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1)
- 2023(16485)
- 2022(14489)
- 2021(13726)
- 2020(11522)
- 2019(26878)
- 2018(26629)
- 2017(51775)
- 2016(28239)
- 2015(31731)
- 2014(31700)
- 2013(30832)
- 2012(27962)
- 2011(24936)
- 2010(24939)
- 2009(22508)
- 2008(22085)
- 2007(19282)
- 2006(16623)
- 2005(14349)
- 学科
- 济(107720)
- 经济(107597)
- 管理(84682)
- 业(81925)
- 企(71026)
- 企业(71026)
- 方法(54573)
- 数学(47723)
- 数学方法(46927)
- 财(32328)
- 农(28007)
- 中国(26127)
- 业经(24260)
- 学(23510)
- 务(23175)
- 财务(23087)
- 财务管理(23038)
- 企业财务(21971)
- 制(20801)
- 地方(20296)
- 理论(20049)
- 农业(18699)
- 贸(17886)
- 贸易(17872)
- 易(17354)
- 和(17184)
- 技术(17062)
- 环境(16331)
- 划(15336)
- 银(15016)
- 机构
- 学院(391833)
- 大学(390030)
- 管理(156252)
- 济(148533)
- 经济(145205)
- 理学(136237)
- 理学院(134798)
- 管理学(131975)
- 管理学院(131290)
- 研究(121955)
- 中国(90493)
- 京(81800)
- 科学(77779)
- 财(70181)
- 农(61971)
- 所(60801)
- 业大(59611)
- 财经(57011)
- 江(56636)
- 中心(56239)
- 研究所(55350)
- 经(51932)
- 北京(51184)
- 范(50318)
- 师范(49752)
- 农业(48488)
- 州(46353)
- 院(44941)
- 经济学(44231)
- 技术(42961)
- 基金
- 项目(271496)
- 科学(212901)
- 研究(196239)
- 基金(196006)
- 家(171348)
- 国家(169908)
- 科学基金(146781)
- 社会(120874)
- 社会科(114515)
- 社会科学(114482)
- 省(107270)
- 基金项目(104160)
- 自然(98442)
- 自然科(96228)
- 自然科学(96207)
- 自然科学基金(94470)
- 教育(92335)
- 划(90027)
- 资助(82287)
- 编号(81015)
- 成果(64535)
- 重点(60866)
- 部(59203)
- 创(56531)
- 发(56504)
- 课题(55422)
- 创新(52644)
- 科研(52551)
- 大学(51285)
- 教育部(50895)
- 期刊
- 济(157016)
- 经济(157016)
- 研究(108501)
- 中国(69642)
- 学报(63498)
- 管理(57302)
- 科学(56913)
- 财(56836)
- 农(55229)
- 大学(48182)
- 学学(45511)
- 教育(45117)
- 农业(37981)
- 技术(36630)
- 融(30589)
- 金融(30589)
- 财经(27370)
- 业经(27145)
- 经济研究(25021)
- 经(23258)
- 图书(20251)
- 问题(20208)
- 业(19944)
- 版(18904)
- 技术经济(18807)
- 科技(18575)
- 财会(18227)
- 理论(18168)
- 统计(17897)
- 商业(17232)
共检索到55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国华 杜晶
本文基于最优股权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控股股东、非控股大股东、中小股东和散户三类不同股东的大小非减持动因,并通过深圳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业绩、高价位、强风险和降低掏空成本的动机影响控股股东的减持;非控股大股东减持时不会考虑降低掏空成本但会受到弱股权制衡因素的影响;中小股东和散户减持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低业绩和高估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立泰 田娟 杨睿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同类型股东增持对股价及交易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论是首次增持还是再次增持,高管增持所引起的市场效应都显著小于控股股东、非控股法人股股东;控股股东与非控股法人股股东在首次增持时,产生了显著的负的异常收益率和正的异常交易量,再次增持时,则产生了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率和负的异常交易量。考虑到事件集聚性和风险要素变化的噪声影响,本文还进行了干扰排斥性检验,结果证实,上述结论是相对纯净的。
关键词:
股东类型 增持 市场效应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例,实证研究控股股东减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还是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都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但是,国家控制公司控股股东减持所带来的公司价值的提高低于非国家控制公司价值的提高。控股股东减持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对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有控股股东又有制衡股东的股权结构应该成为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控股股东减持 上市公司价值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人骥 刘春江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股权结构、中小股东保护等问题。本文选取了2000年上市公司样本991个,定义了基于股权结构的股东保护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差异较大,并且在股东保护较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量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由于影响现金持有量的因素较多,我们选取了相当数量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其进入模型的情况下,对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影响下的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具有负的线性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立全
终极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特征表现在终极控制股东对所控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股东股份性质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大,终极控制股东以较小的所有权掌握着较大的控制权,国家控制主体占较大比重。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披露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司披露水平、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标准、增加实际控制人披露内容和强化实际控制人披露责任等方面完善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所有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丽洁
国有股减持必将引起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形成何种公司股权结构模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司股权模式立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数个相对控股股东并存、企业控制权具有可竞争性的股权结构模式,有利于打破现存的企业“内部人控制”格局,加强了企业内部利益主体间的制衡。此种模式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权结构模式 相对控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考察了终极股东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终极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越大,终极股东的股权越不容易稀释,金字塔形式的股权结构限制了终极股东稀释股权。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越大,其越倾向于保持甚至集中股权,控制权比例越小越倾向于稀释股权。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与终极股东股权稀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波动率与终极股东股权稀释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与终极股东股权集中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权分离限制了终极股东稀释股权,但是并没有因此促使终极股东集中股权。
关键词:
终极股东 股权结构 股权稀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通过检定公司股权结构的内外生双重属性以及探索公司股权制衡的影响作用,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利行为的选择与股权制衡之间的关系。站在股权结构外生性的角度,股权制衡能够制约控股股东与其控制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侵占型关联交易行为,但无法制约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主要是因为公司中小股东把关联交易而不把派现视为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站在股权结构内生性的角度,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关联交易使得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增强,但上市公司派现行为降低了这一制衡作用,而且在考虑股权结构内生性的情况下,股权制衡度对控股股东自利行为的制约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自利行为 股权制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春霞 周国光
本文将社会资本方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项目的综合成本的节约作用考虑在内,同时分析社会资本方和政府方的融资成本差异对综合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股权结构模型,将PPP项目与传统项目的综合成本进行比较,得出了社会资本方的股权比例范围。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社会资本方的技术和管理准入门槛,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提供多重补偿激励机制,降低社会资本方的融资成本,更有利于PPP实现物有所值(VFM)。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道润 张宇润 蒋辉宇
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被逐渐接受和采用的形势下,保护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则成为保障内地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为此,可以借鉴境外发达国家(地区)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经验,通过采用完善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细化"日落"条款、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强化外部市场监管职能以及完善配套救济机制等措施来健全内地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新军
本文利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估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及其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治理低效,效率比最优水平低了约35%-80%,平均治理效率仅为41.7%,但从时间趋势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略有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东制衡力的增强以及高管激励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3)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普遍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世锋,孙明高,徐笑君
文章针对由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股权结构适度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优化目标;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要积极稳妥、整体有序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并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进度和顺序,最后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及减持价格的确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多元化 适度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仇冬芳 刘益平 沈丽 周月书
对92家引起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研究控制权转移、股东制衡与公司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宗股权转让是实现对上市公司控股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2)大宗股权转让引起控制权转移后,公司效率呈现波动态势,在短期有明显上升,但中长期的公司效率有所下降,公司效率改善持续性不足;(3)一定程度的股东制衡可以弱化控股股东的侵害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和企业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