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6)
- 2023(10627)
- 2022(9454)
- 2021(9030)
- 2020(7653)
- 2019(17974)
- 2018(17858)
- 2017(35047)
- 2016(19020)
- 2015(21488)
- 2014(21379)
- 2013(21156)
- 2012(19222)
- 2011(16864)
- 2010(17181)
- 2009(15859)
- 2008(15384)
- 2007(13338)
- 2006(11710)
- 2005(10350)
- 学科
- 济(73975)
- 经济(73884)
- 管理(62588)
- 业(61226)
- 企(55153)
- 企业(55153)
- 方法(39819)
- 数学(34103)
- 数学方法(33663)
- 财(25215)
- 务(19454)
- 财务(19390)
- 财务管理(19316)
- 企业财务(18595)
- 中国(17487)
- 农(16788)
- 业经(16262)
- 学(15931)
- 制(14272)
- 地方(13116)
- 理论(12984)
- 技术(12562)
- 和(12212)
- 审计(12191)
- 农业(11568)
- 划(11021)
- 贸(10908)
- 贸易(10895)
- 环境(10575)
- 易(10571)
- 机构
- 大学(269802)
- 学院(266699)
- 管理(113160)
- 济(102178)
- 经济(99877)
- 理学(99047)
- 理学院(98062)
- 管理学(96418)
- 管理学院(95948)
- 研究(80806)
- 中国(61796)
- 京(57874)
- 科学(50495)
- 财(50322)
- 财经(41258)
- 所(40120)
- 业大(38648)
- 经(37565)
- 农(37290)
- 江(36908)
- 中心(36821)
- 北京(36171)
- 研究所(36031)
- 范(32415)
- 师范(32126)
- 财经大学(31125)
- 商学(30795)
- 州(30691)
- 商学院(30495)
- 院(29537)
- 基金
- 项目(183949)
- 科学(145211)
- 基金(135385)
- 研究(133203)
- 家(116830)
- 国家(115888)
- 科学基金(101393)
- 社会(83089)
- 社会科(78831)
- 社会科学(78807)
- 基金项目(72814)
- 省(70578)
- 自然(68484)
- 自然科(66883)
- 自然科学(66870)
- 自然科学基金(65686)
- 教育(61325)
- 划(59397)
- 资助(57091)
- 编号(54492)
- 成果(43750)
- 部(40971)
- 重点(40087)
- 创(38083)
- 发(36462)
- 课题(36078)
- 科研(35810)
- 教育部(35556)
- 创新(35386)
- 人文(35040)
- 期刊
- 济(106362)
- 经济(106362)
- 研究(77133)
- 中国(48630)
- 财(41725)
- 管理(41244)
- 学报(40727)
- 科学(37240)
- 农(32171)
- 大学(31027)
- 学学(29315)
- 教育(25355)
- 农业(22901)
- 融(22009)
- 金融(22009)
- 技术(21999)
- 财经(20004)
- 经济研究(16978)
- 经(16693)
- 业经(16531)
- 财会(14493)
- 理论(13959)
- 图书(13895)
- 问题(13322)
- 技术经济(13214)
- 会计(13179)
- 实践(12931)
- 践(12931)
- 科技(12444)
- 现代(12137)
共检索到379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军 段兴民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一般程序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分析和评价了被审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效果,从而为改进被审计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春喜 李娟
本文针对“委托—代理”关系 ,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ESO)逐步取代传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薪酬形式。分析了ESO激励的宏观和微观条件 ,给出了ESO设计方案及其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最后分析了ESO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模型 ESO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旨在解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机制。只有在公司内部构建起有效的约束公司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机制,并结合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才可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由于我国并不具备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进行引导与规范,控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滥用。本文认为,要有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除修改法律法规、科学设计业绩评价体系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方案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证券监管,培育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东红 王海刚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机制,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质上就是能使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是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海峙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手段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资本市场和培育职业经理市场等方面入手,逐渐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弱效率市场 道德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辉 葛继红
本文通过分析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要求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该激励方案遇到的障碍,提出可以用虚拟股票激励方案替代股票激励方案这一观点,并分析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行的可行性。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方案 虚拟股票期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林 赵士军 李真
股票期权激励是在公司治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为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工作而实施的一种内部分配制度。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分别在绩效评价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和企业的特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效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朝洋 刘志迎
文章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中涉及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占比和关键契约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对10家样本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业绩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并指出股票期权激励失灵的原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期权激励 现状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韩文连 游文丽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就企业所有者而言,就是利用一种长期潜在收益激励企业员工尤其是高级经营者,促使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股东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具体是指企业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如3年~5年内),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如该公司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棣华
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它的确在激励与约束经理人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股票期权 行权价格 执行期限 赠与时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军
利用股票期权对代理人进行长期激励是国外企业的一种普遍做法, 它能促使代理人与股东目标统一,从而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我国上市公司代理人缺乏长期激励由来已久,国外的“股票期权计划”对我国而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外股票期权的运作情况,并对其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股票期权 道德风险 股票期权计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对经理人长期激励的目的。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形成的理论依据,阐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具备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前提,分析股票期权方案将在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普遍使用,最后指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宗新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签约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且信息非对称 ,引致激励不相容问题发生。要解决此问题 ,必须注重代理人长期报酬设计 ,将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股票期权的制度安排方式 ,以股票增值实现代理人的剩余索取 ,能有效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针对我国国企经营者长期激励偏弱的现实 ,引进股票期权制度 ,重塑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 ,对深化激励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委托—代理 股票期权 经理人 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上世纪末获得迅猛发展,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公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刺激了经营者过度投资,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DEA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秋枫 孙识濛
在企业中,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但是,企业是否进行研发则完全由企业的高管决定。在现代企业中,领导权与所有权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而企业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却能使二者的利益趋同,有效地缓解代理问题,进而影响高管做出相关的研发决策。本文以2007年—2011年披露了企业研发支出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股票期权激励越大,研发支出越多,同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股票期权激励 研发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