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1)
- 2023(16169)
- 2022(13879)
- 2021(12950)
- 2020(10923)
- 2019(25288)
- 2018(24652)
- 2017(48181)
- 2016(25509)
- 2015(28588)
- 2014(28231)
- 2013(27682)
- 2012(24976)
- 2011(22093)
- 2010(21986)
- 2009(20410)
- 2008(18730)
- 2007(15928)
- 2006(13663)
- 2005(11634)
- 学科
- 济(98225)
- 经济(98120)
- 管理(78606)
- 业(77130)
- 企(66886)
- 企业(66886)
- 方法(50213)
- 数学(44291)
- 数学方法(43740)
- 财(30961)
- 中国(28997)
- 融(27631)
- 金融(27629)
- 银(25940)
- 银行(25894)
- 农(25017)
- 行(24845)
- 业经(22928)
- 务(22331)
- 财务(22257)
- 财务管理(22217)
- 企业财务(21254)
- 制(20790)
- 地方(20122)
- 学(19430)
- 农业(17208)
- 理论(16977)
- 贸(16854)
- 贸易(16839)
- 技术(16549)
- 机构
- 大学(349285)
- 学院(348716)
- 管理(144402)
- 济(139067)
- 经济(136165)
- 理学(126791)
- 理学院(125506)
- 管理学(123342)
- 管理学院(122723)
- 研究(108084)
- 中国(86590)
- 京(72034)
- 科学(66288)
- 财(64798)
- 财经(53303)
- 中心(52203)
- 所(51756)
- 农(51431)
- 业大(51134)
- 经(48703)
- 研究所(47526)
- 江(47417)
- 北京(44664)
- 范(43466)
- 师范(43052)
- 经济学(42410)
- 财经大学(40352)
- 农业(40314)
- 院(39988)
- 州(39688)
- 基金
- 项目(249228)
- 科学(197532)
- 基金(183351)
- 研究(181285)
- 家(158855)
- 国家(157583)
- 科学基金(137730)
- 社会(115482)
- 社会科(109669)
- 社会科学(109641)
- 基金项目(98215)
- 省(96653)
- 自然(90776)
- 自然科(88745)
- 自然科学(88728)
- 自然科学基金(87131)
- 教育(83601)
- 划(81212)
- 资助(75346)
- 编号(73579)
- 成果(57344)
- 重点(55399)
- 部(55335)
- 创(52488)
- 发(51942)
- 课题(49107)
- 创新(48931)
- 科研(48223)
- 教育部(48131)
- 国家社会(47607)
- 期刊
- 济(138761)
- 经济(138761)
- 研究(97125)
- 中国(58787)
- 学报(52949)
- 财(51029)
- 管理(51028)
- 科学(48910)
- 农(44975)
- 大学(40952)
- 融(40411)
- 金融(40411)
- 学学(38732)
- 教育(33294)
- 农业(30970)
- 技术(29670)
- 财经(25464)
- 业经(23509)
- 经济研究(22968)
- 经(21649)
- 问题(17589)
- 理论(17323)
- 图书(16519)
- 科技(16324)
- 技术经济(16078)
- 财会(16009)
- 实践(15985)
- 践(15985)
- 业(15750)
- 商业(15414)
共检索到48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广生 岳芳芳
本文以2008~2010年间实施增发、配股及可转债的2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T检验对比分析再融资前一年至后三年的绩效变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有强烈的虚增绩效以顺利实现增发再融资的动机;可转债公司的绩效最好;不同方式再融资后绩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配股公司,再融资效率低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利用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盈利能力、股利政策、成长性、公司是否同时发行境内外资股、境外外资股、以前年度配股次数、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限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配股决策显著相关。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配股 股权再融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钰 唐洋 张晓龙
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从整体上来讲,股权再融资对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长期信贷融资会导致林业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明礼 李贺敏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3种形式及对财务业绩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无论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3种方式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是下滑的,而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增强的,但不显著。发行可转债优于配股和增发。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财务业绩 动态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刘杰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效率 上市公司 框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汤伊铃 汤新华
本文将因子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选取2017年至2018年主板440家上市公司和创业板14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进行股权再融资(配股和增发)的效率,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别比较两个板块股权再融资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主板和创业板的大部分公司融资非有效,两个板块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无显著差异,主板规模效率高于创业板,但创业板再融资有效的企业和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所占比例均高于主板,所以创业板的股权再融资效率略高于主板。最后根据模型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两个板块再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玫 侯晓莘
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股权再融资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股权再融资被当做是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进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下降,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得不到有效发挥。当前对股权融资多采用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研究,缺乏对融资者非理性心理偏差的深入考虑。行为金融学以微观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为研究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融资和资源配置问题,其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更适合我国当前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由连英祺撰写的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盖锐 熊发礼
对2000~2004年期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按照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对每种再融资方式对其财务绩效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并对其均值差进行了T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再融资将会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财务绩效指标下滑,尤其是以发行新股方式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下滑更为明显。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了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关的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长期财务绩效 下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亮 廖林 周后红
文章选取1999—2004年期间发生再融资的495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为消除行业、规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功效系数法构造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当年及以后6年内出现绩效显著下降;不同年份再融资的公司绩效有显著差异;再融资的方式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可转债最好、增发其次、配股最差;再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上升,而公司绩效反而下降;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再融资绩效无关。
关键词:
再融资 绩效评价 功效系数 指标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葛桓志 陈红
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构建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条件下的企业再融资选择模型,并以2000~2004年深沪两市符合证监会当期配股和增发条件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侵占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董事会独立性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而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对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不具有监督作用。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大股东侵占 股权再融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添 吴琪 袁路芳
本文选取了12家上市再融资银行作为代表,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检验方法对上市银行再融资前后业绩变化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及对样本进行DEA分析,旨在探究再融资前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完善当前再融资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再融资会显著提高银行的资产,改善坏账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水平,但是并不能短期内提升银行的盈利性和发展能力;再融资对于银行来说,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相似,也会带来业绩的显著下滑。此外,采取配股方式再融资的银行业绩要好于增发方式的银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林迪珊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用2004~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避税在总体上会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但受公司治理水平影响,上述机制对不同企业效果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在影响融资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随着避税程度的提升,等额融资成本对企业价值的损害也会增加。因此,避税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通过避税降低融资成本无法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避税 融资成本 资金配置效率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琳 马亚明
近年来,实体经济经营环境趋紧,我国政府着眼于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讨论社会责任履行与上市公司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且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拥有更高的运行效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社会责任影响运行效率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有助于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对运行效率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运行效率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企业管理者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文虎 宁云才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以及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本文利用DEA分析的相关信息,定义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指数,并以电子行业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再融资指数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的可行性,能为管理者确定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提供参考。
关键词:
DEA 上市公司 再融资 再融资指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帅 陈曦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年实施配股方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1991)对上市公司配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时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配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2006年配股政策放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前两年。同时发现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局限于满足配股资格,也隐含着提高配股定价的潜在动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配股 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