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9)
2023(6576)
2022(5588)
2021(5294)
2020(4598)
2019(10225)
2018(10277)
2017(19743)
2016(11028)
2015(12691)
2014(12790)
2013(12290)
2012(11487)
2011(10202)
2010(10589)
2009(10296)
2008(10840)
2007(10175)
2006(9100)
2005(8557)
作者
(31547)
(26607)
(26570)
(25217)
(17049)
(12791)
(12163)
(10097)
(9930)
(9809)
(9083)
(8902)
(8623)
(8575)
(8471)
(8010)
(8006)
(7890)
(7874)
(7698)
(6748)
(6456)
(6432)
(6152)
(6131)
(6008)
(5967)
(5821)
(5333)
(5168)
学科
管理(46459)
(43087)
(40515)
企业(40515)
(40413)
经济(40321)
(21397)
方法(17907)
(17764)
(15676)
财务(15645)
财务管理(15614)
企业财务(14931)
数学(14881)
数学方法(14612)
(13131)
体制(11718)
业经(10408)
中国(9778)
(9383)
(8378)
银行(8364)
(7907)
(7815)
金融(7813)
(7797)
理论(7615)
(7449)
技术(6948)
(6813)
机构
大学(163131)
学院(161589)
(63150)
管理(61714)
经济(61690)
理学(52309)
理学院(51797)
管理学(50893)
管理学院(50590)
研究(50300)
中国(41841)
(37285)
(34580)
科学(28733)
财经(28175)
(25630)
(25546)
(25395)
中心(23670)
(22372)
研究所(22117)
北京(22042)
财经大学(20905)
业大(20539)
(20152)
经济学(19081)
(18845)
师范(18638)
(18283)
商学(17820)
基金
项目(97441)
科学(76747)
研究(71849)
基金(71520)
(61143)
国家(60616)
科学基金(52868)
社会(45952)
社会科(43524)
社会科学(43514)
基金项目(37199)
(36985)
自然(34227)
教育(34037)
自然科(33444)
自然科学(33435)
自然科学基金(32853)
(31057)
资助(30289)
编号(28888)
成果(25601)
(23886)
(22596)
重点(21761)
(20020)
课题(20007)
教育部(19892)
(19708)
人文(19157)
大学(18933)
期刊
(76113)
经济(76113)
研究(49705)
中国(35905)
(34960)
管理(26642)
学报(24522)
科学(21832)
(21115)
大学(19542)
学学(18371)
(18185)
金融(18185)
教育(17650)
财经(15412)
技术(13868)
农业(13520)
(13045)
经济研究(11291)
业经(10991)
财会(10878)
会计(10229)
问题(9334)
(8482)
(8310)
理论(7979)
国际(7767)
技术经济(7461)
通讯(7348)
会通(7322)
共检索到25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洪明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章性文件,是公司实现自治的重要手段。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通常通过公司章程的修订,在其中置入相应的反收购条款,以防止或者抵制敌意收购。由于我国的公司、证券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反收购问题规定的相对欠缺,导致实践中利用公司章程实施反收购出现失范的情况较为明显。本文尝试分析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利用公司章程实施反收购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冀希  
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争议的案例越来越多,部分反收购措施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法律效力不明确,加剧了上市公司、董事、股东和外部收购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审视反收购措施法律效力的关键在于厘清法律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边界,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树立股东权益至上的理念,从实质上考量反收购措施的目的和效果,激发反收购措施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依法合规抵御敌意收购,减少因反收购条款效力不明而导致的权益纠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佳佳  
杠杆收购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收购方式,但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投机色彩较浓,引发了杠杆收购的负外部效应,暴露出杠杆收购过程中的多重风险,一是收购资金杠杆率较高且结构复杂,二是杠杆收购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三是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严重。在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体系下,对杠杆收购进行法律规制面临较大困难,一是我国尚无有关杠杆收购的实定法内容,除专门性规定缺失外,具体融资形式的监管制度也有待完善;二是杠杆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现行规则未体现杠杆收购的特殊要求;三是对杠杆收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民事救济制度乏力。为了充分发挥杠杆收购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建议构建杠杆收购的整体规制框架,完善杠杆收购融资工具的具体监管规则;优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根据持股目的设定差异化的信息披露义务,适当减低收购信息披露义务的触发点;加大对杠杆收购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对潜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震慑;畅通杠杆收购的民事救济途径,帮助中小投资者摆脱弱势地位,保证其利益损失及时得到偿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正林  
《公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确立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基本法律制度,中国证监会也通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细化了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规则与操作流程。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还不能完全适应日趋市场化、复杂化的收购行为法问题。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制度分析的方法,重新梳理与审视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新兴+转轨"的特点对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提出更为细致的设计方案,以推动立法者、监管者与学者们在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兆宏  
协议收购是指投资者以协议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股权),以控制或兼并目标公司的行为。广义的协议收购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协议收购;2.对非公开发行股份(指发起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3.对公开发行股份但其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4.对上市公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前两种收购一般由投资者直接与目标公司董事会进行接触商谈,大都由各国的公司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兆宏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制度之国际比较徐兆宏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向目标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发出公开购买股份的要约来获取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市场夺易行为。由于要约收购具有速度快、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与征集出席委托书、公开市场收阳等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尚雪琴  
信息公开制度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的确立,目的是为了规范要约人与目标公司管理部门,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文章从公司收购信息公开的经济和法律角度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作出正确认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志云  江晓东  
目前,外资间接收购国内上市公司是其进入我国市场的重要形式,这对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其是否触及强制收购要约义务,外资收购的信息披露义务及外资收购国有股等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华  姚艺  王春燕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敌意收购事件的频发,许多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置了反收购条款,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PSM-DID的准自然实验法,实证检验了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置反收购条款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设置反收购条款显著增加了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我国大股东控股占主导的背景下,设置反收购条款维护了控股股东利益,使得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更强,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科学合理地设置反收购条款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对监管机构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亦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晶  
一、引言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收购与反收购作为资本市场中控制权博弈的手段,有各自的价值选择。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份结构逐渐分散化,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已然到来。2015年股市暴跌,造成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之现状,加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青   周伟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孔玉飞  
对上市公司收购的调整是各国证券法的重要内容,对收购的不同态度导致各国收购法律制度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在跨境上市的场合,由于各国"收购法"内容的差异,如何适用法律是各国在允许外国公司在内国上市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欧盟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制定的《要约收购指令》强调合作监管,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的法律适用规则实际以公司母国监管和母国法适用为主,但在不具备统一市场基础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法律适用规则难以得到上市地国的认可;美国强调"影响原则"扩大适用本国法以保护美国投资人的利益,是一种扩张性的法律适用规则;在我国资本市场面临开放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简单规定外国公司在中国上市适用中国"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