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1)
- 2023(4901)
- 2022(3694)
- 2021(3617)
- 2020(3081)
- 2019(7235)
- 2018(7299)
- 2017(15074)
- 2016(7833)
- 2015(9142)
- 2014(8910)
- 2013(8738)
- 2012(7817)
- 2011(6938)
- 2010(6945)
- 2009(6251)
- 2008(6461)
- 2007(5779)
- 2006(5350)
- 2005(4932)
- 学科
- 管理(34871)
- 业(34489)
- 企(33313)
- 企业(33313)
- 济(28677)
- 经济(28629)
- 财(16527)
- 方法(15094)
- 务(14942)
- 财务(14919)
- 财务管理(14902)
- 企业财务(14462)
- 数学(12908)
- 数学方法(12804)
- 业经(8406)
- 制(7892)
- 理论(6656)
- 体(6056)
- 中国(5974)
- 农(5726)
- 和(5726)
- 公司(5561)
- 技术(5450)
- 体制(5354)
- 信息(5114)
- 划(4815)
- 环境(4724)
- 教学(4624)
- 学(4388)
- 策(4221)
- 机构
- 学院(111900)
- 大学(111781)
- 管理(48778)
- 济(41917)
- 理学(41830)
- 理学院(41523)
- 经济(41037)
- 管理学(41031)
- 管理学院(40832)
- 研究(28931)
- 财(24675)
- 中国(24481)
- 京(22522)
- 财经(19780)
- 经(18065)
- 江(15707)
- 科学(15658)
- 财经大学(15045)
- 中心(14525)
- 商学(14426)
- 商学院(14317)
- 北京(14306)
- 所(13687)
- 州(13178)
- 业大(12716)
- 范(12091)
- 经济学(12049)
- 师范(11951)
- 研究所(11799)
- 农(11590)
- 基金
- 项目(69860)
- 科学(55706)
- 研究(52320)
- 基金(51720)
- 家(44064)
- 国家(43718)
- 科学基金(39414)
- 社会(32732)
- 社会科(31058)
- 社会科学(31045)
- 基金项目(27551)
- 自然(26398)
- 省(26269)
- 自然科(25883)
- 自然科学(25879)
- 自然科学基金(25476)
- 教育(24900)
- 编号(22738)
- 划(22227)
- 资助(21715)
- 成果(19035)
- 项目编号(15705)
- 部(15690)
- 重点(15021)
- 创(14874)
- 教育部(14173)
- 人文(14044)
- 大学(13876)
- 创新(13824)
- 课题(13696)
共检索到16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卜君 孙光国 徐俊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市场成熟度的提高,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正在由“单向式信息披露”向“互动式信息沟通”转变。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新型互动式信息沟通行为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式信息沟通行为越积极,即回复率越高、回复越及时,公司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越低。公司与投资者的积极互动沟通行为主要通过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信息环境和减少投资者异质信念来降低股票错误定价水平。进一步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发现,在投资者情绪较强、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少时互动沟通产生的定价效率优化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证实了我国交易所监管下互动沟通平台的市场有效性,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凡 张玉明
本文利用上交所的“上证e互动”网络平台的特有实验环境,研究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背景下,互动式信息沟通的频率、内容长度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当公司的信息环境较差,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信息互动的质量,发现管理者对投资者提问的答复率越高、答复时效性越强,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结论表明,社交媒体主导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互动对于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优化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为社交媒体、新型沟通机制与资本市场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京京 夏志杰
以201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式信息沟通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上投资者提问次数和上市公司回答次数越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交流越频繁,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中,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交流对股价崩盘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佳伟 邓博夫 吉利
本文以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衡量董事会秘书信息沟通效率,实证检验董事会秘书激励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作为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沟通桥梁,董秘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存在趋利避害动机。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样本以及当企业获得媒体正面报道较多时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董秘持股有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并且通过增强企业年报中的正面语调向市场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经营管理预期,从而调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但作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董秘持股后未能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有效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未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另外,董秘薪酬与声誉激励相对股权而言在激励其有效履行信息发布与沟通责任方面存在替代性关系。本文丰富拓展了董秘激励的研究范畴,对于充分提升董秘信息沟通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佳伟 邓博夫 吉利
本文以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衡量董事会秘书信息沟通效率,实证检验董事会秘书激励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作为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沟通桥梁,董秘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存在趋利避害动机。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样本以及当企业获得媒体正面报道较多时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董秘持股有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并且通过增强企业年报中的正面语调向市场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经营管理预期,从而调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但作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董秘持股后未能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有效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未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另外,董秘薪酬与声誉激励相对股权而言在激励其有效履行信息发布与沟通责任方面存在替代性关系。本文丰富拓展了董秘激励的研究范畴,对于充分提升董秘信息沟通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情 郑宇新
以199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财务总监(CFO)兼任董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这一效应在董秘任职年限较短、董秘性别为男性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CFO兼任董秘有助于从信息沟通和风险规避方面改善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错误定价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契约要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萍 贺梅英 孙志岩 张宇红
沟通互动性的强弱影响着行政管理信息沟通的效率,强势的互动能轻松、有效地完成信息沟通,而惰性的互动沟通非常费力,严重的将会影响到组织的决策、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因此,要保证行政管理信息的良好沟通,必须采取对策提高信息沟通的互动性。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信息沟通 互动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运来 王储
我国的旅游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进入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多元化经营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多元化经营与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截至目前,对旅游类企业多元化经营能否降低公司风险的研究仍较为欠缺。因此,文章以2004—2012年国内23家A股旅游业上市公司1的184个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了旅游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其公司风险的影响。旅游行业自身的行业特征及其多元化特点使得针对旅游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的分行业研究产生了与以往整体层面的研究截然不同的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光明 杨露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隐藏坏消息假设,结合2010—2015年全景网投资者互动平台上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问答数据,研究了企业管理层、投资者之间的沟通质量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这意味着管理层应该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保障沟通质量,从而降低企业未来股价发生崩盘的可能性;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的企业来说,良好的沟通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互联网互动平台 沟通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会斌
以2012—2014年间对高管实施薪酬管制的国内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薪酬管制,是否会影响高管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是否会影响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司对高管的监督成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薪酬管制并不能够实现通过缩小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以改善公司整体绩效的预期目标,反而会削弱高管积极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进一步提高其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最终导致上市公司高管监督成本的提高。上市公司应取消薪酬管制,完善薪酬激励、监督和追责机制,引导高管积极做出改善公司绩效的努力,并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会斌
以2012—2014年间对高管实施薪酬管制的国内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薪酬管制,是否会影响高管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是否会影响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司对高管的监督成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薪酬管制并不能够实现通过缩小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以改善公司整体绩效的预期目标,反而会削弱高管积极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进一步提高其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最终导致上市公司高管监督成本的提高。上市公司应取消薪酬管制,完善薪酬激励、监督和追责机制,引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群 赵东
基于"沪港通"政策实施背景,利用2011~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开放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与非标的公司相比,标的公司的费用粘性显著下降;信息环境较差、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费用粘性下降程度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为国有控股、代理问题更严重时,"沪港通"政策对费用粘性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该结果表明,"沪港通"政策能够促使标的公司管理层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决策,股票市场开放具有缓解公司代理冲突、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沪港通 费用粘性 双重差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玉兰 周守华
以2007—2016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票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票错误定价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且会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进一步按股票错误定价程度将样本分为低错价组、中错价组与高错价组后回归,发现只有当股票高错价时,才会显著促进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此外,区分股票错误定价的方向,研究股价高错价与低错价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发现二者都会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方明浩 常嘉路
尽管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在理论模型中广受重视,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监督多数属于"幕后行动"难以观测而缺乏实证证据。本文利用保险投资在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比重差异以及险种分类差异,提供了我国险资持股降低公司违规的治理效应以及具体作用机制的实证证据。首先,险资持股能够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并且险资持股比例越高,降低上市公司违规次数的效果越明显。这一治理作用的发挥更多来自于持股比例高的第一大险资和传统险、分红险资金的监督效应。第二,险资持股降低公司违规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保险机构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渠道实现,并且险资持股的治理效应更多地表现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分析师跟踪较少的上市公司,表明险资持股是对内部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和外部治理机制中分析师跟踪的有效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