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
2023(794)
2022(647)
2021(540)
2020(405)
2019(817)
2018(816)
2017(1384)
2016(711)
2015(696)
2014(634)
2013(635)
2012(645)
2011(602)
2010(596)
2009(522)
2008(553)
2007(464)
2006(354)
2005(329)
作者
(2284)
(1774)
(1757)
(1706)
(1069)
(960)
(825)
(728)
(725)
(657)
(653)
(643)
(634)
(611)
(610)
(545)
(542)
(538)
(531)
(486)
(486)
(477)
(467)
(457)
(416)
(392)
(388)
(385)
(374)
(373)
学科
(1904)
经济(1903)
教育(1388)
思想(1338)
政治(1315)
(1281)
思想政治(1076)
政治教育(1076)
治教(1076)
德育(1073)
(733)
管理(724)
(652)
方法(574)
中国(545)
理论(517)
研究(507)
(506)
主义(504)
(503)
马克(503)
马克思(503)
经济学(486)
(470)
数学(468)
数学方法(447)
(445)
企业(445)
马克思主义(407)
及其(373)
机构
大学(10230)
学院(9907)
研究(3857)
科学(3067)
(2967)
经济(2876)
中国(2777)
(2287)
(2232)
管理(2107)
(2031)
研究所(2029)
(1903)
师范(1888)
理学(1777)
理学院(1725)
(1653)
业大(1636)
农业(1631)
管理学(1616)
管理学院(1598)
师范大学(1534)
中心(1528)
(1462)
(1443)
(1432)
(1426)
北京(1381)
技术(1331)
科学院(1276)
基金
项目(6811)
科学(4750)
研究(4664)
基金(4472)
(4205)
国家(4187)
科学基金(3172)
社会(2677)
(2595)
社会科(2444)
社会科学(2443)
(2235)
教育(2140)
基金项目(2133)
自然(1993)
编号(1951)
自然科(1950)
自然科学(1949)
自然科学基金(1916)
成果(1914)
资助(1744)
重点(1599)
科技(1408)
计划(1397)
课题(1340)
(1303)
(1294)
大学(1283)
项目编号(1281)
科研(1276)
期刊
(3788)
经济(3788)
学报(3232)
研究(3016)
科学(2177)
大学(2171)
中国(2158)
学学(2015)
(1947)
教育(1843)
农业(1295)
(1240)
(1059)
图书(969)
管理(848)
(817)
财经(772)
林业(748)
书馆(696)
图书馆(696)
情报(690)
业大(685)
(685)
经济研究(668)
科技(664)
社会(624)
经济学(599)
技术(587)
社会科(561)
社会科学(561)
共检索到15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易青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声音的不同,是因为上古时地音变的影响。它们都是"兮"的变体,而"兮"又是"呵"的变体。以上古语音标准衡量,它们的声音有较大差异,原因是,上古口头语言的实际语音变化,比后人从传世文献即书面语言中得知的要复杂,汉字表意性具有的跨越时空的优势,在记载语气词时得不到像记载实词那样的体现,语气词不具备实词那样的意义,以其在口语中的实际语音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19世纪中期传入日本的《■咭唎紀略》和《海国图志》中,英文"Library"的中译名是"大书馆"和"书馆"。但源自《四洲志》的《海国图志》中,中文"书馆"大部分译自英文的"学校"或"大学"而非"图书馆"。1860年森田冈太郎和1872年市川清流与町田久成先后提出了"書籍館"的译名。日语"図書館"的名称首先来自1877年的东京大学法理文学部图书馆,以该馆为代表,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名称出现过先将"書籍"转换为"圖書",并与建筑设施的其他称谓结合(如"圖書室"),然后再替换为与"館"结合的演化路径。"图书""文库""图书室""图书馆"在中国古代均已出现。日语中只有"図書"源自古汉语,日本在8世纪初出现了名为"図書寮"的机构,一度也负责管理国家的藏书。没有证据表明"library"一词的日译名称"図書室"和"図書館"直接取自中国古已有之的称谓。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星辉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典型时体特征是过去时完成态和过去经历态。当句中含有提示时间的成分或整句时制模糊时,“来”表时态的功能往往更加凸显。受事态助词影响虚化而成的语气词“来”也残留着一定的时体特征。兼具表完成体功能的动相补语“来”在过去时制和将来时制中分别演变为事态助词和祈使语气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建次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源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词为"诗余"之论,二是词为"倚声"之论,三是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之论。在第一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在第二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上述几个维面,共构出了我国古典词源论的主体空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昭聪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虽为农学杂著,然它们对其中的词语的得名之由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其词源探讨表现在多个方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馨玲  常娥  
古诗词地名实体识别不仅有助于深度挖掘古诗词文本之间的关联,而且有助于绘制中国诗歌版图分布,推动空间维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围绕南京城系统采集有关古诗词数据,采用BIOES方法进行地名实体标注。针对古诗词领域训练数据匮乏、以字代词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同时融合预训练模型与条件随机场方法的古诗词地名识别模型,简称DA-BERT-CRF模型。文章将训练数据采用实体交叉互换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处理,然后通过预训练模型BERT得到古诗词地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最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实现地名标签约束并生成全局最优地名序列。文章提出的DA-BERT-CRF模型十折交叉实验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和平均F值分别为86.49%、90.44%、88.35%。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贾智刚  
格助词是日语中表示动词和名词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重要功能词,它具有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对格助词进行定义,有助于为教学提供格助词讲授思路。同时,对日语学习者选用格助词的几种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解题思路,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在讲授格助词时,应注重知识要点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分类总结,由易到难,多管齐下,突破这一技术难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勤  
文章回顾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分析了诗歌翻译困难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在诗歌翻译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实例说明诗歌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具体处理方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成  
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学作品究竟和当时的罗马政治有怎样的关联?从当时最主流的文学形式——诗歌中寻找答案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路径。贺拉斯是当时最著名的罗马诗人之一,他曾是奥古斯都的御用诗人,他的神话诗歌非常集中地反映了奥古斯都时代的政治状况。作为诗神的祭司,贺拉斯认为无论从罗马的宗教传统还是希腊的文学传统来寻找依据,神话诗歌都远胜史诗。在神话诗歌中,贺拉斯歌颂奥古斯都的军事武功、帮助奥古斯都与元老院争夺政治权力、反对不利于保持政治稳定的迁都计划、清明风尚习俗,讽刺拜金主义和宣扬坚毅美德。贺拉斯的神话诗歌有一种能够启迪罗马人心灵的力量,在维护奥古斯都政权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宫盛花  
词源学研究可使我们发本求真。维柯基于"真理即创造"之哲学基础,从词源学视角论述了他的人文教育思想:依循禀性而为之教育,调和感觉与理智之关系,促进身心和谐之教育以及重视道德之教育。它对现代的启示为:顺应儿童天性是教育之发端;培养创造力为教育之命脉;促进整体和谐称教育之核心;导向成人之果系教育之宗旨;涵育自我选择谓教育之精神。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娄雨  
词源学能够为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文化背景,包括对教育这个概念本身的研究。在重要教育文献中,希腊文παιδε■α,拉丁文educare和humanitas三个概念诞生较早、出现较多,对教育思想史有重大影响。παιδε■α重视整全人格与完美和谐的灵魂的教育,包括对城邦的政治责任感的塑造,以及灵魂中德行与善的培养。educare涵盖从保育、养育到教育的广泛含义,是最为综合性的概念;humanitas是最具有人性与人文特征的教育概念,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的起来的人性修养、技艺与德行。三个古典时期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宏雪  高春燕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关于"文化自信"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提升文化自信也必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文化自信从古诗词教学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讨赏析古诗词审美意蕴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耘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影响着中华民族诗歌艺术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刻反思,发掘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中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因素,立足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古典诗词文化意境理论的视域下,开展语文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把"品味与移情、对话与交融、模糊与精确、设计留白"运用到古诗词意境化教学设计中,通过语言描述、展示形象、联想生活、迁移知识、还原情境、模拟场景、走进自然等手段与方法开展古诗词意境化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