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0)
- 2023(6419)
- 2022(5682)
- 2021(5200)
- 2020(4775)
- 2019(11392)
- 2018(11315)
- 2017(22853)
- 2016(12390)
- 2015(14455)
- 2014(14663)
- 2013(14872)
- 2012(13972)
- 2011(12590)
- 2010(12755)
- 2009(12018)
- 2008(12363)
- 2007(11483)
- 2006(9765)
- 2005(8818)
- 学科
- 济(55710)
- 经济(55659)
- 业(43469)
- 管理(41862)
- 企(37775)
- 企业(37775)
- 方法(28934)
- 数学(25902)
- 数学方法(25727)
- 财(20209)
- 务(14686)
- 财务(14661)
- 财务管理(14626)
- 企业财务(13962)
- 农(13800)
- 制(13150)
- 中国(11752)
- 贸(10646)
- 贸易(10643)
- 业经(10629)
- 地方(10583)
- 易(10315)
- 学(10077)
- 体(9475)
- 农业(9003)
- 和(8377)
- 体制(8076)
- 融(7889)
- 金融(7887)
- 银(7859)
- 机构
- 大学(187180)
- 学院(185853)
- 济(76781)
- 经济(75185)
- 管理(73241)
- 理学(63191)
- 理学院(62548)
- 管理学(61612)
- 管理学院(61261)
- 研究(58199)
- 中国(46112)
- 京(38520)
- 财(37671)
- 科学(35387)
- 农(31426)
- 所(30362)
- 财经(30025)
- 江(27890)
- 中心(27571)
- 业大(27540)
- 经(27183)
- 研究所(27149)
- 农业(24941)
- 北京(24329)
- 经济学(23234)
- 范(22448)
- 财经大学(22317)
- 师范(22222)
- 州(22167)
- 经济学院(21158)
- 基金
- 项目(118319)
- 科学(92349)
- 基金(85921)
- 研究(85134)
- 家(74184)
- 国家(73585)
- 科学基金(62994)
- 社会(53580)
- 社会科(50819)
- 社会科学(50802)
- 省(46232)
- 基金项目(46027)
- 自然(41319)
- 自然科(40329)
- 自然科学(40315)
- 自然科学基金(39622)
- 教育(39540)
- 划(39092)
- 资助(35975)
- 编号(34859)
- 成果(28833)
- 部(27014)
- 重点(26560)
- 发(24790)
- 创(24334)
- 课题(23452)
- 科研(23285)
- 教育部(23172)
- 创新(22836)
- 人文(22701)
共检索到271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永红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制度在我国的现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规定的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造成损害。因此,立法机关应当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办法或条例,从而切实从程序上、信息披露制度上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协议收购 程序 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兆宏
协议收购是指投资者以协议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股权),以控制或兼并目标公司的行为。广义的协议收购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协议收购;2.对非公开发行股份(指发起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3.对公开发行股份但其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4.对上市公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前两种收购一般由投资者直接与目标公司董事会进行接触商谈,大都由各国的公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贝卫东 吴群
该文披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场外收购的众多案例,提出了由于法律上的空缺,造成证券市场无法可依的状况,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对保证企业并购顺利进行,如何完善场外协议立法,文中作了明确、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场外协议收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尚雪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丹林
时下 ,资本运营、资产重组成为新的热点 ,兼并、收购、合并、并购之声此起彼伏 ,各种传媒频繁使用 ,仿佛其为同意语 ,极易使人产生误解。本文从法律规定作为出发点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准确阐明各用语的真正含义以及各自之间的区别 ,以达到法律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并期望能为法律及经济人士继续进行有关领域的研究以及立法工作扫除一定的障碍 ,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兼并 收购 合并 并购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兴华
本文旨在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作一比较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协议收购是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中具有效率性的制度安排,但这种交易制度在实践中难以保障并购交易的公平性;要约收购有利于改善并购交易的公平性,但现行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影响了并购交易效率。为提高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的有效性,现行的并购交易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其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有效配合。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协议收购 要约收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东海 张媛春
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方式,然而协议收购的效率如何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文章以2000年至2004年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事件为样本,分别从会计收益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对协议收购的整体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协议收购整体效率较差,并且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协议收购效率低于股权转让比例较高的协议收购。
关键词:
协议收购 效率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钢 何俊
以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年间发生控制权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分置条件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壳收购问题。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中存在大量的壳收购现象,壳收购的比例高达40%以上,ST类是壳收购的主要对象。壳收购的本质不是公司收购,是变相购买上市融资权,是通过市场收购方式跨越上市行政约束的篱笆。壳收购的大量存在反映了法人股协议转让的制度缺陷和上市规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选优功能和运作效率。随着上市规则的完善、股改的深入和交易规则透明度的增加,壳收购比例将降低。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权结构 壳收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正林
《公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确立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基本法律制度,中国证监会也通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细化了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规则与操作流程。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还不能完全适应日趋市场化、复杂化的收购行为法问题。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制度分析的方法,重新梳理与审视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新兴+转轨"的特点对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提出更为细致的设计方案,以推动立法者、监管者与学者们在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上市公司收购 法律 监管证券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冀希
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争议的案例越来越多,部分反收购措施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法律效力不明确,加剧了上市公司、董事、股东和外部收购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审视反收购措施法律效力的关键在于厘清法律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边界,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树立股东权益至上的理念,从实质上考量反收购措施的目的和效果,激发反收购措施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依法合规抵御敌意收购,减少因反收购条款效力不明而导致的权益纠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国华 孙婷
市值管理能够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创造并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但由于制度规则不明确、法律监管存在漏洞,我国存在以市值管理之名行违规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之实的情况。对此,应厘清市值管理的法理逻辑和内涵,构建以自治性规则为主、以禁止性规则为辅的规则体系,建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级机制,真正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值的统一。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公司治理 法理逻辑 法律监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
强制要约 投资者保护 市场反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尚雪琴
信息公开制度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的确立,目的是为了规范要约人与目标公司管理部门,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文章从公司收购信息公开的经济和法律角度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作出正确认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