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1)
- 2023(8861)
- 2022(7495)
- 2021(6753)
- 2020(5596)
- 2019(12363)
- 2018(11707)
- 2017(21326)
- 2016(12049)
- 2015(13225)
- 2014(12939)
- 2013(12622)
- 2012(11717)
- 2011(10652)
- 2010(10610)
- 2009(9487)
- 2008(9406)
- 2007(8133)
- 2006(7217)
- 2005(6281)
- 学科
- 济(47130)
- 经济(47067)
- 管理(30355)
- 业(29500)
- 企(21969)
- 企业(21969)
- 方法(19960)
- 数学(17690)
- 数学方法(17453)
- 学(14946)
- 农(14035)
- 地方(12497)
- 中国(11935)
- 财(10812)
- 贸(10739)
- 贸易(10733)
- 业经(10578)
- 易(10325)
- 农业(9940)
- 环境(8760)
- 制(7766)
- 技术(7126)
- 融(6616)
- 金融(6614)
- 划(6524)
- 地方经济(6425)
- 银(6373)
- 务(6349)
- 财务(6344)
- 财务管理(6330)
- 机构
- 大学(178886)
- 学院(176953)
- 研究(69649)
- 济(66640)
- 经济(65371)
- 管理(61735)
- 理学(54375)
- 理学院(53490)
- 管理学(52186)
- 管理学院(51865)
- 科学(50403)
- 中国(48618)
- 农(46117)
- 所(38712)
- 京(38391)
- 农业(37069)
- 研究所(36461)
- 业大(36233)
- 中心(29883)
- 财(27697)
- 江(26966)
- 院(25428)
- 农业大学(24392)
- 范(24251)
- 师范(23767)
- 北京(23315)
- 省(23154)
- 财经(22739)
- 室(22617)
- 科学院(22558)
- 基金
- 项目(132554)
- 科学(102501)
- 基金(97022)
- 家(91410)
- 国家(90737)
- 研究(83387)
- 科学基金(74554)
- 自然(53203)
- 社会(53036)
- 基金项目(52193)
- 自然科(51920)
- 自然科学(51892)
- 省(51631)
- 自然科学基金(50982)
- 社会科(50289)
- 社会科学(50274)
- 划(45875)
- 资助(38658)
- 教育(37431)
- 重点(31672)
- 编号(29925)
- 计划(29521)
- 发(28711)
- 部(27897)
- 创(27265)
- 科技(26837)
- 科研(26758)
- 创新(25742)
- 业(23645)
- 大学(22830)
共检索到251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雪英 王杰 唐保军 姜伟 全为民
基于~(15)N同位素配对技术和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三门湾健跳港牡蛎养殖区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牡蛎养殖区(Oyster culture Area,OA)和对照区(Control Area,CA),夏季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冬季(P < 0.05)。在夏季,OA区[(2227.70 ± 816.00)μmol·m~(-2)·h~(-1)]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显著高于CA区[(834.68 ± 55.52)μmol·m~(-2)·h~(-)](P < 0.01);在冬季,OA区[(266.95 ± 49.03)μmol·m~(-2)·h~(-1)]和CA区[(221.00 ± 62.09)μmol·m~(-2)·h~(-1)]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未呈现显著差异(P > 0.05)。在夏、冬季节,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和沉积物S~(2-)均会对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温度、S~(2-)与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盐度和溶解氧则与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而沉积物总有机碳、NO_(2)~(-)-N仅在夏季会显著影响沉积物反硝化作用,两者与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研究结果可以为牡蛎的除氮功能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双壳贝类在氮生物地球化学中的作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文君 袁晟译 李健 常志强
本研究于2020年9、10、11、12月采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池塘贝类区域(有贝区)和对照区域(无贝区)的沉积物表层样品,进行泥浆培养实验,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其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并分析了其与间隙水理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养殖池塘有贝区10和11月样品检测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并有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应;有贝区的4个月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均高于无贝区,有贝区9月的反硝化反应速率最高(0.005 8 μmol/kg·h);水体温度与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H_(4)~(+)浓度与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沉积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立通 孙耀 陈爱玲 赵从明 王彦怀
2009年7~8月,通过使用乙炔抑制技术对对虾养殖池塘的投饵区和非投饵区沉积物硝化与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虾塘表层N2O浓度。结果表明,虾塘沉积物硝化、反硝化和硝酸盐还原速率分别为10.70~337.47μmol/m2.h、1.10~17.92μmol/m2.h、0.090~7.48 mmol/m2.h,虾塘表层N2O浓度为5.98~10.90 nmol/L,海-气交换通量为1.76~3.89μmol/m2.d。虾塘硝化与反硝化作用较为复杂,不仅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养殖季节变化特征,其中8月中旬硝化与反硝化速率达到最高值,而在整个养殖季节,投饵区硝化...
关键词:
虾塘 沉积物 硝化 反硝化 N2O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立民 吴伟 裘丽萍 李丹丹 孟顺龙 宋超 郑尧 陈家长
为了研究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蓝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对其中的蓝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的优势目是相同的,为聚球藻目、Cyanobacteria_norank和色球藻目;水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受到月份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与系统中氮净输入量有关。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受到池塘差异的影响更大,且与系统中磷净输入量有关。试验条件下,罗非鱼对系统中蓝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来自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武晋宣 孙耀 张前前 王晓丽
2003 年8~11 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测定了其扇贝、海带和牡蛎养殖区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总磷的含量,并且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利用连续函数和非线形拟合技术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速率。其交换速率变化范围TOC 为22 .96~172. 41 mg/m2·d,TN为1 .71~10. 83 mg/m2·d,TP为1. 22~7 .66 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金山 王永敏 张玉涛 廖敦秀 王龙昌 张成 王定勇
应用动力通量箱(Dynamic Flux Chamber,DFC)与高时间分辨率的RA-915+自动汞分析仪联用技术,在消落带沉积物出露期,野外现场监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范围为-6.80±12.35~28.17±36.17 ng/(m2·h)晴天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从早晨开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交换通量逐渐减小,但阴天这一趋势不明显。暖季白天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都以释放为主,冷季白天则以沉降为主。暖季晴天,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与气温、沉积物温度、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大气汞浓度都与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呈负相关关系。白天,光照强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影响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主要因素,而在夜间,沉积物温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孙耀 方建光
基于海流、波浪、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指标的实测资料,探讨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并估算了一次大的动力过程作用下桑沟湾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在小风速(≤5.0m/s)条件下,波浪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产生的切应力量值与底流切应力大致相当;在较大风速(5.0~11.8m/s)条件下,波浪切应力比底流切应力高出一个量级;(2)当风浪较小(风速≤3.6m/s)时,随底层流速的周期性变化,底层水体浊度变化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二者相关系数值仅为0.22,这说明底流作用只会引起沉积物的水平输运,对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相对较小,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主要来自波浪扰动;(3)据...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 波浪 海流 营养盐 桑沟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永健 卢光明 葛奇伟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琦 蓝东兆 顾海峰 李超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孢囊,且数量较为丰富。这4种有害有毒甲藻孢囊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将可能引发赤潮,对厦门湾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关键词:
甲藻孢囊 分类学 厦门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王定康 姚丽媛 华金珠 徐胜光 王家银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且推测产甲烷菌的丰度高于反硝化细菌。2个克隆文库分别获得阳性克隆子55和99个,利用Mothur软件将序列分别划分为10和5个OUT,说明尽管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低于产甲烷菌,但物种多样性高于产甲烷菌。运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昌凤 车轩 刘兴国 周寅 王健
为解决池塘固定沉积物集中收集的问题,设计了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主要由吸污装置、行走机构、控制系统和输泥管系组成。吸污装置利用污水泵将池塘底部的沉积物提升到岸上;行走机构的直流推进器为装置提供动力,实现自主行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污水泵和两个推进器的工作状态,实现装置的运行。性能测试表明:沉积物收集装置在吸污作业时,行进速度需控制在0. 1 m/s以内,清淤时间在20~40 s范围内,可将固定点的沉积物完全吸除;吸污能力在0~14 m~3/h范围内,沉积物含泥量在0~12. 7 m~3/h范围内,沉积物浓度在0~35%范围内;整机配套功率为0. 9 kW,输送距离为100 m,空载噪声为52 dB。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利用220 V的交流电作为电源,并采用隔离变压器与电网隔离后,再输送至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的控制平台,安全性高,在池塘水体中运行范围大,实现了池塘养殖沉积物的集中收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白怀宇 刘赛 杨茜 黄凌风 孙耀
本研究对2014年取自桑沟湾贝类养殖区的柱状沉积物进行分析,测定每层沉积物中总碳(TC)、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质量分数,并计算总无机碳(TIC)、海源性有机碳(Cm)和贝壳无机碳(Shell-IC)的质量分数以及各组分碳在总碳中的贡献率,同时对其年汇入速率(BF)进行估算。结合210Pb测年法,研究近80年沉积碳库各种碳的年汇入速率的高分辨率记录,发现其中TC、TIC、TOC、Cm和Shell-I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75%、0.34%、0.15%和0.06%。研究还发现,TIC是TC的主要形式,在1960—2010年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Cm的质量分数在2010年前无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在2010年后显著增加,使得Cm/TC及TOC/TC也显著提升。Shell-IC在养殖活动开始后至2000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各组分碳的年汇入速率在1960—2000年间随海水养殖活动呈现相应的变化,之后由于养殖规模和格局的调整,BFCm、BFTOC和BFTC显著升高,BFTIC降低,BFShell-IC先升高后降低。桑沟湾的海水养殖活动影响着贝类养殖区沉积碳库的组成和年汇入速率,碳库各组分的变动也体现出与之相应的变化。本研究详细描述了人类海水养殖活动在开始后的50年里对沉积碳库年汇入速率的影响特征,也为今后陆架海区水产养殖活动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积碳库 汇入速率 海水养殖 桑沟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孙耀 石晓勇 江双林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结合桑沟湾水产养殖历史,探讨了近200年来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生物有效磷。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上层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于底层,表明养殖活动使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增大。各形态磷的含量在贝壳沉积区内变化幅度均较大,Or-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扇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总磷(TP)、Or-P和海...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蔡立胜 方建光 董双林
20 0 2年 5月和 7月分 4个航次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底质与间隙水营养盐(NH+ 4,NO- 3,NO- 2 ,PO3- 4)的分析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 海水界面营养盐的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各站点间隙水三氮和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用 4个航次的数据估算全年由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NH+ 4的通量为 376 33μmol/m2 ·d ,NO- 3、NO- 2 和PO3- 4的通量分别是 33 0 2、6 4 1、10 .0 8μmol/m2 ·d。估算桑沟湾全年由沉积物扩散进入上覆水的总无机氮的量为 2 81 7t,可以满足该...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林梅 孙耀 石晓勇 武晋宣
2003年8~11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PO4P和TDP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和连续函数计算法计算了该湾沉积物水界面PO4P和TDP的交换速率。其变化范围PO4P为0.09~3.26mg/m2·d,TDP为1.22~7.66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与我国其他近岸海域相比,桑沟湾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速率相对较高。
关键词:
桑沟湾 沉积物 交换速率 沉积物-水界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