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5)
- 2023(8458)
- 2022(7485)
- 2021(7014)
- 2020(6035)
- 2019(13967)
- 2018(13502)
- 2017(25853)
- 2016(14220)
- 2015(16505)
- 2014(16510)
- 2013(16510)
- 2012(15488)
- 2011(13758)
- 2010(14471)
- 2009(14095)
- 2008(14181)
- 2007(12469)
- 2006(11178)
- 2005(10683)
- 学科
- 济(62355)
- 经济(62241)
- 管理(53834)
- 业(50533)
- 企(44548)
- 企业(44548)
- 方法(30641)
- 数学(26899)
- 财(26683)
- 数学方法(26647)
- 制(19299)
- 务(18212)
- 财务(18178)
- 财务管理(18102)
- 企业财务(17384)
- 中国(17368)
- 农(15107)
- 业经(13209)
- 体(12992)
- 审计(12322)
- 银(11893)
- 银行(11885)
- 融(11693)
- 金融(11691)
- 体制(11198)
- 行(11157)
- 贸(10821)
- 贸易(10806)
- 易(10528)
- 农业(9656)
- 机构
- 大学(206929)
- 学院(204010)
- 济(91384)
- 经济(89600)
- 管理(81095)
- 理学(68935)
- 理学院(68290)
- 管理学(67504)
- 管理学院(67100)
- 研究(65372)
- 中国(56398)
- 财(52066)
- 京(43489)
- 财经(39603)
- 经(35903)
- 科学(33144)
- 江(32144)
- 所(32031)
- 中心(31665)
- 财经大学(29464)
- 经济学(28940)
- 北京(27570)
- 研究所(27202)
- 农(26463)
- 经济学院(26054)
- 州(25174)
- 商学(23845)
- 业大(23811)
- 商学院(23669)
- 范(23452)
- 基金
- 项目(124354)
- 科学(100019)
- 研究(94286)
- 基金(93877)
- 家(78937)
- 国家(78276)
- 科学基金(69117)
- 社会(63239)
- 社会科(60105)
- 社会科学(60090)
- 基金项目(48938)
- 省(46445)
- 教育(44622)
- 自然(42954)
- 自然科(41920)
- 自然科学(41914)
- 自然科学基金(41208)
- 资助(39682)
- 划(38933)
- 编号(37199)
- 成果(32715)
- 部(30265)
- 制(29931)
- 重点(28049)
- 教育部(27388)
- 国家社会(26473)
- 人文(26361)
- 课题(26051)
- 性(26037)
- 创(25892)
共检索到334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袁敏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2007年度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实务中存在意见名称不一致、意见表述方式有差别、审核依据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明确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性质、尽快推出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和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 审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捷敏 方红星
理论上,内部控制质量是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信息难以获得,因而鲜有这方面的经验证据。而2007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规定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契机。根据审计价值理论,以2007年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制风险(内部控制质量)和诉讼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风险和审计收费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审计收费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溢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张志平
本文从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根源和过程两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以2007—2010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all和Shivakumar应计/现金流模型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限制,对预期经济损失"坏消息"及时识别和确认力度增加,会计稳健性增强;后续期间,相对内部控制质量没有变化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的公司具有更高的会计稳健性,反之内部控制质量下降的公司则具有更低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一结论不受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颖琦 陈春华 俞俊利
本文以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和试点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评价指标为参考,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首次执行内部控制评价强制披露规范的信息披露情况。统计发现,样本公司对参考指标的遵循度不足50%,沪市公司对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两类指标的披露水平显著高于深市公司,规模越大或财务状况越好的公司,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两类指标的披露水平越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指标 规范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单华军
本文以2007—2008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的体制性成因,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违规之间的相关性,正面考证了我国有限的执法资源约束条件下证券法律法规的执行效力。与已有的文献结论不同,本文的研究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法律在执法资源紧张的境况下执行效力尚佳。具体体现为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上市公司,受到诉讼和违规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受到违规惩戒时存在着监管部门处罚不一的事实。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证券监管部门优化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惩戒实效以及投资者经济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证据和改进路径。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内部控制 公司违规 监管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小燕 罗绍德
医药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文章立足于该行业,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前后的2008年以及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说明书进行分析,探讨该行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立生 尹航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评价报告)的相关研究中,研究样本多数选用非ST公司,不能体现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变化的情况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ST公司在上市时也属于正常化经营企业,只是在多年的市场经营与变化下,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或经营不善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公司内部出现问题,问题出现后便会导致公司各个部分的变化,内控评价报告的变化也包含其中。文章以此为契机,选取ST公司前后转换年间内控评价报告披露的变化情况作为研究样本,并结合内控相关理论分析内控评价报告各项指标披露变化的原因,为提高内控评价报告的质量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加灿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内部控制审计通过提高内控质量与审计效率来促进年报披露的及时性。以2010—2012年沪深主板A股389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与分位数回归对内部控制审计与年报及时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虽然内部控制非标审计意见、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内控缺陷整改会导致年报时滞延长,但在总体上内部控制审计促进了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分位数回归结果还表明,在不同的年报披露时滞水平下,各影响因素对年报延迟的影响效果不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
本文利用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立足于公司特征和外部审计角度,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自愿披露 公司治理 审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彩婕 韩小伟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背景下,以2011年我国深沪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论为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强制披露规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劭堃
本文对我国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不足,仅有部分公司的董事会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也只有很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而且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金微微
一、引言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上市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就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晚于英美,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仉立文 张立民
内部控制审计是监管层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并保障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和制度安排,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不可预测性,从而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带来便利。研究发现:中国的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且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加显著。升级高行业专长审计师可以抑制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师并不能帮助公司修正内部控制缺陷,说明内控审计意见的改善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增加了中国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的经验证据,同时对投资者和监管层的投资决策和制定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先美 张春怡 蔡晓珺
本文运用2011年沪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及相关数据对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事会规模,公司成立年份和成长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显著正相关;而控制权性质,审计费用,企业兼并重组,风险水平以及董事长、总经理兼任情况与其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费用以及公司成立年份,兼并重组情况,成长性与风险水平等企业发展情况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形成诱因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审计定价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动机、审计师声誉和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A股公司2008—2009年年报的经验研究
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