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3)
- 2023(9523)
- 2022(8221)
- 2021(7485)
- 2020(6646)
- 2019(15792)
- 2018(15287)
- 2017(30597)
- 2016(16197)
- 2015(18435)
- 2014(18328)
- 2013(18582)
- 2012(17197)
- 2011(15368)
- 2010(15533)
- 2009(14467)
- 2008(14606)
- 2007(13239)
- 2006(11395)
- 2005(10123)
- 学科
- 济(75146)
- 经济(75074)
- 业(54314)
- 管理(52626)
- 企(47185)
- 企业(47185)
- 方法(35003)
- 数学(30414)
- 数学方法(30165)
- 财(23318)
- 农(18840)
- 业经(16767)
- 中国(16584)
- 务(16523)
- 财务(16498)
- 财务管理(16465)
- 企业财务(15747)
- 地方(14933)
- 制(14436)
- 学(12871)
- 贸(12632)
- 贸易(12625)
- 农业(12366)
- 易(12220)
- 技术(12137)
- 产业(11258)
- 和(10814)
- 体(10639)
- 理论(10256)
- 划(9901)
- 机构
- 大学(236680)
- 学院(235997)
- 济(102409)
- 经济(100504)
- 管理(95487)
- 理学(82991)
- 理学院(82165)
- 管理学(80999)
- 管理学院(80543)
- 研究(75404)
- 中国(57643)
- 京(48669)
- 财(48333)
- 科学(43936)
- 财经(38494)
- 所(37540)
- 农(37238)
- 中心(35444)
- 江(34965)
- 经(34896)
- 研究所(33738)
- 业大(33446)
- 经济学(31457)
- 北京(30411)
- 农业(29263)
- 范(28946)
- 师范(28690)
- 财经大学(28669)
- 经济学院(28658)
- 州(27789)
- 基金
- 项目(154825)
- 科学(123132)
- 研究(114363)
- 基金(113602)
- 家(97533)
- 国家(96746)
- 科学基金(84073)
- 社会(74287)
- 社会科(70680)
- 社会科学(70658)
- 基金项目(61041)
- 省(60662)
- 自然(53474)
- 教育(52306)
- 自然科(52269)
- 自然科学(52252)
- 自然科学基金(51353)
- 划(50525)
- 编号(45863)
- 资助(45807)
- 成果(37157)
- 部(35399)
- 重点(34869)
- 发(33843)
- 创(33243)
- 教育部(30890)
- 创新(30870)
- 课题(30869)
- 人文(30510)
- 国家社会(30504)
- 期刊
- 济(110550)
- 经济(110550)
- 研究(67860)
- 中国(43027)
- 财(41168)
- 管理(34754)
- 学报(33779)
- 农(33083)
- 科学(31803)
- 大学(25913)
- 学学(24370)
- 农业(21939)
- 教育(20652)
- 融(20631)
- 金融(20631)
- 技术(19970)
- 财经(19508)
- 业经(18822)
- 经济研究(18129)
- 经(16823)
- 问题(15068)
- 技术经济(12998)
- 业(12850)
- 贸(12268)
- 财会(12193)
- 商业(11909)
- 统计(11352)
- 会计(10943)
- 策(10807)
- 理论(10760)
共检索到34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李靖
产业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国际竞争力。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绩效如何?上市作为一种制度因素是否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产业差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上市与非上市企业的绩效具有产业差异,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上市绩效好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但同一企业上市后的绩效并没有比其上市前有明显提升。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提升股票市场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一方面需要在上市公司的增量选择上进行有效的产业分布,更为重要的是强化股票市场的规制功能,提高上市公司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 绩效 IPO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青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受地方政府的影响,有较强的会计操纵动机,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都有进行会计操纵的可能。因此,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博弈模型出发,提出了会计监管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会计监管 上市公司 行为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已有两年时间,部分国有企业在2008年也已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数据显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具有正的经济后果。非上市公司中的部分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及公众责任等因素,也有必要尽快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非上市公司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执行质量,则有赖于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本文对非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政府监管动因、政府监管博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监管的建议。旨在推动非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并提高其执行质量,从而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
非上市公司 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监管 博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涛 胡敏杰 吴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38.93%,现金流权为33.67%,两权偏离程度为5.16%,上市公司中44.7%的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其中私人企业的两权偏离现象更为显著。统计还表明2007年以后,两权偏离度的平均值逐年下降,但同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权 控制权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绍双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热点。而在理论上,学者对"如何评价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分析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组织形式等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评价 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李彬
一、引言公司现金流信息来源于公司第三大报表——现金流量表。随着现金流信息日益受到重视,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基于各种动机、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披露操作,即现金流操控(并不从字面上刻意区别现金流操控、现金流操纵或现金流管理)。目前国外关于现金流操控的研究逐渐兴起,但几乎没有直接关于现金流操控的问卷调查研究。Graham等(2005)通过对400多位经理人员的调查发现,经理人员更情愿采用会负面影响企业价值的真实活动操控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中华 王治
本文根据西方有关研究以及中国现实的经济体制背景,在一个综合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内部现金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这种影响。研究表明,除特殊情形外,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权重γ的大小或自由现金流的高低),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企业投资对现金流都是敏感的。相对投资不足行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过度行为更为显著;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这两种行为均较为显著。本文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现金流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计小青
本文在扩展Stigler的“捕获”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内生财务呈报管制的形成机理,指出只有“被管制者寻求的管制”才有可能是有效的管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有效的财务呈报管制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讨论了测度财务呈报管制效果的规范和实证方法,从而初步构建了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内生财务呈报管制 “捕获”理论 自我实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利华 周勤 杨家兵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
纵向整合 企业绩效 集中度 空间布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莉 张丽娟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非完全是其股权结构问题 ,而是与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如股东缺位导致产权制度失灵、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国有股不能流通导致股市机制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作用丧失等。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家伟 张文怡 肖忠意 李小建
以2008—2013年2 087家中国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和85 568家非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观察对象,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地理信息编码技术,研究了区域内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创新的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区内非上市企业具有显著的创新引领效应,即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其引领周边非上市公司创新的能力越强。其次,我国各个区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东部华南等区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较强,辐射半径较大,而中西部等区域相应的提升空间较大。最后,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存在时变差异,即虽然各个区域相应的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半径均有所提升,但相对于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相应提升幅度较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蔺元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动因、参股金融机构前后业绩变化以及参股金融机构类型、比例对产融结合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产融结合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长能力;产融结合后,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恶化;参股券商或提高参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有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欣
本文旨在对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导致境内主板上市公司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变现存状态、缩小上市公司之间绩效差异的政策建议。首先,本研究从境内主板上市公司中,选择98家B股上市公司及与这些B股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大致相同的98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配比样本,共计196家主板上市公司2011—2013年度的14个财务数据指标,采用多指标面板数据下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两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对比,发现A股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都优于B股上市公司。其次,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样本上市公司绩效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股权结构、资本结构是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王文举
国外传统的企业并购理论无法合理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同属辖地的非上 市公司的现象。国家控股的所有权模式、剥离非核心资产的改制方式以及“审批制”和“额度 制”相结合的股票发行制度造就了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这 种并购实质是三方之间的一种两阶段合作博弈,并购的重心并不在于各方如何决策,而是如何分 配其合作剩余。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美
企业购并是一项技术性、策略性很强的经济活动,由于购并程序较为复杂繁琐、牵涉方面多,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购并计划内容、步骤和绩效改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外部环境(I-M-L维度)、链接要素(I-S-M维度)以及内部要素(I-E-G维度)三个层面的综合性研究框架,针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对框架中可能造成购并失败风险的诸多层面和纷繁因素做一个对比和分析,对于一些可能对购并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问题廓清,并提出对策性意见,以期对我国购并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降低企业购并失败率提供理论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参照。
关键词:
目标企业 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 购并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代理问题、控股股东掠夺与有效公司治理——一个分析中国上市公司信用缺失的制度视角
分析师跟进网络会引起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同群效应吗?——分析师角色视角的一个新解释
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与利益输送: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控制权:一个模型分析
全流通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分析——一个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一个基于控制权收益的分析框架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
股权双轨制和中国上市公司行为——一个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框架
上市公司的盈利信息能指导股票投资决策吗——一个边际条件随机占优分析
媒体报道、分析师跟踪与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一个文献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