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
2023(369)
2022(379)
2021(344)
2020(265)
2019(600)
2018(615)
2017(1200)
2016(688)
2015(782)
2014(847)
2013(796)
2012(717)
2011(556)
2010(587)
2009(519)
2008(529)
2007(503)
2006(484)
2005(440)
作者
(1902)
(1583)
(1568)
(1542)
(1020)
(772)
(717)
(626)
(611)
(551)
(541)
(519)
(507)
(497)
(494)
(475)
(474)
(453)
(452)
(434)
(379)
(375)
(364)
(355)
(353)
(345)
(340)
(328)
(324)
(300)
学科
(2679)
经济(2674)
管理(1758)
(1591)
中国(1443)
(1182)
企业(1182)
运输(1072)
交通(910)
交通运输(871)
通运(871)
地方(812)
(790)
城市(736)
方法(731)
数学(588)
农业(585)
数学方法(579)
(544)
业经(533)
(530)
(490)
城市交通(486)
(475)
贸易(475)
(462)
(459)
劳动(459)
理论(457)
环境(455)
机构
学院(9102)
大学(8990)
(3870)
经济(3735)
研究(3399)
管理(3129)
理学(2620)
理学院(2586)
管理学(2528)
管理学院(2517)
中国(2315)
(2092)
科学(1889)
(1661)
(1616)
(1596)
研究所(1442)
中心(1427)
(1406)
北京(1402)
(1354)
(1335)
财经(1317)
(1224)
师范(1209)
(1195)
(1195)
经济学(1178)
交通(1156)
业大(1125)
基金
项目(5651)
科学(4515)
研究(4162)
基金(4145)
(3637)
国家(3606)
科学基金(3129)
社会(2700)
社会科(2551)
社会科学(2550)
基金项目(2118)
(2090)
自然(1990)
自然科(1949)
自然科学(1949)
自然科学基金(1920)
(1908)
教育(1901)
资助(1702)
编号(1579)
(1323)
成果(1276)
重点(1260)
(1208)
课题(1179)
国家社会(1170)
(1115)
发展(1082)
科研(1074)
(1069)
期刊
(4728)
经济(4728)
研究(3000)
中国(2568)
(1346)
教育(1305)
(1281)
管理(1280)
学报(1251)
科学(1224)
大学(985)
技术(983)
学学(906)
农业(857)
问题(826)
(820)
金融(820)
财经(749)
城市(661)
经济研究(657)
(653)
业经(644)
现代(614)
(586)
(505)
(502)
(502)
劳动(502)
世界(473)
国际(470)
共检索到15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张某骑自行车下班行至乡、村自行修建的道路,与同样骑自行车的他人相撞,张某感觉伤势不严重,对方未受伤,双方均未报警。张某回家后,膝盖疼痛加重并肿起,去医院急诊结果为"左膝后缘股骨折",在家休息2个月,后张某要求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对张某在下班途中受伤的事实没有异议,但认为张某对事故有过错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吕琳  
由于劳动者上下班途中与工作本身的紧密关联,将上下班途中的风险视为劳动风险或社会风险,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列为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之一。劳动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上下班途中的概念作了补充规定,即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也能认定为工伤。但对于上下班途中的空间和线路要素没有进行界定。在实践中,劳动者偏离正常的上下班路线,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就成为一个疑难问题。本期刊发了吕琳的文章,欢迎读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案例一:交警部门推定单方事故自担主责2015年11月28日7时40分许,陈某骑电动车下夜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右足舟状骨撕脱骨折。陈某家属当日12时50分许报警称其不慎摔倒,《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认定陈某承担全部责任。陈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不服,认为途经路面糟糕(许多小石头在路中央),后面车子一直乱摁喇叭(心里紧张),加上自己一夜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培志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职工上下班途中除面临机动车事故伤害风险,还有可能遇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风险等,这些风险产生的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作者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形,就职工上下班途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工伤认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毛泽陆  
《工伤保险条例》颁布以来,职工上下班途中和工作期间交通事故伤害成为认定工伤的主要情形之一,约占全国工伤认定总量的十分之一,由此支去的工伤保险基金每年近30亿。如何减少职工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处理对工伤保险基金的影响,是摆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昕  
我国的救助基金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系列缺陷。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救助基金的制度定位缺乏准确认识。救助基金从体系上讲既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的一元,是交强险的补充性制度,也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应当与交强险协调一致,采取全国统一立法的模式,并更多地体现社会福利,突出政府职责。在功能上,救助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物质性人身损害,而不是仅仅垫付其中的丧葬费用和抢救费用。在主体上,应当建立以财政部为主导,会同公安部、交通部、保监会等机构的联合管理架构;在基金筹集上,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都有义务对基金进行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中  李青武  于海纯  
我国已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三元救济制度框架,但是,其具体制度构成和制度体系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设计瑕疵,导致特定情形下的受害人利益仍无法获得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道光  
某日,张某在深圳人民北路准备乘中巴回家。上车投币后欲往后排空座就坐。这时该车司机王某在车门没有关好的情况下,突然起动车辆,并欲超越前面的车,导致还没站稳的张某被抛出车门,头部撞地出血,急诊后查实:属脑挫裂伤、左腕舟状骨骨折。治疗出院后,经深圳市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小组评定为10级伤残,就赔偿问题交警进行了多次调解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若  李响  
随着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及补偿事故损失的责任保险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反映为过错责任向严格责任的转变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向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转变。本文着眼于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假设下,制度变迁提高了社会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建钢  伍雄斌  刘伟  江景舫  陈颖  
以2005-2006年福建省公路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3输入、单输出、16个中间单元层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分别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的4项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1-3月份交通事故4项指数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9513%、3.5714%、3.5469%和2.9485%.因此,该3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使用简便、方法实用、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陆春兰  
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包括上下班途中。在上下班过程中,"途中工伤"时常有之,纠纷不断,常常引起诉讼。反观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纠纷,因对上下班交通路线、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上下班时间等要素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法官容易在司法判案时持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同案不同判。文章分析了"途中工伤"法律规范等的演变以及认定"上下班途中"的目的要素、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结合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探讨了它的适用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慧妮  
近几年来,随着广西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轻微交通事故频发。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保险理赔时效,广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相关规定,2013年,首先在南宁市创新启动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理赔机制(以下简称快处快赔),在推进城市畅通工程建设、提高车辆保险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10月,公安部办公厅、保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