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0)
- 2023(2440)
- 2022(2038)
- 2021(1992)
- 2020(1784)
- 2019(4164)
- 2018(3909)
- 2017(8063)
- 2016(4232)
- 2015(4952)
- 2014(4863)
- 2013(4901)
- 2012(4425)
- 2011(3786)
- 2010(3873)
- 2009(3635)
- 2008(3974)
- 2007(3523)
- 2006(3232)
- 2005(3111)
- 学科
- 业(25282)
- 企(25108)
- 企业(25108)
- 管理(22177)
- 济(18597)
- 经济(18562)
- 财(13433)
- 务(12111)
- 财务(12111)
- 财务管理(12100)
- 企业财务(11760)
- 方法(11051)
- 数学(9317)
- 数学方法(9302)
- 制(6995)
- 公司(5225)
- 体(5069)
- 业经(5008)
- 体制(4799)
- 银(4555)
- 银行(4555)
- 中国(4326)
- 行(4122)
- 划(3626)
- 经营(3401)
- 策(3392)
- 贸(3386)
- 贸易(3382)
- 融(3346)
- 金融(3346)
- 机构
- 大学(62309)
- 学院(61455)
- 济(28889)
- 经济(28469)
- 管理(28453)
- 理学(24845)
- 理学院(24693)
- 管理学(24589)
- 管理学院(24472)
- 财(17032)
- 研究(15657)
- 中国(15355)
- 财经(13664)
- 经(12701)
- 京(12020)
- 财经大学(10611)
- 商学(9949)
- 商学院(9881)
- 经济学(8906)
- 江(8322)
- 会计(8298)
- 经济学院(8095)
- 北京(7609)
- 中心(7206)
- 经济管理(7110)
- 融(7090)
- 所(6980)
- 金融(6913)
- 工商(6768)
- 州(6475)
- 基金
- 项目(36668)
- 科学(30427)
- 基金(29520)
- 研究(26701)
- 家(24352)
- 国家(24181)
- 科学基金(22876)
- 社会(18798)
- 社会科(18079)
- 社会科学(18077)
- 基金项目(15976)
- 自然(15268)
- 自然科(14981)
- 自然科学(14978)
- 自然科学基金(14782)
- 资助(12649)
- 教育(12589)
- 省(12538)
- 划(10597)
- 编号(9832)
- 部(9399)
- 教育部(8837)
- 人文(8749)
- 国家社会(7986)
- 成果(7913)
- 创(7719)
- 重点(7677)
- 制(7662)
- 性(7643)
- 大学(7479)
共检索到93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温日光 汪剑锋
信号传递理论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关注所投资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还会关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投资者的这种投资决策行为,如果在业绩预告中的业绩比行业平均水平差,那么上市公司会感知到行业竞争压力。在此压力下,上市公司可能在披露年报盈余时把原预告盈余调高。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感知的行业竞争压力与公司盈余的上调幅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及销售收入在同行业中排行5%-95%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及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动机不影响研究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本文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治理效应,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竞争态势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夏飞 周强龙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弱,其越倾向于执行更高强度的盈余管理活动;这一结论在行业层面也同样成立,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相应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也越高。本文的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从产业组织层面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产品市场势力 行业竞争 盈余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林林 施金凤
本文基于2009-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流通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财务风险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财务风险与盈余管理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财务风险会加重企业盈余管理。本文研究为流通业上市公司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合理调度盈余管理,从而促进流通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广奇 韩洋
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从具体方式看,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更低的酌量性费用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均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从操纵方向看,管理者基于保盈动机、扭亏动机会实施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前者会显著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后者的减弱作用并不明显;而管理者基于利润平滑动机会构建向下的真实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真实盈余管理 成本粘性 动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克平 于富生 黎来芳
盈余管理一直是西方国家研究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经过将近30的西方学者们的辛勤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欠发达,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允价值计量的引用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但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关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争论比较激烈,形成了两派对立的观点即新会计准则缩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与新会计准则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通过一次会计准则的制定就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若频繁变动会计准则将会加大制度执行成本。同时,会计准则制定得再好,若执行得不好,那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预...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广奇 韩洋
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从具体方式看,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更低的酌量性费用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均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从操纵方向看,管理者基于保盈动机、扭亏动机会实施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前者会显著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后者的减弱作用并不明显;而管理者基于利润平滑动机会构建向下的真实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真实盈余管理 成本粘性 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慧
本文以2015~2017年度沪深A股为研究对象,验证沪港通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组来看,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将会削弱沪港通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相对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而言,沪股通实施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沪港通 盈余管理 第一大股东 终极控制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玲 崔静
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不可避免地存在同群的相互依赖性,公司高管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可能存在使自身行为与同群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性。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构造基于分析师共同关注的同群群组,以"同群的同群"作为工具变量对线性均值结构式模型进行识别,并采用条件方差识别方法对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乘数效应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存在同群效应,但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受同群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同群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监管部门应重视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外溢影响,特别是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育波
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改革带来了会计和税法模式的转变与差异。会税差异能够为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信息证据,从而对上市公司估值产生影响。对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关系提出假设,并通过建立模型与选择有效地度量和解释变量,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会税差异与真实盈余管理呈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同时投资者对会税差异大的公司估值偏高,盈余管理在会税差异与公司估值之间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为投资者估值上市公司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
公司估值 盈余管理 会税差异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锦地 杨学清 孙莉
本文以2001~2005年间620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特征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与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董事会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不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董事会 回归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莉
文章选取独特的视角,从占据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入手,分析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目的和手段,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针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特点,从其内部控制、会计制度、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盈余管理治理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金融行业 会计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英 李婉丽
本文以1999~2012年期间发布盈余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重述的历史趋势、对盈余的影响以及重述公司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进行盈余重述的上市公司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为非核心重述,重述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成本费用处理和税收问题。重述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很大,盈余重述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资产流动性较差,盈利水平低,负债水平较高。因此,对盈余重述行为应重点关注,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关键词:
盈余重述 核心重述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