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6)
2023(13218)
2022(11142)
2021(10132)
2020(8150)
2019(18252)
2018(17627)
2017(33026)
2016(18270)
2015(19782)
2014(19501)
2013(19320)
2012(18348)
2011(16807)
2010(16743)
2009(15115)
2008(14939)
2007(13252)
2006(11776)
2005(10918)
作者
(59033)
(49396)
(49046)
(46246)
(31613)
(24094)
(21983)
(19120)
(18959)
(17565)
(17029)
(16580)
(16347)
(15949)
(15748)
(15135)
(15044)
(14618)
(14324)
(14313)
(12861)
(12268)
(12189)
(11328)
(11236)
(11096)
(10990)
(10843)
(10226)
(9858)
学科
(76794)
经济(76707)
(46654)
管理(46063)
(34907)
企业(34907)
方法(27707)
数学(24154)
中国(24123)
数学方法(23869)
(22750)
地方(22293)
(19995)
业经(17897)
(16939)
农业(15785)
(15203)
贸易(15191)
(14681)
(14132)
(13645)
银行(13580)
(13516)
金融(13515)
(13152)
环境(12798)
技术(12491)
地方经济(12283)
(12055)
(10403)
机构
学院(261439)
大学(260690)
(103658)
研究(103291)
经济(101492)
管理(90733)
理学(77896)
理学院(76798)
中国(75751)
管理学(75117)
管理学院(74690)
科学(70079)
(63781)
(57315)
(56434)
研究所(51885)
农业(50809)
业大(49168)
(45905)
中心(45135)
(41149)
(37742)
北京(36064)
财经(36005)
(35587)
(34482)
师范(33855)
(32878)
科学院(32588)
(32436)
基金
项目(181972)
科学(140670)
基金(130936)
(120829)
研究(120366)
国家(119828)
科学基金(99026)
社会(76069)
(72891)
社会科(72111)
社会科学(72092)
基金项目(69071)
自然(67922)
自然科(66356)
自然科学(66324)
自然科学基金(65154)
(62653)
教育(53925)
资助(53445)
(44655)
编号(44554)
重点(42666)
计划(38430)
(38267)
(38090)
科研(35966)
创新(35811)
成果(35068)
科技(34999)
发展(33754)
期刊
(117171)
经济(117171)
研究(75257)
(58785)
学报(58710)
中国(57788)
科学(49144)
大学(42303)
学学(40678)
农业(39941)
管理(34356)
(33463)
(26209)
金融(26209)
教育(26084)
(21378)
业经(20478)
技术(20114)
经济研究(19730)
财经(17738)
业大(17190)
问题(15612)
(15492)
(15304)
科技(14658)
农业大学(14397)
林业(12477)
(12277)
资源(12234)
商业(12065)
共检索到399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祥  王自恒  刘岭  张子牛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三棵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4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含100 mg/kg土霉素和500 mg/kg三颗针提取物的饲粮,研究三颗针提取物对仔猪生长、肠道pH、肠道菌群和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效果。【结果】与添加土霉素相比,三颗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和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降低空肠、回肠、盲肠中的大肠杆菌和回肠中的总需氧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仔猪空肠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祥  王自恒  丁景华  刘建华  
将3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5 m g/kg阿维拉霉素及基础日粮+0.5,2.0,3.5或5.0 g/kg三颗针提取物,饲养试验进行7周后屠宰,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日粮中添加阿维拉霉素相比,添加不同量三颗针提取物的肉仔鸡7周平均死淘率、7周末体重、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三颗针提取物3.5和5.0 g/kg试验组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采食量(P<0.05);添加三颗针提取物的各组肉仔鸡肝脏和胸肌、腿肌中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元林  韩正康  陈杰  艾晓杰  
利用多种慢性血管导管技术研究了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 (CL ,0 8mg·kg-1,肠系膜静脉给药 ,每天2次 ,连续 5d)对绵羊肝脏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CL作用下 ,绵羊肝静脉和门静脉血液中尿素氮浓度分别减少 2 7 4 8%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卫杰  杨惠玲  陈玉林  
【目的】研究绵羊品种对其脂肪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C4~C10)组成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羊肉膻味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小尾寒羊、滩羊和同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挥发性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可在绵羊脂肪组织中检测到对羊肉膻味贡献较大的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小尾寒羊、滩羊和同羊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61.109,169.124和271.898mg/kg;其中直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7.792,143.036和229.059 mg/kg,支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3.317,26.088和42.839 mg/kg。4-甲基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方舟  胡平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旨在于探讨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哺乳仔猪的盲肠菌群结构、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盲肠黏膜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仔猪肠道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方法]试验选取6窝(每窝10头)新生仔猪,仔猪的初生体重相近(1.51 ± 0.05 kg),采用窝内分组法将每窝仔猪分为对照组和乳铁蛋白组,每组仔猪各5头。在仔猪出生后第1至7天,每天对两组仔猪进行3次灌喂,其中乳铁蛋白组仔猪每次灌喂8~12 mL的乳铁蛋白溶液,使每天乳铁蛋白的有效灌喂量达到0.5 g·kg~(-1)仔猪体重,对照组仔猪则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乳铁蛋白干预提高了盲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 1);在试验期第8天,乳铁蛋白提高了哺乳仔猪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并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拟杆菌、瘤胃球菌、丁酸弧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韦荣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试验期第21天,乳铁蛋白降低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乳杆菌、罗氏菌和瘤胃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乳铁蛋白可以增加盲肠内乙酸、丙酸、丁酸和总酸的含量,提升盲肠黏膜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结论]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可以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调节盲肠黏膜的免疫反应,有利于哺乳仔猪的后期生长发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杰  王莹  丁宁  马向花  刘塔  周天赐  李涛  袁朝海  张威  蔡亚非  
[目的]本试验以舍饲育肥牦牛为研究对象,探究日粮精粗比对舍饲育肥牦牛瘤胃代谢的影响,期望为青海牦牛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养殖过程中日粮精粗比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试验牛群进行分组,分别为饲喂精粗比为A(3:7)、B(5:5)、C(7:3)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3 组。饲喂90 d后于凌晨空腹进行屠宰。采集瘤胃液和瘤胃上皮组织后通过16S核糖体 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气相色谱、RT-qPCR以及Western Blot试验方法,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饲喂下,舍饲育肥牦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瘤胃上皮中VFA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瘤胃细菌菌群结构,随着精料占比升高,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和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上,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克里斯腾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Saccharofermentans、产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和Lachno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C组牦牛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牦牛普氏菌属(Prevotella)、假丁酸弧菌(Pseudobutyrivibrio)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日粮精粗比对瘤胃pH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影响显著,精粗比上升显著下调瘤胃内容物pH(P﹤0.05),乙酸含量、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丙酸、戊酸和总VF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B组相比,C组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瘤胃上皮VFA转运载体表达量影响显著。随着日粮精料占比升高,腺瘤下调蛋白(DRA)、假定阴离子转运载体1(PAT1)、单羧酸转运载体1(MCT1)和单羧酸转运载体4(MCT4)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阴离子交换蛋白2(AE2)的含量在二者水平上则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精粗比例升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即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也随之提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饲喂高精料日粮可提升牦牛瘤胃中非纤维素降解菌的相对丰度,使大量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快速转化为VFA,为机体供能。激活瘤胃上皮细胞中VFA转运的载体,提高其表达量,加快VFA转运入血的速度,以提高脂肪代谢底物,最终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国强   张海   栗艳飞   刘春雪   杨晓静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和添加α-亚麻酸组(Alpha-linolenic acid group,ALA)。CON组饲喂基础日粮,ALA组饲喂含0.5% α-亚麻酸的基础日粮,饲喂至162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并采样分析。[结果]相较于CON组,ALA组猪平均终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7.7%;ALA组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在血液生化指标中,ALA组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 < 0.05)。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LA组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降低(P < 0.05),C18:3n-3(ALA)、C20:5n-3(DP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n-3 PUFA总含量也显著升高(P < 0.05)。与CON组相比,ALA组结肠内容物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丁酸球菌科(Butyricicoccaceae)的丰度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产粪甾醇真细菌科(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n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梭状芽胞杆菌科(Clostridiaceae)和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的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日粮添加0.5% α-亚麻酸改善了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降低了肌肉中SFA含量,提高了n-3 PUFA含量并降低了n-6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地促进了育肥猪肠道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等常见的SCFA产生菌的增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悦齐  李春生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吴燕燕  赵永强  魏涯  
为探明鱼露在不同发酵时间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对传统鱼露的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5个不同发酵时间点的鱼露样品中共检测出7大类56种挥发性化合物,并用内标法对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以OVA值为依据,从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12种对鱼露风味轮廓贡献显著的主体呈香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等。鱼露的主体特征风味可描述为蘑菇香味、土豆香味、麦芽香味、香草味、水果香味和鱼腥味。鱼露中的脂肪酸主要分布范围为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香元  赵涛  郭雨诗  何杨  刘光辉  罗智  
为了探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肠道磷和脂肪酸转运及甘油三脂沉积的影响,实验配制了3组不同磷水平的饲料[1.21%(LPD)、1.75%(MPD)和2.66%(HPD)],投喂吉富罗非鱼10周。结果显示,与LPD组相比,HPD组显著增加吉富罗非鱼肠道钠磷协同转运体SLC34A2基因(95.7%)和蛋白(200.1%)的表达,增加肠道组织总磷含量(79.2%);HPD组上调脂肪酸吸收基因cd36、fabp1、fabp2和fatp1及甘油三酯合成基因dgat1的表达(11.2%~54.0%),下调脂肪酸转运基因apob-100的表达(37.7%),增加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241.1%)。与LPD组相比,HPD组显著增加吉富罗非鱼肠道组织甘油三酯(TG)的含量(42.9%)。研究表明,饲料中高磷水平可增加肠道组织TG的含量,上调脂肪酸吸收途径和抑制脂肪酸排出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商志伟  赵敏  
选用50头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全程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在试验第1天到第28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质量比为1∶1∶1、1∶2∶1、2∶1∶2、1∶1∶2)的混合益生菌制剂,在第29天到第42天饲喂基础日粮。饲喂28 d后计算各组仔猪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3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仔猪的日增重又稍高于试验3组;试验1、3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仔猪的料重比又稍低于试验3组;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超男   黄凯   郭睿婕   于凯   曹鑫盛   李辉廷   莫翠琴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营养代谢及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在人工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5%的豆油(SO)、鱼油(FO)、猪油(LO)和混合油(豆油∶鱼油=1∶1,MO)作为主要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进行60 d饲喂实验后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与肠道菌群组成。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率与特定生长率影响显著,MO组存活率与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LO组均显著低于其他组;营养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显示,LO组肝胰脏的脂肪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清的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微生物组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四个组共有优势菌属只有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可见脂肪源是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较大影响因素;未知的RsaHf231菌属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属是除了SO组外其他三组的共有优势菌群;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是SO组和FO组的优势菌群;Candidatus_Bacilloplasma是MO组特有优势菌群。综上所述,混合油更能满足克氏原螯虾生长所需,其肠道菌群组成也更为稳定;猪油不适宜作为饲料单一脂肪源,易引起虾体肝胰脏损伤进而影响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红丽  张石蕊  贺建华  
为开发和合理利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选用 2 8日龄断奶仔猪 90头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个重复 ,分别施以 5种不同日粮 ,自由采食和饮水 .第 1组为空白对照组 ,第 2 ,3,4 ,5组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0 .6 %~ 0 .0 5 %甘露寡糖(商品名为奥奇素 ,Bio- Mos) ,0 .2 %甘露寡糖 ,0 .1%甘露寡糖 ,0 .0 5 %甘露寡糖 +3m g/ kg黄霉素的试验组 ,测定甘露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抗体水平和肠道菌群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添加奥奇素组的平均日增重、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银  叶瑞兴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2%,0.3%和0.5%“加味二术散” 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银  叶瑞兴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3%和0.5%加味二术散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硫酸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