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5)
- 2023(13345)
- 2022(11537)
- 2021(10741)
- 2020(9425)
- 2019(21983)
- 2018(21825)
- 2017(42147)
- 2016(22816)
- 2015(25943)
- 2014(26207)
- 2013(25881)
- 2012(23635)
- 2011(20941)
- 2010(21188)
- 2009(20057)
- 2008(19888)
- 2007(17798)
- 2006(15187)
- 2005(13608)
- 学科
- 济(92279)
- 经济(92151)
- 管理(75713)
- 业(71838)
- 企(62146)
- 企业(62146)
- 方法(47277)
- 数学(41494)
- 数学方法(40976)
- 财(32740)
- 农(23744)
- 制(22589)
- 务(22468)
- 财务(22403)
- 财务管理(22318)
- 中国(22294)
- 企业财务(21327)
- 业经(19929)
- 学(16889)
- 地方(15803)
- 贸(15719)
- 贸易(15704)
- 农业(15610)
- 易(15282)
- 体(15184)
- 银(14726)
- 银行(14697)
- 技术(14435)
- 融(14095)
- 和(14091)
- 机构
- 大学(325366)
- 学院(324636)
- 济(133270)
- 经济(130413)
- 管理(130158)
- 理学(112488)
- 理学院(111371)
- 管理学(109524)
- 管理学院(108920)
- 研究(101326)
- 中国(79918)
- 京(68009)
- 财(67389)
- 科学(60641)
- 财经(52972)
- 农(51078)
- 所(50412)
- 江(49141)
- 中心(49128)
- 经(47959)
- 业大(47270)
- 研究所(45029)
- 北京(41833)
- 经济学(40644)
- 农业(40097)
- 财经大学(39415)
- 范(39075)
- 师范(38643)
- 州(38204)
- 经济学院(36833)
- 基金
- 项目(217278)
- 科学(171914)
- 基金(159264)
- 研究(157705)
- 家(137873)
- 国家(136741)
- 科学基金(118744)
- 社会(100649)
- 社会科(95568)
- 社会科学(95537)
- 省(85291)
- 基金项目(84754)
- 自然(77857)
- 自然科(76020)
- 自然科学(75999)
- 自然科学基金(74631)
- 教育(74048)
- 划(71530)
- 资助(65681)
- 编号(63777)
- 成果(51747)
- 部(49537)
- 重点(49008)
- 创(45296)
- 发(44729)
- 课题(43695)
- 制(43122)
- 教育部(42867)
- 科研(42639)
- 创新(42495)
共检索到47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丽梅 李琪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样本,统计分析了2011-2015年非标内控报告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就2015年的86份非标内控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缺陷从内部控制三目标的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会计凭证不全、收入确认不合理等重大缺陷严重偏离内部控制三目标,导致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重要缺陷及一般缺陷对内部控制三目标的偏离程度相对小一些,如审计范围不完整、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等等,导致上市公司被发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敬懿 蔡琳
一、引言2001年安然公司的财务舞弊促使美国在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表的同时,在年报中披露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受《萨班斯法案》的影响,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家丰 郭树楠
内控规范正式实施3年以来,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13份。本文以其中的重大缺陷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上市公司重大缺陷常见类型,缺陷描述的规范性,内控审计与评价结论的差异及其原因,并分别从上市公司、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做好内控规范实施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定性标准 定量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通过对2007—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描述性分析,文章发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都显著好于未披露公司,表明了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 描述性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佳伦 刘义鹃 张力元
本文从与财务审计报告对比角度和年报重述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逐年增长。通过与财务审计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的客观性有一定的提升。然而,在对2011-2014年深市主板的1133家上市公司的年报重述行为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又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与年报重述行为未显著相关,说明今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此,本文得出目前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于外部使用者来说还不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的结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家丰 严君
2012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一年,众多上市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开展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进行自我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在评价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披露是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企业应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淑杰
内部控制信息及其缺陷披露能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的积极信号,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并不能完全保证缺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以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梳理并汇总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重点采取案例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缺陷信息披露等方面问题进行实务研究,呼吁企业完善具体化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回归更加理性的真实缺陷信息的披露,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效率和披露质量的提升有所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海燕 赵丽萍
随着五部委关于内部控制规范与指引的一系列发布,我国上市公司逐渐进入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时代。本文随机选取2011-2012年沪深13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重组、已上市年数、交叉上市及最终控制权性质对对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性影响;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和审计单位对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虽然有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一能
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也逐渐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地位相当的一项审计业务。然而,这项审计业务在发展之初即面临诸多瓶颈。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实务中存在审计标准不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判断含糊不清、审计对象不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缺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志国
一、2003年非标准审计报告呈现出的特点截至2004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29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3年年报。注册会计师对1183家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1.71%;对107家上市公司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29%。在非标准审计报告中,带强调事项段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冰轮 韦婷
本文通过对2011~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控缺陷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在强制实施初期的执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制实施明显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对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质量。不过,上市公司在执行该规范时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结果与其他公开信息矛盾,大量公司倾向于只披露影响程度较轻的控制缺陷,与此同时,内控审计的执业质量也有待提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李留闯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无论是管理层无意识的误报财务信息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意操纵财务信息,都会降低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利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应计质量和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3个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的经营特征和行业特征以及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和是否为ST公司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均显著低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是这两类公司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别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