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0)
- 2023(6887)
- 2022(5860)
- 2021(5428)
- 2020(4598)
- 2019(10254)
- 2018(9912)
- 2017(19295)
- 2016(10683)
- 2015(12017)
- 2014(11966)
- 2013(11556)
- 2012(10507)
- 2011(9225)
- 2010(9400)
- 2009(9054)
- 2008(9274)
- 2007(8645)
- 2006(7796)
- 2005(7308)
- 学科
- 管理(44108)
- 业(41052)
- 企(37665)
- 企业(37665)
- 济(37435)
- 经济(37340)
- 财(20939)
- 制(15461)
- 务(15408)
- 财务(15389)
- 财务管理(15361)
- 方法(15308)
- 企业财务(14780)
- 数学(12623)
- 数学方法(12514)
- 体(10982)
- 农(10434)
- 业经(10427)
- 中国(9831)
- 体制(9691)
- 银(8253)
- 银行(8248)
- 行(7721)
- 融(7467)
- 金融(7464)
- 划(7315)
- 农业(6766)
- 理论(6535)
- 技术(6419)
- 策(6189)
- 机构
- 学院(148118)
- 大学(147591)
- 济(60492)
- 经济(59185)
- 管理(57992)
- 理学(49336)
- 理学院(48885)
- 管理学(48265)
- 管理学院(47990)
- 研究(45341)
- 中国(38070)
- 财(36080)
- 京(30290)
- 财经(27294)
- 经(24596)
- 科学(23912)
- 江(23178)
- 所(21739)
- 中心(21636)
- 财经大学(20284)
- 北京(18843)
- 研究所(18783)
- 经济学(18759)
- 农(18685)
- 州(18315)
- 业大(17669)
- 商学(17191)
- 范(17093)
- 商学院(17049)
- 师范(16927)
- 基金
- 项目(93050)
- 科学(74394)
- 研究(71895)
- 基金(68541)
- 家(57767)
- 国家(57239)
- 科学基金(50567)
- 社会(47042)
- 社会科(44613)
- 社会科学(44603)
- 省(36109)
- 基金项目(36073)
- 教育(34094)
- 自然(30973)
- 自然科(30220)
- 自然科学(30213)
- 划(29810)
- 自然科学基金(29707)
- 编号(29613)
- 资助(27438)
- 成果(25936)
- 制(24494)
- 部(21772)
- 重点(21000)
- 课题(20573)
- 性(20011)
- 创(19963)
- 国家社会(19580)
- 教育部(19575)
- 项目编号(19108)
共检索到23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惠芳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 重大缺陷 框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庆红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盲区"三方面,分析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会计因素、社会因素和公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计算模型。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盲区 模型构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定性标准 定量标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惠芳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凯
本文以2013年度河南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基础,对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日渐规范,定量和定性的认定标准得以广泛使用,能够提供一定内容的信息,但还面临着提供的信息不可比、某些方面的信息供给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 定性标准 定量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一能
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也逐渐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地位相当的一项审计业务。然而,这项审计业务在发展之初即面临诸多瓶颈。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实务中存在审计标准不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判断含糊不清、审计对象不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缺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勇
本文以2009年深圳股市44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重大重组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庆玲 沈烈
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统计样本,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深挖由企业董事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整体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使用规范的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并区分不同缺陷等级列示财报与非财报、定量与定性标准,但总体上定量标准披露情况好于定性标准披露情况。具体来看: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度量方式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不同评价期间的评价指标基本保持一致,且普遍采用相对率标准作为定量标准临界值的设定方式;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统计层面,定量标准临界值尽量在多个评价指标之间保持取值方式的一致性,且年度间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同一评价期内不同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不同评价期间内行业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变更层面,变更后上市公司倾向于更为严格的缺陷认定标准,降低相对率标准的比率阈值,且不论是变更频率还是变更程度,财报标准变更均大于非财报标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执行初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及披露。研究发现,许多重大缺陷是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指出的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重要迹象来认定的;其他的则通过重大缺陷的定义来认定。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涉及到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要素的几乎所有内容,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几乎所有项目。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导致交易或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同时,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受账户或交易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的所有账户。本文最后分析了在美上市公司重大缺陷认定及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璐
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中被首次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以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样本,探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正向影响财务困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现象会正向影响财务困境,而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高管薪酬与财务困境之间负相关,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则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 财务困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牛艺琳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信号传递理论和风险传导效应,从审计意见类型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效率 审计意见类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葛新旗
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2012-2015年的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及法律环境好坏对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缺陷程度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寿喜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一层级——基于经济后果性的划分企业内部控制的"病毒"即是"内部控制缺陷",具有较强的经济外部性,因为上市公司作为使用公众资金的公司,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其释放不良信号,误导市场资源配置,进而埋下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