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9)
2023(16037)
2022(14064)
2021(13120)
2020(11118)
2019(25707)
2018(25379)
2017(49482)
2016(26763)
2015(30063)
2014(29872)
2013(29279)
2012(26590)
2011(23683)
2010(23540)
2009(21624)
2008(21227)
2007(18384)
2006(16009)
2005(14004)
作者
(74182)
(61878)
(61315)
(58540)
(39428)
(29557)
(27867)
(24194)
(23504)
(21940)
(21087)
(20644)
(19434)
(19294)
(19011)
(18955)
(18424)
(18331)
(17747)
(17654)
(15023)
(15017)
(14925)
(14078)
(13715)
(13713)
(13622)
(13525)
(12401)
(12100)
学科
(105766)
经济(105613)
管理(85090)
(79805)
(68732)
企业(68732)
方法(52750)
数学(46360)
数学方法(45804)
(33441)
(27053)
中国(25712)
业经(23862)
(23535)
(22362)
财务(22283)
财务管理(22235)
企业财务(21214)
(20282)
地方(18912)
农业(17977)
(17972)
贸易(17960)
(17426)
理论(17082)
技术(16724)
(16552)
银行(16511)
(16479)
(16287)
机构
大学(375911)
学院(372892)
管理(152250)
(150653)
经济(147542)
理学(132896)
理学院(131528)
管理学(129266)
管理学院(128583)
研究(117239)
中国(88958)
(78385)
(73283)
科学(70321)
财经(58804)
(56580)
(55156)
业大(54244)
中心(54210)
(53608)
(53027)
研究所(51183)
北京(48867)
(46736)
师范(46285)
经济学(46231)
财经大学(44191)
农业(43100)
(43047)
(42778)
基金
项目(259027)
科学(205422)
基金(190753)
研究(190091)
(164698)
国家(163375)
科学基金(142531)
社会(121127)
社会科(114919)
社会科学(114891)
基金项目(101277)
(99881)
自然(93105)
自然科(90954)
自然科学(90934)
自然科学基金(89307)
教育(88134)
(83943)
资助(78921)
编号(76906)
成果(62020)
(58257)
重点(57304)
(54082)
(53451)
课题(52134)
教育部(50830)
创新(50495)
(50342)
国家社会(50012)
期刊
(157602)
经济(157602)
研究(107836)
中国(67127)
(58646)
管理(56118)
学报(56113)
科学(51606)
(49390)
大学(43990)
学学(41558)
教育(38258)
农业(33983)
(32886)
金融(32886)
技术(32343)
财经(29070)
业经(25350)
经济研究(24962)
(24659)
问题(20475)
理论(18475)
(17486)
技术经济(17384)
(17061)
科技(16966)
财会(16930)
图书(16889)
实践(16780)
(16780)
共检索到533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野萌  韩传模  
通过对我国2008-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情况的分析,归纳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财务因子与非财务因子,并对其进行权重排序及面板分析,以期为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系统提供参考。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的健全程度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较差的收益质量、变现速度、经历兼并重组及更换事务所等因素,会使公司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监管部门应强制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应鼓励公司进行对外贸易或海外上市,以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振  李晓庆  
本文以2011-2013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及外部监管处罚是否影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披露内控缺陷的态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或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积极披露内控缺陷信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倾向于不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并且更容易受到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证监会或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能对受处罚公司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正视内控缺陷及其披露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清香  俞麟  宋丽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伟  徐萌萌  戚广武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现有内控基本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基本关系,得出二者并非简单包含关系或单一体系,而是相互交叉、交互作用又有所区别、相对独立,也就是一种"耦合"关系。基于该认识及控制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因素,并以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为基础检验了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的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等因素对于控制活动的作用尤为直接和显著,以此为标志衡量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控制活动有效性就越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寿昌  杨雄胜  
文章以2006-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可靠盈余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不仅伴随着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同时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市场效率;不过,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主要是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带来的公司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所致,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对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红  毛新述  
本文以我国2006—2009年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856家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与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财务报告质量的差异,以及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考察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我们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均显著高于其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从长期来看,投资者能据此对盈余进行区别定价。这表明,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信号发送作用,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