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41)
- 2023(22986)
- 2022(19601)
- 2021(17997)
- 2020(15389)
- 2019(35119)
- 2018(34705)
- 2017(65949)
- 2016(36491)
- 2015(40908)
- 2014(40749)
- 2013(40427)
- 2012(37632)
- 2011(34056)
- 2010(34160)
- 2009(31616)
- 2008(31660)
- 2007(28522)
- 2006(25213)
- 2005(22722)
- 学科
- 济(151243)
- 经济(151075)
- 业(116568)
- 管理(111437)
- 企(101051)
- 企业(101051)
- 方法(66663)
- 数学(55400)
- 数学方法(54692)
- 农(43237)
- 财(43020)
- 中国(40408)
- 业经(39696)
- 学(32873)
- 地方(32021)
- 农业(29587)
- 制(29573)
- 务(29473)
- 财务(29384)
- 财务管理(29327)
- 贸(27969)
- 贸易(27952)
- 企业财务(27848)
- 易(27122)
- 理论(25977)
- 技术(25283)
- 和(24977)
- 银(23932)
- 银行(23834)
- 行(22752)
- 机构
- 学院(526624)
- 大学(525522)
- 济(207635)
- 经济(203098)
- 管理(201952)
- 研究(181244)
- 理学(173344)
- 理学院(171324)
- 管理学(168041)
- 管理学院(167111)
- 中国(137346)
- 科学(116594)
- 京(113836)
- 农(100940)
- 财(96402)
- 所(94804)
- 研究所(86244)
- 业大(85150)
- 中心(82396)
- 江(80960)
- 农业(79792)
- 财经(76406)
- 北京(71927)
- 经(69417)
- 范(68068)
- 师范(67209)
- 院(65582)
- 州(64887)
- 经济学(61643)
- 技术(58381)
- 基金
- 项目(352619)
- 科学(274496)
- 基金(253217)
- 研究(249455)
- 家(224618)
- 国家(222673)
- 科学基金(188935)
- 社会(154572)
- 社会科(146372)
- 社会科学(146330)
- 省(140023)
- 基金项目(133655)
- 自然(126499)
- 自然科(123572)
- 自然科学(123532)
- 自然科学基金(121324)
- 划(118200)
- 教育(115092)
- 资助(105549)
- 编号(101131)
- 成果(81819)
- 重点(80032)
- 发(77135)
- 部(76196)
- 创(73658)
- 课题(70648)
- 科研(68612)
- 创新(68536)
- 计划(66797)
- 大学(64503)
- 期刊
- 济(233035)
- 经济(233035)
- 研究(150976)
- 中国(105125)
- 学报(93410)
- 农(91855)
- 科学(82201)
- 管理(77467)
- 财(77001)
- 大学(69104)
- 学学(65350)
- 农业(62590)
- 教育(56952)
- 融(47628)
- 金融(47628)
- 技术(46864)
- 业经(39611)
- 财经(37716)
- 经济研究(36409)
- 业(35034)
- 经(32430)
- 问题(30463)
- 技术经济(26813)
- 版(26751)
- 图书(26429)
- 科技(25635)
- 统计(24311)
- 业大(24084)
- 商业(23668)
- 贸(23633)
共检索到78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耘 钟少颖
本论文利用在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整体情况和分行业的研发投入特征。同时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规模、企业产权属性和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研发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是还远远低于全球研发活跃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中型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要低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企业的产权属性来看,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对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来说,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峻 尤建新
随着并购进入心理整合期,被并购企业员工对实施并购主体的组织认同度高低,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企业跨行业并购整合中被并购企业员工组织认同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视角,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访谈,提取出并购进入心理整合期后影响被并购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六个关键因素;然后通过预研究,检验了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水平;最后运用相关和回归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对并购前景预期、程序公平、在新组织的地位、延续性、并购前认同、有效沟通等六个因素与中国被并购企业员工组织认同度呈正相关,并且回归系数表现出由高到低的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晨荣 高波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微观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跨行业技术溢出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跨行业技术溢出有利于污染减排,长期跨行业技术溢出的正面影响可以抵消数字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能够缓解数字技术创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非数字行业和重污染行业中跨行业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创新吸收能力不足、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是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污染排放的原因,跨行业技术溢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霞 张天硕 曲如晓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跨国专利质量阶梯理论,构建了外国专利影响东道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从同行业和跨行业视角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同行业内,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上游企业的正向影响只体现在出口强度上;而在跨行业前向关联渠道中,由于较强的竞争封锁效应,外国在华专利对下游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在同行业和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正向影响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而在前向关联渠道中,负向影响则仅体现在当期,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此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国在华专利不仅通过技术外溢和竞争封锁的综合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进而间接影响企业出口,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口产品种类等途径直接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发挥外国先进专利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婷婷
通过构建一个分析企业与"学研"合作研发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从企业取得内外部技术提升的整体框架考察企业跨组织合作研发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并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合作广度和深度、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以及合作伙伴性质的多样化特征对企业跨组织合作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而为企业提高合作绩效和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李茫茫 汤泰劼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与房地产行业的超额利润率这一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实体企业跨行业套利的具体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压力是实体企业进行跨行业套利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不支持融资需求假设;而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创新活动,表现为创新抑制效应,且利润率差距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越显著,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行业套利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进一步检验显示:实体企业会通过加杠杆方式来获取资源进行跨行业套利,而跨行业套利行为不仅抑制了企业资本投资,致使其逐渐偏离主营业务,而且未有充分证据表明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实体企业跨行业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骏 张捷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比重、非国有经济的发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等五个制度指标对1990—2010年全国28个省市服务业和新旧两种行业分类标准下各细分服务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结构构成国内服务业增长的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形成对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显著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而糟糕的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环境则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汝林
建设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王汝林(中冶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4年底,中冶公司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过调整和加强,原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并作为核心企业,与其他14个成员单位组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彧妮 雷倩华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不倾向于跨行业经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企业跨行业经营的行为。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没有影响其跨行业经营。本文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产权性质 跨行业经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茹 王媛 冯学钢 许鑫
文体旅产业融合是目前旅游学界最具热点的研究议题。创新企业家和创新投资是企业融合的两个关键要素。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文体旅上市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特征,构建了管理者关系、投资关系与总体关系网络。研究发现,3个关系网络均是密度较低的稀疏网络结构,文体旅企业发展较为独立。管理者关系网络中,高端人力资源的跨行业流动和转换现象较为少见,但旅游企业突破行业界限的跨行业流动性高于文化和体育企业。投资关系网络中,高中心性旅游企业数量远多于文化企业,旅游企业不仅有较高的行业内投资关联关系,更具有高于文体企业的跨界投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体关系网络中,以华侨城、宋城演艺、黄山旅游、中体产业为代表的企业是跨行业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凝聚子群中"融旅""融文""融体"的跨产业关联可以总结为3种模式:龙头带动模式、品牌驱动模式以及跨界整合模式。该文将社会网络分析用于研究文体旅企业关联关系,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层面的运用,对文体旅企业人际关系构建、外部投资合作与融合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文体旅 上市企业 跨行业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涛 王勇 张义
为探索一种对大量因素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尝试采用对高纬稀疏数据进行分析,对沪深两市制造型企业进行分析,以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 5%以上为分析目标,并得到达到这一分析目标的定量优化规则,当收入熵小于0. 579 4、销售毛利率适中(17. 5%~29. 54%)、董事职能背景差异小于0. 399 5、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适中(0. 168 9~0. 665 7),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分析目标的比例会大幅提升。这一分析方法既可以用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经营层、董事会人员配置作为参考,又可作为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预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银波 刘雨佳
在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催化下,中国民营企业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广阔的国际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以复星并购FOlli FOlli为例,对跨行业并购前后复星集团、FOlli FOlli集团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案例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跨行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艳 孙存一
以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大数据的理念出发,选用既能代表最新技术水平,又能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相关性算法,基于多视角对企业研发投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更看重的是其自身的资本资源与风险等,组织冗余、风险、资产收益率以及负债水平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研发投资 相关性 大数据 组织冗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蔚 王波
试论企业跨行业经营问题王蔚,王波一、中国行业发展的特点中国行业的发展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中国经济底子薄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及“重重轻轻”的产业政策,使得许多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如:家电行业、贸易、房地产行业等,而有的行业虽然从建国以来有所发展,但依然相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