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2)
- 2023(8925)
- 2022(8131)
- 2021(7855)
- 2020(6593)
- 2019(15485)
- 2018(15625)
- 2017(30659)
- 2016(16842)
- 2015(19138)
- 2014(19348)
- 2013(19122)
- 2012(17438)
- 2011(15599)
- 2010(15578)
- 2009(14039)
- 2008(13602)
- 2007(11815)
- 2006(10414)
- 2005(9154)
- 学科
- 济(63982)
- 经济(63897)
- 管理(49325)
- 业(46346)
- 企(38982)
- 企业(38982)
- 方法(30543)
- 数学(26172)
- 数学方法(25788)
- 农(17857)
- 中国(16578)
- 财(16576)
- 学(14752)
- 业经(14500)
- 地方(13363)
- 制(11890)
- 农业(11828)
- 理论(11770)
- 贸(11460)
- 贸易(11456)
- 和(11154)
- 易(11104)
- 务(10883)
- 财务(10818)
- 财务管理(10793)
- 环境(10629)
- 技术(10382)
- 企业财务(10211)
- 教育(9980)
- 划(9448)
- 机构
- 大学(235812)
- 学院(234503)
- 管理(97184)
- 济(88303)
- 经济(86095)
- 理学(84151)
- 理学院(83242)
- 管理学(81811)
- 管理学院(81404)
- 研究(75815)
- 中国(56156)
- 京(50910)
- 科学(48579)
- 财(40634)
- 所(38244)
- 农(35975)
- 业大(35410)
- 研究所(34673)
- 中心(34542)
- 江(33941)
- 财经(32673)
- 北京(32668)
- 范(31954)
- 师范(31720)
- 经(29584)
- 州(28242)
- 农业(27935)
- 院(27593)
- 师范大学(25551)
- 技术(24967)
- 基金
- 项目(161639)
- 科学(126392)
- 研究(120213)
- 基金(115850)
- 家(99949)
- 国家(99071)
- 科学基金(85248)
- 社会(72881)
- 社会科(68866)
- 社会科学(68844)
- 省(63569)
- 基金项目(62721)
- 自然(56423)
- 教育(55096)
- 自然科(55035)
- 自然科学(55025)
- 自然科学基金(54007)
- 划(53475)
- 编号(50603)
- 资助(47974)
- 成果(41217)
- 重点(35538)
- 部(35331)
- 课题(34392)
- 发(33837)
- 创(33349)
- 项目编号(31233)
- 创新(30945)
- 科研(30901)
- 教育部(30275)
共检索到339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红 王德宝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009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不再认定为工伤的说明,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本文从上述工伤认定在中国工伤保险中的演变发展情况出发,针对《征求意见稿》给出的五条原因或动机发表观点,并通过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所引发的工伤补偿责任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广义竞合问题的分析,提出对于职工的财产性损失部分的赔偿采用补充模式,在保留上述规定的同时赋予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代位求偿权",对于职工人身伤亡部分的补偿采用兼得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培志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职工上下班途中除面临机动车事故伤害风险,还有可能遇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风险等,这些风险产生的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作者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形,就职工上下班途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工伤认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陆春兰
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包括上下班途中。在上下班过程中,"途中工伤"时常有之,纠纷不断,常常引起诉讼。反观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纠纷,因对上下班交通路线、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上下班时间等要素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法官容易在司法判案时持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同案不同判。文章分析了"途中工伤"法律规范等的演变以及认定"上下班途中"的目的要素、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结合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探讨了它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
途中工伤 上下班途中 《工商保险条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案例一:交警部门推定单方事故自担主责2015年11月28日7时40分许,陈某骑电动车下夜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右足舟状骨撕脱骨折。陈某家属当日12时50分许报警称其不慎摔倒,《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认定陈某承担全部责任。陈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不服,认为途经路面糟糕(许多小石头在路中央),后面车子一直乱摁喇叭(心里紧张),加上自己一夜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张某骑自行车下班行至乡、村自行修建的道路,与同样骑自行车的他人相撞,张某感觉伤势不严重,对方未受伤,双方均未报警。张某回家后,膝盖疼痛加重并肿起,去医院急诊结果为"左膝后缘股骨折",在家休息2个月,后张某要求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对张某在下班途中受伤的事实没有异议,但认为张某对事故有过错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吕琳
由于劳动者上下班途中与工作本身的紧密关联,将上下班途中的风险视为劳动风险或社会风险,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列为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之一。劳动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上下班途中的概念作了补充规定,即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也能认定为工伤。但对于上下班途中的空间和线路要素没有进行界定。在实践中,劳动者偏离正常的上下班路线,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就成为一个疑难问题。本期刊发了吕琳的文章,欢迎读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宏祥
案情简介■2011年6月,徐某应聘至江苏省包装材料公司从事安装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根据公司规定,徐某上白班的工作时间为8时至20时。2011年7月29日19时20分许,徐某在生产任务完成后骑摩托车搭载同事吴某从单位提前下班,途中俩人商议顺便一起到超市购物。19时25分许,行驶至靠近超市的路口时,与一辆小型普通客车相撞,徐某及吴某同时受伤。当日,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后徐某经镇江市第一人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红
案情简介某公司职工张某于2012年1月17日参加公司组织的年会聚餐活动,晚上8点左右聚餐活动结束,部分同事提议去宾馆KTV唱歌娱乐,并得到老板认可,费用由老板支付。当时,张某也参加了。次日凌晨0点25分左右唱歌结束,张某从宾馆驾驶电动自行车返回居住地,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造成胸、肺部等处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右胸多发肋骨骨折,两下肺挫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上官鸣 陈晓暾 王化中
在当今全球贸易中,反倾销等形式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温州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出口贸易较为繁荣,生产成本的低廉致使温州企业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本文以温州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为研究对象,探析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奇 刘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李华
文章以江西省永县赵村为例分析了产业转移中的空间生产及其对村庄的影响。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与政绩、工业企业追求利润的合力作用下,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产业转移落户赵村。赵村的农业生产空间和人口生存空间因此受到严重侵占和威胁,从而出现农业生产萎缩、商品化加剧、人口和家庭再生产面临困境等一系列问题。赵村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乡村受工业资本影响而发生变迁的独特路径。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现象并与当下突出的资本下乡现象相结合,文章扩展了农政问题的分析视角,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视角宏观系统地思考当下中国的农政变迁,深刻理解农政问题背后资本以空间生产进行积累的本质。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资本 空间生产 农政变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娅琴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是死亡赔偿问题的焦点。本文总结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中的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了评论,结合这些标准的优劣归纳出了制定死亡赔偿金的平等、合理、公平、便于操作等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重构了以死者当地生活水平为基准、不考虑年龄差异、适当考虑对精神损害有影响的其他因素和赔偿人的经济能力等赔偿标准。
关键词:
死亡赔偿金 赔偿标准 精神损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亮 李勇 李小东
通过文献研究、焦点小组访谈和预调查,将遭遇服务失误消费者投诉动机概括为18个;通过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将18个投诉动机归纳为5类,进一步通过高阶因子分析归纳为两类。通过计算权重发现,遭遇服务失误消费者投诉动机从高到低依次为"推动企业改进工作"、"展示维权意识"、"寻求精神补救"、"寻求物质补救"和"发泄心中不满",即"互惠利他"是主要动机,"自我应对"是次要动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消费者性别、遭受损失类型及其与企业关系类型,对消费者投诉动机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服务失误 投诉动机 服务补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龙晓柏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快速上升,中国工业品遭遇反补贴的贸易政策博弈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工业贸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两国(贸易体)关于工业补贴政策的关联效应机制,并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出口遭遇反补贴的主要特征,对影响机制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中国工业品如何应对反补贴贸易救济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工业反补贴 政策效应 WT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