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8)
2023(14066)
2022(12347)
2021(11587)
2020(9670)
2019(22613)
2018(22182)
2017(43674)
2016(23465)
2015(26286)
2014(25865)
2013(25436)
2012(23013)
2011(20546)
2010(19968)
2009(17897)
2008(17031)
2007(14495)
2006(12458)
2005(10366)
作者
(63993)
(53434)
(52801)
(50308)
(33963)
(25638)
(24074)
(21027)
(20116)
(18742)
(18176)
(17646)
(16606)
(16598)
(16527)
(16123)
(15961)
(15914)
(15282)
(15081)
(12953)
(12802)
(12739)
(12199)
(11898)
(11709)
(11628)
(11495)
(10549)
(10474)
学科
(91392)
经济(91296)
管理(70367)
(68562)
(58594)
企业(58594)
方法(47948)
数学(42456)
数学方法(41929)
(27776)
(23919)
中国(21759)
(20383)
贸易(20377)
业经(20117)
(19914)
(18917)
财务(18848)
财务管理(18809)
企业财务(17898)
(17893)
地方(17042)
农业(15885)
(15210)
技术(15015)
理论(14705)
(14123)
环境(14067)
(13236)
(12905)
机构
大学(321935)
学院(320423)
管理(134430)
(129209)
经济(126673)
理学(118575)
理学院(117405)
管理学(115366)
管理学院(114796)
研究(98904)
中国(73395)
(66608)
科学(61060)
(58496)
(48824)
业大(48505)
财经(48424)
(47094)
中心(46074)
(44475)
(43537)
研究所(43179)
北京(40867)
(39970)
师范(39593)
经济学(39158)
农业(38237)
财经大学(36729)
(36595)
经济学院(35758)
基金
项目(231417)
科学(183402)
基金(170653)
研究(167966)
(148165)
国家(146988)
科学基金(128356)
社会(106928)
社会科(101554)
社会科学(101530)
基金项目(91605)
(89293)
自然(84965)
自然科(83052)
自然科学(83034)
自然科学基金(81536)
教育(77613)
(74979)
资助(70350)
编号(68046)
成果(52723)
(51763)
重点(50996)
(48351)
(47798)
创新(45074)
课题(45041)
教育部(44985)
科研(44782)
国家社会(44236)
期刊
(128358)
经济(128358)
研究(88626)
中国(51978)
学报(49432)
管理(47923)
(45469)
科学(45232)
(43016)
大学(38449)
学学(36374)
教育(31191)
农业(30613)
技术(28153)
(23508)
金融(23508)
财经(22784)
业经(21798)
经济研究(20965)
(19315)
问题(17257)
图书(15960)
(15831)
理论(15656)
技术经济(15325)
科技(15308)
(14567)
实践(14425)
(14425)
(14137)
共检索到441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欣  郑颖  张鹏  
通过五粮液公司的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丑闻时对同行竞争者产生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五粮液公司被调查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传染效应,导致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下降。通过考察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现,白酒行业的公司治理普遍较弱,与实际发生的传染效应相一致,其中部分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上升,显示出竞争效应。通过比较同行间公司治理质量的差异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受到负面传染效应的影响,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受到正面竞争效应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伟萍  张啸  段桂敏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法、内容分析等方法,以微博为平台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否认策略,采取改进策略的竞争品牌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对采取缄默策略的竞争品牌的购买意愿介于否认策略和改进策略之间;危机史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德明  令媛媛  
本文以违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媒体为什么会报道上市公司丑闻。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媒体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一般表现为在处罚公告公布前,媒体已经深入报道了其中24.7%的样本的违规行为;但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却又显得比较有限,这表现在媒体自身发掘有价值新闻的数量非常有限,媒体更多的是对市场已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重新包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映市场关注度的媒体覆盖率对媒体报道上市公司丑闻的行为影响显著,这说明媒体总是热衷于关注那些"明星公司"或热点新闻,媒体具有追求轰动效应的倾向。政府对媒体报道的影响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成立,具体来说就是,只有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时,会对媒体报道丑闻产生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牌发生丑闻,会弱化对同行业其他本国(外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若外国品牌发生丑闻,可以反转对同行业其他外国(本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对品牌丑闻溢出效应做有益补充,且为企业应对丑闻溢出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翼  马光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丑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检验了被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开实施处罚的上市公司,发现一些公司治理特征与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相关。这些特征包括公司控制人的类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持股比例,以及领取报酬的监事比例。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一些治理特征与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有关,包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数量,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监事会的规模等。我们还发现,一个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与当地的信用和法制发展水平相关。一个地区的信用水平越高,当地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越小。另外,一个地区检察院立案的经济案件数越高,当地公司越有可能发生公司丑闻。而一省法院受理的经济诉讼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建刚  魏明海  刘峰  
在刘峰等(2004)提出五粮液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治理缺陷之后,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集中表现在控股股东五粮液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也一度成为市场的热点话题。本文是继刘峰等(2004)案例研究之后所做的后续研究,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五粮液治理缺陷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是否有所缓解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对五粮液2003年之后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治理缺陷能够得到正确市场定价,但是面对诸多市场纠正机制的约束,尤其是媒体监督,五粮液大股东借助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改善或缓解的迹象。本文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无论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红艳  王海忠  钟科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丑闻不仅给单个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的认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品牌丑闻对关联品牌及整个行业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考察单个品牌丑闻事件对整体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文章发现,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会调节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对能力印象的国家,能力型(vs.道德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对温情印象的国家,道德型(vs.能力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而且,消费者的可预期性感知在上述调节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期望违背理论,并对国家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各类品牌丑闻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鄢志娟  涂建明  吴青川  
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保障作用已经得到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重视,而公司财务报告违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证据支持。选择五粮液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审计委员会功能的缺失对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粮液公司所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股权结构问题和治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免疫于违规问题的产生,审计委员会的滞后建立和功能抑制使公司不能免疫于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传彬  伍中信  葛干忠  
东芝一直被视为日本规范公司治理行为的"优等生",然而近期的财务丑闻凸显了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激励与监督机制的失灵。公司治理结构是同企业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资本市场、金融环境等都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丑闻的发生意味着形式主义的公司治理很严重,应追求适应外部环境能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治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