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8)
- 2023(12072)
- 2022(10280)
- 2021(9542)
- 2020(8210)
- 2019(18593)
- 2018(17961)
- 2017(35259)
- 2016(18814)
- 2015(20590)
- 2014(20055)
- 2013(19520)
- 2012(17499)
- 2011(15297)
- 2010(14831)
- 2009(13500)
- 2008(13132)
- 2007(11000)
- 2006(9060)
- 2005(7566)
- 学科
- 济(77702)
- 经济(77614)
- 业(61961)
- 管理(61118)
- 企(53449)
- 企业(53449)
- 方法(45554)
- 数学(41788)
- 数学方法(41421)
- 财(26437)
- 务(19698)
- 财务(19665)
- 财务管理(19632)
- 企业财务(18895)
- 农(18185)
- 中国(16188)
- 业经(16034)
- 贸(14867)
- 贸易(14862)
- 易(14506)
- 制(14067)
- 农业(12578)
- 技术(12283)
- 学(11834)
- 地方(11422)
- 融(11337)
- 金融(11336)
- 银(10983)
- 银行(10949)
- 环境(10765)
- 机构
- 大学(260993)
- 学院(259258)
- 济(110662)
- 管理(110486)
- 经济(108971)
- 理学(98456)
- 理学院(97579)
- 管理学(96136)
- 管理学院(95676)
- 研究(75211)
- 中国(59135)
- 财(51174)
- 京(50822)
- 科学(44839)
- 财经(42965)
- 农(42486)
- 业大(40448)
- 经(39668)
- 中心(37207)
- 所(35204)
- 经济学(34989)
- 江(34592)
- 农业(33839)
- 财经大学(32885)
- 研究所(32214)
- 经济学院(32141)
- 商学(31261)
- 商学院(31015)
- 北京(30286)
- 经济管理(29923)
- 基金
- 项目(189129)
- 科学(151973)
- 基金(144436)
- 研究(130842)
- 家(126806)
- 国家(125834)
- 科学基金(110942)
- 社会(88139)
- 社会科(84017)
- 社会科学(83994)
- 基金项目(77588)
- 自然(75034)
- 自然科(73486)
- 自然科学(73467)
- 自然科学基金(72250)
- 省(71558)
- 划(61121)
- 教育(61088)
- 资助(58708)
- 编号(49390)
- 部(43334)
- 重点(41986)
- 创(40537)
- 教育部(38104)
- 发(38068)
- 创新(37908)
- 科研(37840)
- 国家社会(37730)
- 人文(37075)
- 成果(36750)
共检索到34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在正常水平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并且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为避免破产而带来的损失,大股东倾向于更多地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介于上述区间内时,为免于破产,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而减少。
关键词:
大股东 上市公司业绩 资源侵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控制 支持行为 侵占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海莲 胡挺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公司声誉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清 张华 曲世友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和现金股利发放负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弱利益侵占和现金股利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考虑侵占成本的前提下,会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水平
"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控制权争夺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持和掏空理论认为这是"两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令大股东有意侵占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但这难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是剖析股东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呈正相关;(2)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正相关;(3)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4)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席彦群
一、引言大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源,有人把大股东掌握和运用公司控制权可以获得的收益分为两种:一是"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即由于大股东改善公司管理和监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冉茂盛 李文洲 黄俊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在改进民营企业融资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有文献着重研究政治关系对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但较少关注相应的效率问题。本文以我国2007~2009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关系对企业超额贷款形成以及大股东资金侵占的影响,从资金使用角度对政治关系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所有制歧视"的局面下,某些家族企业仍然获得了超额银行贷款,并且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强化了超额贷款的形成。但是,从家族企业债务融资的动机看,企业借助政治关联谋取超额贷款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了控制更多的资源...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超额信贷 资金侵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葛桓志 陈红
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构建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条件下的企业再融资选择模型,并以2000~2004年深沪两市符合证监会当期配股和增发条件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侵占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董事会独立性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而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对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不具有监督作用。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大股东侵占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当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时,大股东会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侵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股市中现金股利也成为大股东侵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一股独大"和股权制衡均不能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占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限制大股东侵占的另一种途径。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现金股利 限制途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负债 大股东利益侵占 私有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侯晓红 李琦 罗炜
大股东占款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年盈利能力水平不同,大股东的占款行为不同。当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利润率(CROA)小于-3.14%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掏空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介于-3.14%~42.76%区间内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负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高于42.76%时,大股东占款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盈利能力 掏空 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效应研究——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第一大股东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数据
第一大股东变更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风险——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治理与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治理与公司绩效——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经验证据——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
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利公还是利私——基于大股东减持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20家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