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5)
- 2023(9026)
- 2022(8188)
- 2021(7828)
- 2020(6600)
- 2019(15549)
- 2018(15567)
- 2017(30840)
- 2016(16779)
- 2015(18986)
- 2014(18966)
- 2013(18847)
- 2012(16936)
- 2011(15007)
- 2010(14687)
- 2009(13482)
- 2008(13184)
- 2007(11366)
- 2006(9814)
- 2005(8381)
- 学科
- 济(64215)
- 经济(64138)
- 管理(54949)
- 业(53678)
- 企(47867)
- 企业(47867)
- 方法(33571)
- 数学(28980)
- 数学方法(28693)
- 财(21376)
- 务(16570)
- 财务(16513)
- 财务管理(16491)
- 企业财务(15550)
- 农(15413)
- 中国(14729)
- 业经(14602)
- 学(13645)
- 地方(12169)
- 制(11497)
- 理论(11290)
- 和(11155)
- 贸(10643)
- 贸易(10637)
- 技术(10623)
- 农业(10369)
- 易(10312)
- 环境(9954)
- 划(9538)
- 教育(8643)
- 机构
- 大学(234625)
- 学院(232557)
- 管理(100006)
- 济(88685)
- 理学(87737)
- 理学院(86867)
- 经济(86689)
- 管理学(85546)
- 管理学院(85141)
- 研究(70963)
- 中国(52443)
- 京(49572)
- 科学(44649)
- 财(41421)
- 所(34642)
- 业大(34391)
- 财经(34036)
- 农(32797)
- 中心(32154)
- 研究所(31651)
- 江(31459)
- 北京(31277)
- 经(31023)
- 范(29273)
- 师范(29028)
- 商学(26466)
- 州(26371)
- 商学院(26192)
- 院(25983)
- 农业(25678)
- 基金
- 项目(163647)
- 科学(128731)
- 研究(120087)
- 基金(119355)
- 家(102745)
- 国家(101895)
- 科学基金(88890)
- 社会(74077)
- 社会科(70185)
- 社会科学(70167)
- 基金项目(64983)
- 省(63431)
- 自然(59630)
- 自然科(58216)
- 自然科学(58204)
- 自然科学基金(57152)
- 教育(54932)
- 划(53253)
- 编号(49763)
- 资助(49332)
- 成果(39723)
- 部(36258)
- 重点(35633)
- 创(34041)
- 发(33217)
- 课题(32795)
- 创新(31568)
- 项目编号(31559)
- 科研(31538)
- 教育部(31376)
共检索到322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刘霜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股权的分散,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冲突所造成的。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代理成本 实证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是目前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中国姓氏文化,剖析了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借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姓氏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但这一治理效应因产权性质,是否家族企业及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姓氏文化的治理职能随着姓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推进而得以强化。本文剖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完善了文化治理的视角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证实了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张学勇
本文在回顾西方杠杠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银行监管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行为的相互关系。杠杠治理之所以在我国失效是因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的监管体制导致企业预算软约束,自1999年后实行的针对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银行业改革已大大加强了企业的预算约束并引发了企业代理成本的显著降低,但杠杠治理的作用仍然没有显现,银行业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杠杠治理 代理成本 预算约束 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旺峰 宋迎春
家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其代理成本的产生与治理均有别于一般的企业。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506家家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在过在董事会中引入职业经理人能够有效地抑制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家族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则会加剧企业的代理冲突,增加其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国丽 于妍捷
本文以2000-2015年间发生管理层收购活动的国有中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代理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股东和经营者间的一类股权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债务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都具有正向效应,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二类股权代理成本降低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国丽 于妍捷
本文以2000-2015年间发生管理层收购活动的国有中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代理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股东和经营者间的一类股权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债务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都具有正向效应,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二类股权代理成本降低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华 马永开
文章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派现与上市公司三种不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派现能降低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派现与国有股、法人股比例成二次非线性关系;正常现金股利发放只是大股东获取公共收益的一种手段,不能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多元回归 二次非线性 私有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从与董事长姓氏相同这一近乎天然的亲切感及其以宗族传承、姓氏光大为价值观基础的人士作为董事履职行为及效果分析入手,探讨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路径,使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与董事长同姓的董事会成员比例越高,公司的营销费用率和应收账款率越低。二是姓氏文化的治理效能在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姓氏文化对家族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姓氏文化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治理效能更强。三是在"小姓氏"人士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中,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四是姓氏文化的治理价值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并未受到弱化,反而得以强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拉近距离、增强信任、降低沟通成本,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第二,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对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交互影响,通过公司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交互效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武
公司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密切关联的一对经济范畴。关于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的研究,传统上表现为"以法制水平高低"为标准的一维分类研究架构,并衍生出"垂直"和"平行"两类公司治理模式。然而该框架并不能涵盖现实中丰富多彩的代理成本类型。通过不断引入关键变量,对代理成本研究架构的理论演进进行了新的逻辑梳理,以理论分析揭示中国两类代理成本并存的制度性根源,并对其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审计定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亚南 申毅
笔者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激励、公司负债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高管激励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而股权激励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同时公司负债能够对激励机制起到补充的作用,促使代理成本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不同产权性质和债务期限下,二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提高负债能有效降低非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类的代理成本和国有企业的无效率经营类的代理成本;而短期负债能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效率。
关键词:
高管激励 公司负债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彬 肖坤
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细分为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引起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引起的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这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降低其股权代理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股权代理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晓飞 杨军节
文章选取2004年-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检验了创始人董事对公司价值影响,进而检验创始人作为董事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创始人董事的存在提升公司价值,并且能够显著减低代理成本,即创始人董事有利于提升董事会的监督效应。
关键词:
创始人董事 董事会 代理成本 监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