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77)
2022(1048)
2021(953)
2020(848)
2019(1868)
2018(1857)
2017(3216)
2016(2071)
2015(2346)
2014(2464)
2013(2479)
2012(2417)
2011(2193)
2010(2476)
2009(2374)
2008(2436)
2007(2275)
2006(2267)
2005(2297)
2004(1965)
作者
(6164)
(5028)
(5012)
(4964)
(3229)
(2491)
(2319)
(2008)
(1971)
(1931)
(1800)
(1766)
(1728)
(1695)
(1684)
(1607)
(1545)
(1528)
(1499)
(1478)
(1465)
(1307)
(1270)
(1262)
(1224)
(1207)
(1193)
(1148)
(1082)
(1033)
学科
(6555)
经济(6536)
管理(5948)
(5002)
(4039)
企业(4039)
(3090)
中国(2938)
(2783)
地方(2412)
(2304)
(2229)
银行(2221)
教育(2194)
(2178)
(2138)
制度(1852)
(1852)
业经(1808)
农业(1772)
(1715)
(1694)
(1587)
金融(1586)
理论(1576)
(1558)
税收(1473)
(1452)
方法(1361)
组织(1322)
机构
大学(28418)
学院(27275)
研究(10109)
(9182)
中国(9144)
管理(9045)
经济(8814)
理学(6698)
(6660)
理学院(6601)
(6523)
管理学(6447)
(6421)
管理学院(6383)
科学(5875)
中心(5709)
(5323)
(5213)
(5213)
(5039)
(4784)
师范(4747)
(4489)
研究所(4441)
北京(4415)
银行(4340)
财经(4259)
(4120)
人民(4019)
图书(3859)
基金
项目(13642)
研究(10992)
科学(10180)
基金(8963)
(7604)
国家(7483)
社会(6265)
科学基金(6102)
社会科(5867)
社会科学(5867)
成果(5454)
教育(5413)
(5265)
编号(5016)
(4553)
基金项目(4262)
资助(4007)
课题(3819)
自然(3585)
自然科(3501)
自然科学(3498)
自然科学基金(3434)
(3430)
(3180)
项目编号(3109)
重点(3092)
(2923)
(2827)
(2822)
阶段(2821)
期刊
(14786)
经济(14786)
研究(11432)
中国(9248)
教育(6595)
(5553)
(5432)
金融(5432)
图书(5201)
(5058)
学报(4703)
书馆(4448)
图书馆(4448)
管理(4117)
科学(3675)
大学(3562)
农业(2912)
学学(2826)
技术(2503)
业经(2325)
财经(2241)
(2011)
论坛(2011)
(1947)
问题(1923)
理论(1748)
(1719)
农村(1714)
(1714)
经济研究(1706)
共检索到56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潘务正  
上海图书馆藏《沈文恪公书札》(以下简称《书札》)一卷,封面题"沈文恪公书札",扉页有"敦说堂藏"四字,未署著者姓名。图书馆著录为:线善25977,清抄本,作者沈德潜。笔者未见原书,仅见扫描照片,连封面共47张,无书口,无边框,行草字体,每页行数及每行字数不定。有破损,文字亦有残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敏惠  
韦棣华女士所创的文华公书林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声名卓著,但对其根本性质是否为公共图书馆仍有不同论断。通过对文献记载和历史遗留物的分析与对史实的考察和比对,可以判断文华公书林并非学校图书馆,而是公共图书馆。韦棣华创建文华公书林的初衷即在于建立一所服务广大民众的公共图书馆。以此为目标,文华公书林建筑通过中美各方募捐而成,具有独立性,并非隶属于学校。尽管使用过冠以校名的别称(1929年前后停用),但其正式名称一直为"文华公书林",其性质也没有发生转变。文华公书林性质被混淆是由一系列历史与人为因素造成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惠庆  
本文主要通过对指挥家及相关方面介绍,就上图馆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十余种早期粗纹唱片,首次比较详略兼顾地评述了这一特色收藏,其中涉及到了早期唱片的录音年代和版本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睿  柳宏  
"上图抄本"《刘端临先生文集》是刘宝楠所编地方文集《宝应文征》百余卷之一的新见草稿本。考察"上图抄本"成书缘由及其所收5篇佚文来源,可以大致复原《宝应文征》编纂过程。刘宝楠沿承家集《刘氏清芬集》采录同宗已故者诗文之泛收思路,改变地方文集《象求集》原本不收专集之标准,广采宝应诗文以呈现乡邦文学面貌。并且,借编纂《象求集》之契机,完善其中所收刘氏家族遗文,"上图抄本"便是其中代表成果。道光二十六年《象求集》稿本粗备且改名为《宝应文征》,但最终未能正式分卷编定刊行而逐渐散佚。"上图抄本"既是写手所录阶段性清本,遂也成为最终定本,具有填补目前研究《宝应文征》材料缺失的特殊文献价值。此外,厘清《宝应文征》编纂情形,也为考察家集与地方总集之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齐藤大纪  张彦萍  
沈从文曾在早期论及于赓虞的诗,但其后期的相关论述中便不再提及。这与其在创作追求上更具通变意识有关。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新诗写作的风格与内容,都受到于赓虞诗的感伤性影响;所不同的是,沈从文的感伤更具消费性,而于赓虞的感伤则更显本真。不同感伤的形成背景,是沈从文诗能超越于赓虞诗的根本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龙世谱  赵奇钊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物质文化史专家。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在艰难的人生生涯中不断地更换职业角色。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他都与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晏青  
《流翰仰瞻-陈硕甫友朋书札》是吴格先生根据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陈奂书信集遗稿整理而成。这部书收录了段玉裁、胡培翚等经学大家致陈奂的书信,其中有不少学术观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函札的书法与印章等,也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吴格先生为原稿所做的释文有不当之处,主要有两类:一是释读不当,二是释文错误。在此悉为纠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金波  
藏于俄罗斯的5147号10件西夏文草书契约,有多种贷粮抵押契,抵押品中既有牲畜,又有土地,甚至还有人口,是古代契约中稀见的品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文首先将各件西夏文契约进行翻译,然后对契约内容进行解析,包括立契时间、借贷者和借贷数量、债权人和利息、契约保证和抵押、违约处罚、契尾签署画押等。通过对契约进一步分析可知:西夏晚期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化严重,影响国力下降,反映出西夏不抵蒙古军队的社会原因;西夏借贷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的抵押属不改变抵押物所有权的性质,只是在不能按时还付本息时才被收取抵押物;在一定条件下妇女可以承担偿付债务的责任,有较高的经济地位;西夏特殊阶层使军有的被抵押,但有的使军也可自主借贷并承担借贷责任;西夏契约对中原王朝有明显的继承性,不同民族有密切的经济往来;西夏契约有更为简明、公平和保持互助习俗的特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亚男  杜晶双  
北师大图书馆藏有合众图书馆创始人叶景葵先生致文禄堂书主人王文进的书札44通。通览这批书札,可管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先生访书、购书以及刊书、卖书的诸多细节和经过。叶先生在书札中对书籍流传历史的陈述、对书籍版本高低的品评、对图籍的取舍和论价,显示了深厚的文献学修养,以及他收藏图籍的几个基本取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亚男  杜晶双  
北师大图书馆藏有合众图书馆创始人叶景葵先生致文禄堂书主人王文进的书札44通。通览这批书札,可管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先生访书、购书以及刊书、卖书的诸多细节和经过。叶先生在书札中对书籍流传历史的陈述、对书籍版本高低的品评、对图籍的取舍和论价,显示了深厚的文献学修养,以及他收藏图籍的几个基本取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南江涛  
赵尊岳是近代著名词人,对明代词籍整理贡献卓著。徐乃昌是近代著名藏书家,于女性词籍汇刻整理用力甚勤。上海图书馆所藏“徐乃昌藏札”中,有赵尊岳来书24通。结合《徐乃昌日记》《赵凤昌藏札》等史料,对24通书札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史实考释,通过片段缀合还原赵、徐二人交往的情形,借此展现近代词籍编纂出版史细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嘉  
《于文襄公手札》篇幅不大,以往的研究或是将其作为《四库全书》纂修研究的参考资料,或是从作者于敏中对《四库全书》纂修的贡献角度来进行论述。但《手札》本身涉及的一些细节如《永乐大典》择书标准、丛书类的处理、外省采进遗书的使用、誊录数量的控制这四个方面是以往研究所未曾加意的,现结合相关史料进行阐述,以揭示其对《四库全书》的纂修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丰富我们对于清代中期学术的认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勇  
20世纪以来沈光文渐成海峡两岸学者研究的热点人物,并且被塑造成台湾文学的始祖。然而以今见沈光文作品而论,《台湾赋》有一定的启蒙价值,而诗歌多是乡愁与穷困生活的反映,艺术水平与同时期其他诗人相较尚且稍显逊色。至于作品中反映的遗民气节更是值得商榷。另外,沈光文的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是并不突出。何况在他记载台湾之前,早有陈第的《东番记》,以及其他文人的记载,尤其是新近发现的季麒光的作品,史料价值更高。而备受后人推崇的东吟诗社,辩证当时的史料,以及考虑到沈光文的处境,创建者的冠冕应该戴在季麒光的头上,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伟  
2001年1月18日,《上海图书馆馆藏年画精品展》在上图展览大厅隆重开幕,这是跨入21世纪后上图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好评。上图收藏的这批国内堪称数量最富的清末民初年画,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重视,曾先后于1998、1999、2000年赴俄罗斯、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行展览,当地报刊和电视台纷纷辟出显著版面和黄金时段予以报道,称赞这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瑰宝,是中国社会风俗的一幅真实缩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