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625)
2022(5592)
2021(4981)
2020(3886)
2019(9140)
2018(8909)
2017(17924)
2016(9589)
2015(10764)
2014(10933)
2013(11030)
2012(10569)
2011(9590)
2010(9834)
2009(9141)
2008(9104)
2007(8334)
2006(7814)
2005(7406)
作者
(27681)
(23309)
(23126)
(21707)
(14921)
(11052)
(10438)
(8886)
(8839)
(8367)
(7921)
(7638)
(7574)
(7504)
(7441)
(7075)
(6814)
(6769)
(6655)
(6612)
(5949)
(5755)
(5673)
(5384)
(5280)
(5247)
(5210)
(5180)
(4742)
(4540)
学科
(53010)
经济(52963)
(33556)
管理(29645)
(26739)
企业(26739)
地方(18895)
方法(17318)
中国(16516)
(15263)
数学(15241)
数学方法(15192)
(13845)
业经(12121)
地方经济(11690)
(11050)
财务(11036)
财务管理(11016)
企业财务(10642)
农业(10306)
(9460)
(9442)
(8930)
金融(8930)
(8798)
银行(8785)
(8458)
(7826)
贸易(7814)
环境(7479)
机构
学院(140099)
大学(136695)
(63639)
经济(62470)
管理(51948)
研究(51264)
理学(43389)
理学院(42906)
管理学(42428)
管理学院(42161)
中国(41062)
(31329)
(29934)
科学(28550)
(26333)
财经(23651)
研究所(23111)
中心(22757)
(22346)
(21553)
(21377)
北京(19733)
经济学(19452)
(18546)
(18407)
师范(18367)
(18361)
经济学院(17504)
财经大学(17327)
业大(17135)
基金
项目(82837)
科学(65517)
研究(63102)
基金(58879)
(50098)
国家(49620)
科学基金(42777)
社会(41183)
社会科(39195)
社会科学(39190)
(33392)
基金项目(30908)
教育(28194)
(27205)
自然(25557)
编号(25392)
自然科(24927)
自然科学(24923)
自然科学基金(24482)
资助(24452)
(24414)
成果(21277)
发展(20310)
(19940)
重点(18939)
课题(18374)
(18328)
(17235)
国家社会(16780)
(16534)
期刊
(79775)
经济(79775)
研究(47893)
中国(32516)
(26042)
管理(22150)
(21347)
(18276)
金融(18276)
学报(17848)
科学(17740)
教育(15273)
农业(14691)
大学(14074)
业经(14071)
经济研究(13355)
学学(13268)
技术(12286)
财经(12265)
(10509)
问题(10248)
(7860)
(7841)
世界(7703)
商业(7532)
国际(7417)
技术经济(7408)
会计(7261)
经济管理(7253)
财会(6808)
共检索到233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正昶  
自2006年5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采取定向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急剧增加。据2006年8月5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7月31日,沪深市场共有114家公司公布定向增发计划,总增发股份为280.61亿股,募集资金总规模为1420.83亿元。笔者根据方正证券网提供的资料计算,2003~2005年的再融资额总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屠杨杨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再融资方式。从2006年首例定向增发开始到2009年底,约占A股上市公司24.68%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定向增发。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则明显低迷,截止2009年底,仅有106家上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巧莉  张心灵  杨艳艳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主流融资方式。我国宽松的政策条件及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驱动使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方式比较青睐。针对此现象,分析定向增发偏好的外在、内在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制度变迁中定向增发融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馨  李双杰  
以2006-2009年在我国A股主板市场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05-2010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按照增发年份分别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绩效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虽然对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有着积极的影响,且有70%左右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后绩效有所提升或保持持平,但也有30%左右的上市公司绩效较增发前出现下降。对于前者,政府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后者,政府则应加强监管,避免盲目圈钱的行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平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用股权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在上市公司股东对完成承诺业绩给出的奖罚不一的前提下,拟定向增发对象(即定向增发资产的股东)在业绩承诺方面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对局结果。指出:从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最佳的重组业绩承诺方案是定向增发资产股东谨慎地评估定增资产未来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股东则根据其承诺业绩完成的好坏给予相应的奖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献刚  
定向增发为什么一度备受上市公司的关注?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动因是什么?文章从上市公司资产增值、减少关联交易、公司控制权、管理成本、企业并购等五个方面给与详细分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文伟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郝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其现状,结合2006年至2007年有关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定向增发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手段。在介绍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动因的基础上,指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隐患,并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融资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文伟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重组特定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受到并购融资方式的影响,与非定向增发融资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实施并购前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尤其在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时更为明显。进一步从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角度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对象以及并购前盈余管理对并购财富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绩效的改进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财务绩效改进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尤其是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丽梅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折价、股价效应和业绩效应等对定向增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理论、股东控制权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西方多数国家的定向增发股票均为折价发行,而且折价幅度通常高于公开增发和配股,而定向发行股票的短期公告效应通常为正,长期业绩表现则不甚理想,具体的表现和幅度依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不同的增发规模等而存在不同。本文认为,我国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短期股价效应及增发折价上,将来还应采用较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新政策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劲松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有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象中有机构投资者、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公司在定向增发中的定价就越高;而公司在定向增发中聘请的主承销商如果属于十大券商,公司在定向增发中的定价则较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骆希亚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和经典的融资优序理论结论相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的股权再融资中,又以定向增发方式最为上市公司青睐。文章通过整理国内外定向增发相关的研究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折价发行,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前后的企业绩效,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价值及投资,定向增发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等方面对定向增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