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9)
- 2023(13545)
- 2022(11888)
- 2021(10991)
- 2020(9420)
- 2019(21384)
- 2018(21024)
- 2017(40916)
- 2016(22427)
- 2015(24858)
- 2014(24462)
- 2013(24280)
- 2012(22003)
- 2011(19733)
- 2010(19296)
- 2009(17433)
- 2008(17084)
- 2007(14856)
- 2006(12835)
- 2005(11149)
- 学科
- 济(84135)
- 经济(84040)
- 管理(66690)
- 业(65309)
- 企(55705)
- 企业(55705)
- 方法(42719)
- 数学(37373)
- 数学方法(37018)
- 财(26075)
- 农(21928)
- 中国(20545)
- 学(19307)
- 业经(19099)
- 务(18506)
- 财务(18448)
- 财务管理(18420)
- 企业财务(17604)
- 地方(15876)
- 贸(15763)
- 贸易(15755)
- 易(15308)
- 制(15055)
- 农业(14975)
- 技术(14093)
- 理论(13751)
- 环境(13476)
- 和(13285)
- 银(12142)
- 银行(12072)
- 机构
- 大学(315633)
- 学院(312560)
- 管理(126166)
- 济(120574)
- 经济(118079)
- 理学(110835)
- 理学院(109614)
- 管理学(107702)
- 管理学院(107150)
- 研究(102830)
- 中国(75732)
- 科学(67386)
- 京(66530)
- 农(56976)
- 财(55431)
- 业大(52632)
- 所(52427)
- 研究所(48293)
- 中心(46115)
- 农业(45312)
- 财经(45259)
- 江(43264)
- 北京(41456)
- 经(41378)
- 范(38986)
- 师范(38476)
- 院(37097)
- 经济学(35503)
- 州(35372)
- 财经大学(34110)
- 基金
- 项目(223438)
- 科学(174387)
- 基金(162973)
- 研究(156114)
- 家(144822)
- 国家(143663)
- 科学基金(122720)
- 社会(97716)
- 社会科(92701)
- 社会科学(92676)
- 基金项目(88089)
- 省(87201)
- 自然(83574)
- 自然科(81633)
- 自然科学(81608)
- 自然科学基金(80169)
- 划(74246)
- 教育(71323)
- 资助(66799)
- 编号(62178)
- 重点(50054)
- 成果(48800)
- 部(48620)
- 创(46714)
- 发(46320)
- 科研(43726)
- 创新(43579)
- 计划(42634)
- 课题(41978)
- 教育部(41232)
- 期刊
- 济(123265)
- 经济(123265)
- 研究(86690)
- 学报(58207)
- 中国(53985)
- 农(50126)
- 科学(49981)
- 管理(44312)
- 大学(42901)
- 财(42816)
- 学学(40776)
- 农业(34689)
- 教育(30025)
- 融(25846)
- 金融(25846)
- 技术(24201)
- 财经(21736)
- 业经(20521)
- 经济研究(20269)
- 经(18334)
- 业(18059)
- 科技(16506)
- 问题(16146)
- 版(15759)
- 业大(15686)
- 图书(15528)
- 理论(15183)
- 技术经济(14591)
- 实践(13968)
- 践(13968)
共检索到43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券特征和公司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发行票面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公司发行的债券具有债券评级等级高、融资规模较大、债券付息方式更加灵活、种类为短期融资券的特征,以及发债公司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征时,发债公司可获得有利的发行票面利差,节约融资成本;(2)发债公司的主体评级对债券票面利差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反;(3)持股比例变化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不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票面利差形成有非线性U型影响。
关键词:
票面利差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智超
文章运用生存分析法(Survival)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进入公司债券市场时间的决定因素。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首先,公司流动性越低、信用级别越高、资产负债率越高、债券市场时机越有利,上市公司进入公司债券市场的时间越早;其次,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外部资金需求对上市公司进入公司债券市场的时间影响不显著;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到,随着信用级别的提高,上市公司进入公司债券市场的概率增加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信用等级与上市公司进入公司债券市场概率存在非线性的关系。
关键词:
公司债券 生存分析法 信用等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评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股价反应 累积异常收益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担保人 违约风险 利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翌 张兵 何中伟
本文使用换手率、交易天数和交易量对公司债券的流动性进行测量,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公司债券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发行量、剩余到期时间和息票率,其中,发行量、剩余到期时间与流动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息票率对流动性有正的影响效应。债券的信用评级对流动性没有影响。在行业因素当中,金融业的显著性最强,而材料行业没有影响,工业行业的影响非常小。债券复杂性的影响不显著。为更好地发展公司债券,应该对债券评级进行制度上的规范,完善现有的评级方法,增强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增大发行规模,促进债券品种的多元化。
关键词:
公司债券 流动性 换手率 信用评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牧炫 魏诗博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 预测差异 信用利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公告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基于全流通背景和上市公司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决策机制,结果表明在股权流通的背景下,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并成功转股,需要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前景,否则融资后会降低控制性股东的融资收益,这一条件使得可转债融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但可转债灵活的条款设计和转股前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受到了一些暂时难以进行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青睐——可以通过缩短初始转股期、降低初始转股价、放松向下修正转股价条款、严格赎回条款与回售条件等手段,提高可转债转股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地实现股权融资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芳 余丽霞
本文以2012~2014年在深交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率和资金利用率两方面考察信用等级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用等级高的上市公司能以低的资本成本率获得资金。同时,相对于信用等级低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高的上市公司由于募集资金的便利性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利益不一致性,导致募集到的资金有时并未得到真正的利用,信用等级与资金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启军 陆梦珍
本文以2009至2012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96家公司所发行的263只公司债为样本,以财务报告重述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代理变量,运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债发行公司获得较低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主体评级的影响较大,但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债项评级的影响差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晓雁 宋鹏 刘杰
公司融资活动关系到公司自身的创立、生存和发展。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难点和出路。公司不同的融资活动会导致不同资本结构,影响公司财务治理效应的发挥。资源型上市公司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资源型上市公司融资存在强烈偏好股权,结构严重失衡,外部融资中债券融资所占比例过小,因此产生诸多财务治理方面的难题,进而影响到资源型上市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由此,完善资源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必须调整公司现有融资结构和方式,发挥债券融资方式的治理优势,进一步强化债券融资自身应有的财务治理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