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2)
2023(10928)
2022(9743)
2021(9364)
2020(7991)
2019(18665)
2018(18585)
2017(36009)
2016(19692)
2015(22185)
2014(22217)
2013(22146)
2012(20238)
2011(17386)
2010(17876)
2009(16273)
2008(15883)
2007(13421)
2006(11658)
2005(10194)
作者
(54082)
(44412)
(44085)
(42096)
(28502)
(21116)
(20144)
(17403)
(16731)
(15948)
(15259)
(14739)
(14078)
(13707)
(13704)
(13521)
(13272)
(13225)
(12577)
(12518)
(10966)
(10764)
(10735)
(10102)
(9890)
(9835)
(9834)
(9812)
(8803)
(8649)
学科
(69834)
经济(69747)
管理(65801)
(61649)
(55230)
企业(55230)
(36888)
方法(35968)
数学(30459)
数学方法(30167)
(21961)
财务(21900)
财务管理(21816)
企业财务(20911)
中国(19348)
(18512)
(17205)
业经(16098)
(14969)
地方(14802)
财政(13747)
(13191)
银行(13159)
(12913)
理论(12617)
(12304)
审计(12274)
技术(12227)
(12013)
(11912)
机构
大学(265373)
学院(263486)
管理(110948)
(100549)
经济(98177)
理学(96533)
理学院(95595)
管理学(94205)
管理学院(93744)
研究(80446)
中国(64325)
(58757)
(56609)
科学(49612)
财经(43520)
(40121)
(39549)
(37846)
中心(37607)
业大(36794)
(35734)
北京(35450)
研究所(35412)
财经大学(32529)
(31869)
师范(31601)
(30969)
商学(30120)
商学院(29833)
(29608)
基金
项目(180490)
科学(141689)
研究(133089)
基金(131651)
(113196)
国家(112248)
科学基金(97936)
社会(82519)
社会科(78260)
社会科学(78237)
基金项目(71398)
(69727)
自然(65051)
自然科(63486)
自然科学(63471)
自然科学基金(62339)
教育(60719)
(58239)
编号(55123)
资助(54483)
成果(44806)
(40213)
重点(39377)
(37441)
课题(36546)
(35977)
项目编号(35633)
科研(34981)
教育部(34943)
创新(34817)
期刊
(107087)
经济(107087)
研究(80975)
中国(52653)
(52553)
管理(39579)
学报(39092)
科学(35007)
(30844)
大学(29950)
学学(28235)
教育(25469)
(24355)
金融(24355)
农业(21813)
财经(21062)
技术(20866)
(17531)
经济研究(17351)
会计(16900)
财会(16775)
业经(16424)
理论(14204)
图书(13484)
问题(13245)
实践(13203)
(13203)
技术经济(12098)
科技(12021)
通讯(11880)
共检索到388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佳声  
基于财务舞弊理论,本文对上市公司与外部审计师、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内部审计师和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财务舞弊进行博弈分析,并利用资本市场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有效减少了上市公司的持续舞弊,监管部门的处罚对上市公司舞弊的减少作用不显著,管理层自利行为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同时,外部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违规的监督作用并不理想。监管部门应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以降低上市公司舞弊的概率,上市公司治理层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高管薪酬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约束,外部审计师要保持独立性并积极发挥监督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隆正伟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现存的会计监管机制,从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表明:提高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与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是优化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关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继辉  沈子琪  
近年来,我国恶性财务舞弊事件与审计合谋行为时有发生。为了完善我国审计市场结构,提高社会审计效果并从根源上预防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文章首次从监管方视角出发,引入了审计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1—2020年我国舞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社会审计监管的作用方式及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审计监管力度与审计质量存在倒U型关系,与财务舞弊倾向存在正U型关系,审计质量在社会审计监管力度与财务舞弊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结论:预防财务舞弊需要完善财务违规事件的披露途径,加强对前期发生过财务舞弊事件的公司与对应审计执行事务所的日常监管,应用新兴信息技术优化社会审计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勋  
一、上市公司加强财务舞弊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主要是依靠粉饰公司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企图蒙蔽监管者和投资者。上市公司采取舞弊行为的最大目的无非就是做大企业利润,利用上市这一稀缺性融资平台为企业"圈钱"。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完善我国初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施行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洋  
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师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师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张金松  
笔者从不同角度对产生财务舞弊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在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并借助于经济学最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博弈论工具,以这个新的视角构建了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的博弈模型和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模型;同时辅以案例作为支持,分析了产生财务舞弊的原因且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即加大对舞弊公司和合谋注册会计师的惩处力度,并加大政府监管的概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卓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需求,经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文章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高管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干预等五个方面,对财务舞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段;从总体应对、识别技术以及重点审计项目三个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审计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海宗  袁洋  
本文以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其违规形式分为有报表舞弊行为的公司和有会计信息违规披露行为的公司两种,并进一步把报表舞弊细分为与收入相关的舞弊和与资产相关的舞弊,通过设置Logistic模型验证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与其审计师受处罚之间的相关规律,即当审计师不能识别并公正地报告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舞弊,特别是与收入有关的报表舞弊时受处罚可能性就很大。进而明确审计师的责任并对审计准则的修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文军  米莉  傅倞轩  
针对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审计失败,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存在的严重分歧,本文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在于对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指标的恰当选取上。本文认为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用行业市场份额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可能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主要是"十大")和独立性较差(主要是非"十大")是资本市场出现审计失败的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金松  陈国辉  
本文的研究是围绕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博弈理论框架下的审计收费的实证检验而展开的。笔者从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入手,并进行纳什均衡的求解,进而奠定了研究舞弊公司审计收费的理论基础;紧接着以财务舞弊公司为研究载体,设计了一个比较精确的认定串通舞弊的标准,利用修正的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实证检验了"串通舞弊"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财务舞弊公司相比,串通舞弊公司并没有向注册会计师支付更高的审计收费。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慧云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惯用的是利用不正当的核算方法操纵利润;采取协议定价的方法重组资产,获取关联交易之利;等等。上市公司之所以会绞尽脑汁地利用各种手段实施舞弊,关键问题在于公司存在机会主义心理。当然,内部治理结构不尽科学和不尽完备,同样会导致上市公司滋生"利润第一"的观念,从而想方设法实施财务舞弊。对此,政府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将督促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一职能纳入其监管之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祥  
一、引言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越来越多的怀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使股权投资者和债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会影响两者间相互信任的程度,从而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社会成本,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报告就成为企业内部向外部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介,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羿恒  
本文首先以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分析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得出诱发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高管谋求个人私利;公司为逃避证券市场处罚;公司隐瞒违法行为。然后建立三方博弈模型,从舞弊行为主体、注册会计师和监管机构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影响公司财务舞弊的外部因素,以上市公司皖江物流的真实案例加以论证说明。最后提出对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明辉  韩小芳  
本文以2002—2005年间因财务舞弊而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谴责公告的6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舞弊被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为研究区间,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探讨后续治理中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师如何变更,并建立面板数据Logit模型研究董事会变更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从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财务舞弊公司的董事会发生了显著变更,但只有其非常规性变更才对审计师变更有显著正影响。然而,以控制组公司数据为对象,并未发现董事会变更会影响审计师变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