绩补偿承诺的存在而得到规避。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并购各方应谨慎对待业绩承诺,合理确定交易对价;并购后并购企业要积极进行整合,加强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应完善业绩补偿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海霞
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CEO权力、风险承担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CEO集权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公司风险承担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拖累效应,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成长性越差;风险承担的这种拖累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地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制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CEO集权、合理控制风险、提高公司成长性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海霞
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CEO权力、风险承担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CEO集权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公司风险承担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拖累效应,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成长性越差;风险承担的这种拖累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地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制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CEO集权、合理控制风险、提高公司成长性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怀栋 顾丽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隐形关联交易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上市公司隐形关联交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导致其形成的内外原因,并分析了这类交易行为给相关利益者带来的侵害,以及给正常有序的资本市场带来的破坏。最后,本文针对上市公司隐形关联交易这种行为,结合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就对其加强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小玲 黄文锋
现有的准则和有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非公允关联交易,压缩了利润可操纵的空间。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上市公司“创新”出许多新花招来逃避准则、规定和通知的监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关联交易隐形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海 徐琴
本文采用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衡量风险承受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当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时,其盈余管理程度越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燕 冯巧根
现金股利承诺制是中国上市公司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分红异常行为,本文从社会责任价值理念入手,对比考察了不同价值理念下不同发展战略的公司履行现金股利政策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司价值理念的差异导致了制度执行效果的区别。秉持社会责任理念的上市公司会采取较为积极主动的现金股利政策,能较好地抑制"利益侵占"行为。涉及金融资产和"外购商誉"的公司其分红行为迥异,在传统价值理念制约下前者表现较差。因此,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对新政的实施将大有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