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1)
2023(12076)
2022(10856)
2021(10279)
2020(8779)
2019(20311)
2018(20051)
2017(40051)
2016(21681)
2015(24482)
2014(24293)
2013(24286)
2012(22378)
2011(19919)
2010(19675)
2009(18262)
2008(18189)
2007(16080)
2006(14156)
2005(12417)
作者
(61366)
(50798)
(50632)
(48271)
(32697)
(24401)
(22937)
(19943)
(19235)
(18353)
(17565)
(17178)
(16074)
(15869)
(15771)
(15667)
(15291)
(15212)
(14641)
(14354)
(12487)
(12436)
(12404)
(11613)
(11281)
(11246)
(11244)
(11221)
(10216)
(9992)
学科
(86333)
经济(86227)
管理(68788)
(65357)
(57060)
企业(57060)
方法(44969)
数学(39257)
数学方法(38829)
(29845)
(21820)
(20845)
税收(20358)
(20186)
中国(20101)
(19724)
财务(19661)
财务管理(19628)
企业财务(18766)
业经(18386)
(17913)
地方(15891)
(15806)
(15299)
贸易(15289)
(14800)
理论(14538)
(14299)
农业(13808)
技术(13363)
机构
大学(309445)
学院(305936)
管理(126038)
(120408)
经济(117813)
理学(110198)
理学院(109085)
管理学(107300)
管理学院(106764)
研究(94562)
中国(71838)
(64863)
(62761)
科学(58247)
财经(49762)
(46730)
(45238)
(44172)
业大(44013)
(43632)
中心(43244)
研究所(41898)
北京(41000)
(37897)
师范(37543)
财经大学(37156)
经济学(36084)
(35609)
农业(34588)
(34048)
基金
项目(207519)
科学(163455)
基金(152774)
研究(151363)
(131806)
国家(130736)
科学基金(113766)
社会(95492)
社会科(90587)
社会科学(90565)
基金项目(81703)
(79017)
自然(75013)
自然科(73320)
自然科学(73305)
自然科学基金(72027)
教育(69267)
(66717)
资助(64215)
编号(62056)
成果(50682)
(46431)
重点(45113)
(42801)
(41883)
课题(40759)
教育部(40394)
科研(40014)
创新(39851)
人文(39684)
期刊
(126074)
经济(126074)
研究(93583)
中国(51608)
(49071)
学报(47832)
管理(45083)
科学(42272)
(38815)
大学(36223)
学学(34133)
教育(30420)
农业(27000)
(25260)
金融(25260)
技术(24734)
财经(23979)
经济研究(20155)
(20138)
业经(19484)
(16583)
问题(16256)
图书(15927)
理论(15824)
(15786)
技术经济(14709)
实践(14500)
(14500)
财会(14071)
税务(14021)
共检索到441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颖斐  张闻  
文章从关联交易的规模与类型两方面,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粉饰型关联交易对会计-税收差异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从交易规模看,企业粉饰型关联交易规模越大,会计-税收差异越大,说明企业在粉饰型关联交易中确实存在明显的避税行为;从交易类型看,企业粉饰型资金类关联交易越多,会计-税收差异越大,说明资金类关联交易避税程度较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本文选取2008~2015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联交易与公司避税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规模越大,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将关联交易区分为异常关联交易和正常关联交易后,研究发现,异常关联交易规模与公司避税显著正相关,正常关联交易与公司避税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控制住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敏感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保持不变。异常关联交易是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掏空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是公司避税的诱因和降低税负的重要手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本文选取20082015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联交易与公司避税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规模越大,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将关联交易区分为异常关联交易和正常关联交易后,研究发现,异常关联交易规模与公司避税显著正相关,正常关联交易与公司避税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控制住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敏感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保持不变。异常关联交易是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掏空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是公司避税的诱因和降低税负的重要手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阳  黄礼丹  孙健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避税天堂"进行注册,其初衷一方面是降低税务负担,另一方面是利用国际避税地的各种便利条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这些企业税务负担的经验数据与实证研究,将为我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税收竞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利用中国海外上市公司2011年到2015年数据,对企业税负和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避税地注册的企业的税负并没有显著低于其他企业税负;在国际避税地注册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高于其他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飘飘  冷美玲  徐怀伏  
对企业而言,向政府纳税是应尽的责任,但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为减轻企业负担存在着很强的动机去合理避税与降低税负。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交易机制进行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因为东道国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为其避税创造有利条件。那么外商投资是否确实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影响呢?本文选取四种企业避税衡量指标和相关外商投资衡量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广义矩阵分析法,对208家上市公司2009~2016年财务年度期间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企业避税行为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外商投资企业确实存在通过资本输出扩大公司规模进行国际避税的现实情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辉  曾俊霞  徐峰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交易事项或安排。关联交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缺乏有效法律监管的情况下,关联方和上市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导致不当关联交易的发生。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关联交易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如表1)决定了对这种行为的监管好坏直接关系着证券市场发展的健康与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于新亮  程远  
本文选取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企业年金购买及其他财务数据,建立Tobi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企业年金投保决策显著受到实际所得税率、企业规模、信贷约束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企业高管个人偏好和股市预期并未对企业年金决策产生明显作用。另外,对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企业年金决策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存在较大差异。文章最后建议,国家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升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充实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丽  甘日香  
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活动普遍会降低企业价值,避税程度越大,企业的价值损失越大;只有在内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企业避税活动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使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因此,企业进行避税决策时,首先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宇  赵宇亮  张东源  
企业避税行为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客户集中度提高,企业避税程度会逐步加深。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以及产品独特性高的企业而言,客户集中度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后,其回归结果仍然显著。此外,还识别出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避税程度的3种机制:利润补偿、融资约束和外部监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程海艳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考察了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治理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进入"对税收激进度几乎没有显著影响,而"交叉任职"公司的税收激进度显著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交叉任职"对避税活动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税收激进度较高、相关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而"交叉任职"在税收激进度较低的情况下并不会显著抑制企业正常的避税行为;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交叉任职"对税收激进度的影响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全面从严治党"前后,"交叉任职"的作用也没有显著差异。文章从企业避税行为的角度提供了党组织参与治理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华  吕萨萨  
以我国2011—2013年沪深A股相关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针对企业管理者特征中的专业背景、学历、任期、年龄、薪酬以及持股水平,研究了管理者特征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的专业背景、薪酬、持股水平均与企业的避税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中拥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数越多,管理者的薪酬与持股水平越高,企业的避税程度越低;管理者特征中的学历、任期及年龄则对企业避税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此外,相比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者倾向于采取更多的避税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江碧丹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反避税制度,其实施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亟待研究。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研究反避税立法对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从对不同类型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来看,其能有效地抑制商品(劳务)类关联交易和资金类关联交易避税,但对于抑制在低税率国家(地区)设立受控外国公司避税的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税收征管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对抑制关联交易避税的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战玉锋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粉饰业绩等行为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危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稳定证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并对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结果进行检验,以期对证券市场监管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卓敏  胡波  
近年来的现实情况证明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远非令人满意 ;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 ,为了实现以及达到监管部门所要求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诸多上市公司采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控制盈余 ,不惜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的运作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其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 ,故必须采用相关措施进行规范和引导 ,使关联交易在规范的轨道上运作 ,防止上市公司滥用关联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