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5)
- 2023(8978)
- 2022(7863)
- 2021(7413)
- 2020(6452)
- 2019(15044)
- 2018(14745)
- 2017(29652)
- 2016(16408)
- 2015(18632)
- 2014(18642)
- 2013(18559)
- 2012(17548)
- 2011(16024)
- 2010(16349)
- 2009(15274)
- 2008(15630)
- 2007(14446)
- 2006(12612)
- 2005(11380)
- 学科
- 济(67054)
- 经济(66978)
- 业(52661)
- 管理(51026)
- 企(44411)
- 企业(44411)
- 方法(32311)
- 数学(28625)
- 数学方法(28330)
- 财(23918)
- 农(19309)
- 务(16713)
- 财务(16682)
- 财务管理(16650)
- 中国(16430)
- 企业财务(15937)
- 制(14900)
- 学(13897)
- 贸(13802)
- 贸易(13796)
- 业经(13719)
- 易(13406)
- 地方(12998)
- 农业(12491)
- 策(11851)
- 银(11036)
- 银行(11009)
- 和(10416)
- 行(10415)
- 融(10040)
- 机构
- 学院(237796)
- 大学(237078)
- 济(99734)
- 经济(97545)
- 管理(92116)
- 研究(81727)
- 理学(78745)
- 理学院(77907)
- 管理学(76633)
- 管理学院(76184)
- 中国(63969)
- 财(49784)
- 京(49678)
- 科学(49255)
- 所(42716)
- 农(41259)
- 财经(38618)
- 研究所(38447)
- 中心(38220)
- 江(37194)
- 经(34992)
- 业大(34539)
- 农业(32626)
- 北京(31551)
- 范(30144)
- 师范(29865)
- 经济学(29745)
- 院(29189)
- 州(29041)
- 财经大学(28472)
- 基金
- 项目(150907)
- 科学(118666)
- 基金(109819)
- 研究(109759)
- 家(95424)
- 国家(94641)
- 科学基金(80706)
- 社会(68152)
- 社会科(64588)
- 社会科学(64570)
- 省(58479)
- 基金项目(58193)
- 自然(53324)
- 自然科(52022)
- 自然科学(52005)
- 自然科学基金(51107)
- 教育(50874)
- 划(49842)
- 资助(46083)
- 编号(45333)
- 成果(38295)
- 部(34482)
- 重点(34405)
- 发(32314)
- 课题(31131)
- 创(30817)
- 科研(29546)
- 教育部(29295)
- 性(29042)
- 创新(28841)
- 期刊
- 济(110661)
- 经济(110661)
- 研究(70512)
- 中国(43912)
- 财(40798)
- 农(36536)
- 学报(35719)
- 科学(33165)
- 管理(32861)
- 大学(26696)
- 融(25503)
- 金融(25503)
- 学学(25253)
- 农业(24242)
- 教育(22376)
- 技术(19258)
- 财经(19225)
- 经济研究(17829)
- 业经(17793)
- 经(16365)
- 问题(14633)
- 业(13704)
- 贸(13305)
- 技术经济(11902)
- 国际(11804)
- 理论(11736)
- 财会(11620)
- 统计(11034)
- 版(10925)
- 商业(10889)
共检索到35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车仲春 赵育新 关爽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偏好"高送转"政策,市场对于"高送转"政策也是极力追捧,投资者对"高送转"概念股进行盲目投资,这可谓中国股市的"股利之谜"。对此,理论界一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文章试图从高送转的先决条件、动机、市场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趋势与特征的分析,以反映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政策的全貌,给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启示。
关键词:
高送转 股利分配政策 动机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伟 李国民
我国上市公司热衷"高送转"股利政策的现象,历年来备受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会计和税法角度对"高送转"股利政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能够从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等层面对"高送转"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理性投资。
关键词:
“高送转” 分配方案 会计和税法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学宁 尹中立
2015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公布后,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实施"高送转"分配方案(一般把10股送10股或转增10股及以上数量的称为"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大量增加,达335家,创历史新高(2014年度有303家上市公司推出了高送转分红方案),尤其是10股送转20股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迅速,2013年只有2家公司实施了10股送转20股及以上的分红方案,2014年有9家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慧玲 吕硕夫
股利政策的重要性对于上市公司不言而喻,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送转"的股利政策,这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证券市场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高送转"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方式。选取我国历年A股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从股权角度阐述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影响。将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具体影响情况和方式。
关键词:
“高送转”股利政策 股权结构 流通股比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超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1993-2011年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数据,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趋势与特征。统计发现:握有实权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腐败案的比例最高,涉案金额最大;从腐败案的数量和涉案金额来看,2001年之后公司高管腐败明显呈现出越发严重的趋势;腐败案被发现后,容易被四大证券报披露报道,并容易得到反腐部门的及时处理;从腐败案被揭发的方式来看,我国的反腐基本上属于被动型反腐,治理腐败的机制安排对腐败者还没有产生"威慑"作用。
关键词:
高管腐败 公司治理 腐败类型 政府控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富
送、转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形式,有其产生的制度背景,集中体现在股权分置与流通股高溢价发行,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有迎合市场的动机。随着股票市场投资日趋理性,送、转股的信号传递与提高股票交易流动性的作用将加强。
关键词:
送、转股 股权分置 高溢价发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爱玲 赵康旭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派现、高送转行情逐年升温,甚至频现超能力高派现、超高比例高送转等问题,中期分派中的高派现和高送转也较为普遍。以大富科技为例,深度剖析公司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发现超募资金、偿债压力、公司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融资环境与行业自律程度是影响高派现、高送转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从制度建设与执行、公司运营与监管和利益相关者保护三个方面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高派现 高送转 中期分派 大富科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启亮 邹伊依 谭亚莉
本文对2003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趋势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在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前后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2007年实施原则导向的新会计准则以后,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当公司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时,相较于未来适用法,更倾向于选择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利润不产生影响的比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公司并未就该项变更对当期收益的影响进行说明;自愿性会计政策涉及的项目中,固定资产和待摊费用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长短期投资和存货;企业不再只局限于某一种会...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趋势 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晓冬
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体现,了解企业资本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理解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2001~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资本结构指标、企业融资约束能力、宏观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2001~2007年间呈上升的趋势,2007~2011年呈剧烈的下降趋势,2011~2015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这种变动趋势是宏观环境的变动以及企业自身融资约束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微观层面来看,规模较大、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融资能力较强,其资本结构的变动幅度不大;从宏观层面来看,企业资本结构与GDP、经济环境的景气指数的变动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可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变动趋势主要受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融资能力 宏观环境 趋势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上市公司 微观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郦解放 李冰洁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A股送转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对其除权日前后股价变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在除权日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送转股都将使公司股价呈倒V型波动,即在除权日前股价显著上升,除权日及其后短期内股价显著下跌;牛市中公司股价在除权后显著上涨但其涨幅未及预期的好,熊市中股价在除权后显著下跌但其较预期正常的跌幅小;相比上年年底股价,事件期内公司股价均较高,即除权事件无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多娇
从信号传递假说出发,实证检验上市公司送转股信号传递效应假说在我国的解释力。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送转股预案公告期累计超额收益,结果显示在送转股预案公告期有送转股公司累计超额收益显著为正,且高于无送转股公司,但其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下降且低于无送转股公司,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行为不符合信号传递假说;用剩余收益模型(RIM)估计公司在送转股预案公告时的内在价值,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价值普遍被高估,在长期其股票价格会向真实的内在价值回归,因而股票价格会降低,长期没有累计超额收益,从公司价值角度解释了信号传递效应失灵的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婷 纪彰波 尹金辉
高送转一直是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热门概念。为探究高送转对股票价格的真实影响,本文借鉴随机干预实验思想,从反事实框架出发,筛选出高送转股票的对照组,分离出高送转效应。本文利用创业板2013-2015年的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法,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高送转公告之前,高送转股票短期内具有更高收益;在高送转公告之后,短期内高送转股票与对照组在收益率上并无显著差异;而在中长期,相较于对照组股票,高送转股票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证实了高送转确实向市场传递了公司未来盈利的信号,高送转效应并非完全源于非理性炒作,具有其价值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小霞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健全的法规制度,近年来高送转股票层出不穷,许多上市公司在业绩低下、净利润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依然强制推行高送转,随后企业控股股东进行股票大量减持、高管陆续离职。针对该现象的屡禁不止,本文选择瑞和股份作为案例,通过对整个高送转过程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企业一般在推行高送转背后的真正目的是控股股东的股票减持和利益输出。
关键词:
高送转 股票减持 利益输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文锋 洪雪珍
本文选取2010-2015年年报发布股利分配预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每10股送转10股及以上的公司作为"高送转"公司,研究"高送转"行为动机。本文构建Logit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越高,采用定向增发以及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进行"高送转",而净利润增长率对"高送转"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上市公司选择"高送转"的动机是利用"高送转"降低股价以及投资者对"高送转"的非理性偏好,使得更多的人进入股票市场,推高股票价格,从而有利于参与定向增发的人员以较高价格退出市场获取利益以及为高管减持套现。最后本文从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者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送转” 创业板上市公司 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