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0)
- 2023(2393)
- 2022(2001)
- 2021(1925)
- 2020(1533)
- 2019(3437)
- 2018(3311)
- 2017(6008)
- 2016(3347)
- 2015(3620)
- 2014(3844)
- 2013(3737)
- 2012(3646)
- 2011(3392)
- 2010(3387)
- 2009(3220)
- 2008(3380)
- 2007(2930)
- 2006(2611)
- 2005(2585)
- 学科
- 济(15918)
- 经济(15894)
- 管理(10081)
- 业(9019)
- 企(8738)
- 企业(8738)
- 方法(6937)
- 学(5191)
- 数学(4924)
- 数学方法(4831)
- 理论(4782)
- 业经(4094)
- 财(3940)
- 中国(3694)
- 地方(3487)
- 农(3064)
- 和(3050)
- 制(2845)
- 务(2578)
- 财务(2576)
- 财务管理(2569)
- 企业财务(2448)
- 策(2415)
- 融(2341)
- 金融(2341)
- 银(2273)
- 银行(2265)
- 教育(2178)
- 行(2178)
- 农业(2120)
- 机构
- 大学(53930)
- 学院(52652)
- 济(20311)
- 经济(19839)
- 管理(19012)
- 研究(18886)
- 理学(16394)
- 理学院(16169)
- 管理学(15875)
- 管理学院(15781)
- 中国(13881)
- 科学(12269)
- 京(11794)
- 财(10193)
- 所(9862)
- 研究所(9073)
- 农(8894)
- 江(8198)
- 中心(7993)
- 财经(7958)
- 业大(7547)
- 范(7529)
- 师范(7426)
- 北京(7224)
- 经(7163)
- 农业(7106)
- 院(6658)
- 经济学(6621)
- 州(6611)
- 师范大学(6185)
共检索到79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三鹿奶粉事件不是普通的败德行为,既损害了中国的硬实力,更损害了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颠覆了经济学有关信誉的一些理论,包括信誉的规模效应论、信誉的组织形态效应论、信誉的路径依赖机制论等。根治三鹿奶粉事件,既需要道德重建,也需要多方面的制度重建。在制度重建中,应以"自利心"为制度设计的基础,确保"坏人不能做坏事"。
关键词:
三鹿奶粉事件 信誉 路径依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敏
不久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该事件不仅对整个乳制品行业影响重大,在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方面将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危机应对体制、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笔者认为,该事件也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黎峰
社会责任观在企业中的落实与企业高层领导理念密切相关。企业管理层对社会责任观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在企业目标或愿景中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并在企业的日常行为和规章制度里用实际措施鼓励或要求员工遵守并执行;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自觉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同时,企业也要致力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责任观在企业内部得到认同,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缺失 推进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消费者认证蔬菜支付意愿的调查,依据消费行为模型,实证分析了"三鹿"认证奶粉事件对认证蔬菜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鹿"认证奶粉事件降低了消费者对认证蔬菜的支付意愿。为了减弱"三鹿"认证奶粉事件对认证食品产业的影响,建议加大绿色消费文化宣传,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大众教育,完善认证监管机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追溯与监管,提高认证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叶树光 原磊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遍及社会各个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事件在消费环节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品牌选择和消费信心都因该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章指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理性,进而推动乳制品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提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我国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偷漏税以及发布虚假信息等,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产生偏差与混乱、公司治理不健全、失信成本偏低等;提出了构建全新的社会及企业诚信文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
我国 企业 诚信缺失 诚信文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煜 汪寿阳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食品供应链应以保障安全为首要目标。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结合食品供应链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包含追溯性、透明性、检测性、时效性和信任性五个要素在内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型框架。其中,追溯性和透明性是对供应链信息流建设的要求,检测性和时效性是对物流建设的要求,信任性则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的基础保障。最后,文章通过对"三鹿奶粉事件"案例的分析,说明了这五个要素在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 食品安全 质量管理 三鹿事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燕 安玉发
由"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奶制品质量安全危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暴露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与保障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本文结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对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政府实施监管的必要性进行理论阐述,比较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不同点,提出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向连
文章通过回顾"三鹿奶粉事件",重点从现代企业的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经济信用与伦理信用这二方面的内在统一来阐明企业行为具有二重性,是经济性与伦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三鹿奶粉事件 企业行为 经济性 伦理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近年来,由于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法治化国家的今天,我国仍未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这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应尽快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关键词:
缺陷产品 召回制度 惩罚性赔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云辉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众多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导致整个相关行业的危机。本文基于政府管制视角,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该事件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政府管制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耀辉 杜亚斌 傅元略
使用12家乳制品类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季度动态面板数据,文章对"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一产品负面报道的"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研究的样本范围内,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两个不对称特征与理论本身所揭示的相反,即受冲击时期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对投资支出影响显著但敏感性弱于其他时期;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更显著且受冲击时这种效应也很显著。这可能源于产品负面报道的溢出效应不仅带来了传染,也带来了竞争,在危机时期,大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竞争策略,夺占问题企业的市场份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坦永
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物理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对市场、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产生高度颠覆性影响,成为重塑产业结构、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驱动因素。数字颠覆的理论基础是颠覆性创新和数字创新理论,具有颠覆性、数字性和创新性三大特征。数字创新、数字生态系统和新的价值创造/捕获逻辑是数字颠覆产生的关键要素。数字颠覆是重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的过程,包括发现、开发、进入、扩散和影响等阶段,并通过拓展创意空间、赋能、协调、约束机制推动数字经济转型。该研究对当前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具有较好的阐释能力和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坦永
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物理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对市场、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产生高度颠覆性影响,成为重塑产业结构、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驱动因素。数字颠覆的理论基础是颠覆性创新和数字创新理论,具有颠覆性、数字性和创新性三大特征。数字创新、数字生态系统和新的价值创造/捕获逻辑是数字颠覆产生的关键要素。数字颠覆是重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的过程,包括发现、开发、进入、扩散和影响等阶段,并通过拓展创意空间、赋能、协调、约束机制推动数字经济转型。该研究对当前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具有较好的阐释能力和指导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培堽 周应恒 殷志扬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消费者对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反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程度显著高于事件发生前的担心程度;国产奶粉消费水平相比于事件发生前下降了近一半。同时二元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无显著差别;然而城镇消费者相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对事件的反应更强烈;对政府颁布的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和奶粉检测报告的信任程度、对偶而进食三聚氰胺奶粉所造成身体危害的担心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事件发生后奶粉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行为 三鹿奶粉事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