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5)
2023(6271)
2022(5698)
2021(5231)
2020(4838)
2019(11667)
2018(11544)
2017(23022)
2016(12799)
2015(14906)
2014(15209)
2013(15498)
2012(14415)
2011(12759)
2010(13413)
2009(12896)
2008(12901)
2007(11730)
2006(10009)
2005(9045)
作者
(37839)
(31713)
(31702)
(30195)
(20313)
(15211)
(14793)
(12429)
(11692)
(11349)
(10599)
(10559)
(10226)
(10069)
(9955)
(9813)
(9584)
(9338)
(9247)
(9087)
(7931)
(7863)
(7861)
(7157)
(7148)
(7130)
(7116)
(7096)
(6381)
(6379)
学科
(55600)
经济(55540)
(44809)
管理(43400)
(39572)
企业(39572)
方法(31657)
数学(27654)
数学方法(27483)
(22258)
(16995)
财务(16977)
财务管理(16899)
企业财务(16281)
(13070)
中国(12765)
审计(12220)
(12218)
(10727)
业经(10434)
(9772)
贸易(9761)
地方(9692)
(9439)
农业(8644)
(8549)
(8344)
银行(8320)
(7953)
(7952)
机构
大学(190220)
学院(188010)
(77041)
经济(75324)
管理(74678)
理学(64838)
理学院(64158)
管理学(63170)
管理学院(62830)
研究(58082)
中国(47243)
(40400)
(39794)
科学(35254)
财经(31713)
(31518)
(30528)
(28724)
(28594)
中心(28030)
业大(27688)
研究所(27050)
农业(24946)
北京(24903)
财经大学(23646)
经济学(23318)
(22628)
(22331)
师范(22113)
商学(21432)
基金
项目(119195)
科学(93221)
基金(87107)
研究(85121)
(75225)
国家(74587)
科学基金(64038)
社会(53588)
社会科(50830)
社会科学(50810)
基金项目(47194)
(46329)
自然(42764)
自然科(41736)
自然科学(41722)
自然科学基金(41016)
教育(40135)
(38799)
资助(36703)
编号(34963)
成果(29131)
(27706)
重点(26800)
(24319)
(23963)
科研(23937)
教育部(23886)
课题(23350)
人文(23278)
大学(22876)
期刊
(81784)
经济(81784)
研究(53604)
中国(38383)
(36538)
学报(29109)
(26834)
科学(25776)
管理(25056)
大学(21717)
学学(20558)
(17798)
金融(17798)
农业(17569)
财经(16074)
教育(14946)
技术(14708)
(13577)
经济研究(13441)
财会(13104)
业经(12636)
会计(12174)
问题(11157)
(10209)
审计(10169)
技术经济(9854)
理论(9468)
(9301)
(9142)
统计(9135)
共检索到27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杨世忠  吴涛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由谁领导对谁负责依赖于企业的经营环境、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论采用哪种设置模式,关键是要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职责的顺利履行。各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从力求能达到有效治理结构,能真正服务于实现组织目标出发,科学合理地界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与分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卉娜  朱志雄  
本文以2009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整体缺陷、具体缺陷、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四种类型,研究发现,设立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的审计委员会对四种类型缺陷的抑制作用都越强,独立性越强的审计委员会对除整体缺陷之外的其他三类缺陷的抑制作用越强,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越强对设计缺陷的抑制作用越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玉心  
从代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角度论述审计委员会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提出强化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玉梅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是两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公司一直都设立监事会这一监督模式,但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到,应该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证监会在目前上市公司设有监事会的基础上,还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监督机构;如何设立及协调,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力图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卫红  徐欣  
本文以2011~2013年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获得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设立时间及运作对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水澎  李斌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是否聘请“四大”合作所以及公司的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显著影响,而大股东持股比例、成长性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没有影响,这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动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增孝  高庆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莲英  王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预期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本文从唯一可以观察审计委员会活动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入手,来分析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更缺少对审计委员会履职活动的说明,我国应当通过增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来促进审计委员会功能的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本文以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第一步,只有提高其效率才能对财务报告舞弊起到治理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雪云  伍利娜  王雪  
董事会的履职活动是联通治理结构与治理成效的枢纽,对于公司的有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此问题,在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活动层面探索性地解释了审慎治理与风险管理绩效的关系,并基于2009-2011年国内A股市场的主板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实际履职活动及其影响因素与潜在绩效。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履职质量堪忧,仅有不到40%的履职活动既可信又活跃,大多数公司的履职现状亟待改善。(2)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履职质量较差,大公司、成长性低和债务风险高的公司审计委员会表现较为活跃。(3)当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活动既可信又活跃时,所在公司有较低的业绩波动;当可信度较低时,看似勤勉的公司反而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斌  陈凌云  
当前,国内外监管政策日益重视审计委员会在保障财务报告质量中的作用。事实上,审计委员会是否已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增强、权威性的提高、主任委员独立性的增加,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发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奋玲  陈成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13年披露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履职报告为样本,通过搜集资料、手工逐项汇总数据分析实践中审计委员会履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模式,从平衡审计委员会的强制性与灵活性、加强其独立性、准确定位其职责权限等方面,提出有效地提升我国审计委员会职责的建议,为构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改进公司治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