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3)
2023(3960)
2022(3321)
2021(3091)
2020(2665)
2019(6101)
2018(5843)
2017(12087)
2016(6588)
2015(7165)
2014(7191)
2013(7203)
2012(6446)
2011(5734)
2010(5688)
2009(5319)
2008(5559)
2007(5056)
2006(4404)
2005(4063)
作者
(19016)
(16041)
(15850)
(15108)
(10379)
(7711)
(7291)
(5959)
(5867)
(5830)
(5471)
(5402)
(5183)
(5146)
(5063)
(4849)
(4810)
(4738)
(4703)
(4569)
(3944)
(3939)
(3776)
(3740)
(3593)
(3539)
(3428)
(3384)
(3232)
(3183)
学科
(30293)
(28378)
企业(28378)
(26445)
经济(26407)
管理(25857)
方法(15688)
(14895)
数学(13979)
数学方法(13833)
(12405)
财务(12389)
财务管理(12369)
企业财务(12053)
(9235)
(7564)
体制(7101)
业经(5366)
公司(5235)
(5103)
中国(4749)
(4712)
技术(4470)
(4437)
银行(4431)
(4266)
金融(4266)
(4079)
理论(3869)
(3835)
机构
大学(96585)
学院(95355)
管理(38649)
(38598)
经济(37881)
理学(34021)
理学院(33685)
管理学(33142)
管理学院(32950)
研究(29035)
中国(23198)
(21759)
(19427)
财经(17612)
科学(17458)
(16195)
(14887)
(14630)
财经大学(13574)
业大(13396)
研究所(13288)
中心(13273)
(12960)
商学(12241)
商学院(12153)
北京(12075)
经济学(11770)
农业(11628)
(10730)
经济学院(10645)
基金
项目(62756)
科学(50204)
基金(48537)
(42726)
国家(42421)
研究(41838)
科学基金(37291)
社会(27859)
社会科(26595)
社会科学(26590)
自然(26217)
自然科(25700)
自然科学(25692)
基金项目(25614)
自然科学基金(25275)
(23028)
资助(20884)
(19849)
教育(19677)
编号(14979)
(14722)
重点(14099)
(13108)
(12951)
教育部(12806)
科研(12671)
人文(12421)
成果(12181)
创新(12128)
大学(11746)
期刊
(38316)
经济(38316)
研究(26363)
(20603)
学报(16360)
管理(15190)
中国(15081)
科学(14218)
大学(12389)
(12119)
学学(11994)
(10362)
金融(10362)
财经(9442)
农业(8009)
(7875)
财会(7196)
经济研究(6961)
技术(6367)
会计(6028)
业经(5483)
教育(5266)
统计(5017)
(4867)
问题(4862)
通讯(4833)
会通(4817)
(4768)
(4642)
技术经济(4377)
共检索到13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  朱武祥  
:公司并购预测与财务危机、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的预测一样 ,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能否预测上市公司并购的发生 ,意味着能否依据公开信息战胜市场从而获取超额收益。本文采用Logit条件概率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1 998年至 1 999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所得到的估计模型对并购的发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但无法取得满意的预测结果。本文的结论支持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假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奎  
本文选用2010-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研究了银企直联背景下现金弹性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现金弹性愈高的上市公司,企业发动兼并收购的动机就会愈强;当上市公司与银行具有较高的直联程度时,现金弹性对企业兼并收购决策的正向影响就会减弱;银企直联程度较低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弹性对兼并收购决策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说明,影响上市公司兼并收购活动的银企直联及现金弹性决策之间具有一种相互替代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翟进步  贾宁  李丹  
本文以发生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相对交易规模最大的191起中国上市公司(即收购公司)收购兼并事件为样本,不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从难以操纵的现金收益(即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资产总市值)角度,采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了收购兼并的财务绩效,重要的是本文将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与财务绩效联系起来,来研究收购兼并行为引发的对收购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收益变化是否会在收购兼并完成后的经营年度逐步得到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收购兼并不仅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财富增加,而且其中蕴含的未来预期现金收益增加也得到一定程度实现,表现为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具有较强的正向趋同性,且与实际财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陈玉罡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华珊  
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接管市场发挥治理功能产生影响的首先是股权结构方面的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接管市场的治理功能、改善其治理效果,就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使并购主体多元化、并购行为市场化,彻底摈弃过去那种政府主导型的短期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春  陈玉罡  
本文以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333起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EVA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中的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当年的公司价值普遍提升,但并购后上市公司要么价值创造不明显要么毁损了价值,并购价值创造没有持续;随后,利用对EVA指标的分解,对价值创造和价值毁损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兼并收购中价值创造来源于并购后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经营费用的下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青   周伟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英霞  
美国经历的五次收购浪潮向世人证实了美国基于功能定位的收购监管立法、以信息披露为前提的中立性监管态度以及以投资意图为核心的监管规则,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提供了参考。当前我国社会资金积累充足,但实体经济却依旧融资困难,更有部分企业借杠杆收购进行资本运作,这与美国第四次收购浪潮的背景极为相似。基于此,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应当发挥收购支持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功能。为此,我国应完善相关收购立法,既要开拓杠杆收购融资渠道,促进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又要加强对杠杆收购杠杆率、资金来源及收购资质的监管,降低收购的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丹林  
时下 ,资本运营、资产重组成为新的热点 ,兼并、收购、合并、并购之声此起彼伏 ,各种传媒频繁使用 ,仿佛其为同意语 ,极易使人产生误解。本文从法律规定作为出发点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准确阐明各用语的真正含义以及各自之间的区别 ,以达到法律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并期望能为法律及经济人士继续进行有关领域的研究以及立法工作扫除一定的障碍 ,奠定一定的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慎实  
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公司的收购和兼并梅慎实公司成长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内部发展方式:公司不断谋求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生产成本及经营成本;第二类是外部扩张方式:即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便让更多的顾客购买其产品或享受其服务,从而实现公司价值。公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万明  
收购方对目标企业实施兼并收购有诸多原因。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收购方都希望并购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不是损毁价值。然而,KPMG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占17%,30%的并购对股东价值没有明显影响,53%的并购损害了股东价值。因此,准确评估目标公司并购价值、避免并购陷阱是任何收购方必须面临的第一轮挑战,来自并购整合的挑战则在其后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因子分析系统,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财务绩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考察。结果发现,上市公司MBO前后7年间总的绩效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规模变量出现显著增长;而经营效率却明显下降;资产负债状况显著恶化。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是国内上市公司MBO绩效变动的典型特征,是经营者热衷于MBO的主要原因。要确保国内MBO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资产负债率的非正常上升,防止其规模变量盲目扩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朗平   李鹏程   胡智慧   谢运  
在国内并购法规不断完善的今天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企业在进行上市公司并购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构建收购主体 ,而收购主体的合法性主要包括主体资格、对外投资、资金的来源和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 ,因此企业在并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以使并购活动在合法的框架下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