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5)
2023(6856)
2022(6199)
2021(5876)
2020(5422)
2019(12855)
2018(12694)
2017(25394)
2016(14078)
2015(16354)
2014(16501)
2013(16419)
2012(15292)
2011(13600)
2010(13858)
2009(13182)
2008(13824)
2007(12674)
2006(10807)
2005(9786)
作者
(40292)
(33737)
(33724)
(32283)
(21584)
(16131)
(15791)
(13197)
(12625)
(12313)
(11325)
(11194)
(10756)
(10665)
(10578)
(10562)
(10393)
(10013)
(9859)
(9759)
(8501)
(8342)
(8257)
(7677)
(7674)
(7656)
(7616)
(7557)
(6784)
(6741)
学科
(56489)
经济(56414)
管理(50722)
(47407)
(41711)
企业(41711)
方法(30764)
数学(26943)
数学方法(26752)
(26396)
(18697)
财务(18671)
财务管理(18622)
企业财务(17679)
(13888)
(12234)
中国(12214)
(12149)
业经(11795)
地方(10097)
(9668)
贸易(9663)
(9378)
农业(9231)
理论(9143)
(9057)
(8413)
银行(8393)
(8199)
技术(8082)
机构
大学(207027)
学院(204940)
管理(84206)
(82337)
经济(80594)
理学(72589)
理学院(71897)
管理学(70907)
管理学院(70510)
研究(61374)
中国(49164)
(46487)
(42614)
科学(36684)
财经(35556)
(32075)
(31995)
(31638)
(31045)
中心(30427)
业大(28820)
研究所(27812)
北京(26527)
财经大学(26215)
农业(25290)
经济学(24823)
(24619)
(24282)
师范(24034)
商学(23031)
基金
项目(129468)
科学(101676)
基金(95194)
研究(94436)
(81744)
国家(81081)
科学基金(70228)
社会(59466)
社会科(56354)
社会科学(56336)
基金项目(51369)
(49686)
自然(46160)
自然科(45118)
自然科学(45103)
自然科学基金(44378)
教育(43990)
(41660)
编号(39921)
资助(39633)
成果(34195)
(29981)
重点(28520)
(26213)
教育部(25985)
项目编号(25826)
(25774)
科研(25484)
人文(25466)
课题(25301)
期刊
(86980)
经济(86980)
研究(56979)
(44226)
中国(37160)
学报(30996)
管理(27685)
(26963)
科学(26635)
大学(22678)
学学(21233)
财经(18295)
(17932)
金融(17932)
农业(17750)
会计(17289)
教育(16134)
技术(15961)
(15324)
财会(15182)
经济研究(14137)
图书(13379)
业经(13328)
问题(11654)
理论(11617)
实践(10589)
(10589)
技术经济(10377)
通讯(10317)
(10274)
共检索到30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瑞稳  
当前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谋求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多借助于上市的形式来筹集资金。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逐渐增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不断爆出会计造假等丑闻,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政绩等因素的考虑,把上市公司当作地方政府用以满足地方利益甚至是私人利益的工具。地方政府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中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夏飞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特征表现为利润操纵,而形成这种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制度、配股制度、摘牌制度及审计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陷,因此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应主要进行制度调整,包括资源配置制度的调整、市场监管制度的加强及审计质量保障制度的健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华  庄学敏  
针对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们对广东省内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仅是会计人员本身的问题,更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上市公司的一些制度安排的不合理、税法和证券市场游戏规则的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只是会计人员的责任,也不只是会计职业界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产权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对如何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灵敏  王正飞  
时代需要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然而 ,我国各行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 ,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持以怀疑态度。本文就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产生原因及防范和治理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锐  余玉苗  
当前国内学者运用博弈论原理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存在假设脱离实际、论证不够严密、所提对策空洞等缺陷。为此,笔者做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深入分析了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和支付情况,进而建立了规范的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二是通过严密地数学推导,证明并求解出模型的经过颤抖手精炼的纳什均衡;三是依据模型的求解结果,明确指出应从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惩治力度、提高对监管部门的稽查激励、降低监管部门稽查成本和稽查风险等方面入手来治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姝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 ,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及信贷决策的基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 ,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究其原因 ,利益驱动是内在动因 ,而外在的一些因素也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顾晓安  卢蕾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向中小股东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运用经济博弈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信息披露各环节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传递存在混同均衡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成  江海潮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治理性失真、竞争性失真和干预性失真三大类。模型均衡表明,寡占博弈下的竞争性失真由真假会计信息市场信息产品边际净收益决定,与干预性、企业性因素无关,而干预性失真则由政府干预策略选择、干预强度、企业偏好和会计信息产品边际净收益等企业性、市场性和干预性三大因素决定。三大因素不对称地影响上市公司和市场的会计信息均衡,并通过改变干预性失真均衡而改变上市公司和市场会计信息绝对和相对均衡,以调节上市公司和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实际市场信息失真主要是竞争性失真和干预性失真叠加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爱东  王淑琴  
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入手,剖析会计信息造假存在的内外两个因素,并指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金锁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企业股东需要监督企业经营者。中美两国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内部相互之间就“监督经营者”展开的博弈导致了两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对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 ,不能片面强调“股权治理”而应进行“相机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应侠  张斗胜  
本文将博弈论引入到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中,通过利用博弈论的原理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即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模型以及企业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模型,并对博弈主体行为选择作出分析,从而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的纳什均衡,最后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试图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保证权益人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地干扰了会计工作以及其它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对企业经济决策可能造成误导,对权益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本文从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会计的模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利益动因等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结论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雷又生  耿广猛  王秋红  蔡报纯  
本文从道德角度分析了会计道德缺失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和恢复诚信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 :明确新的市场道德准则 ,缩小道德自由空间 ,克服领导的短期化行为 ,建立道德监督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