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0)
2023(11439)
2022(9576)
2021(9125)
2020(7593)
2019(16900)
2018(16639)
2017(30171)
2016(16265)
2015(18293)
2014(17815)
2013(17283)
2012(16250)
2011(14909)
2010(14831)
2009(13918)
2008(13776)
2007(12394)
2006(10915)
2005(10021)
作者
(45600)
(38183)
(37831)
(35833)
(24345)
(18263)
(17028)
(14621)
(14560)
(13461)
(13143)
(12842)
(12438)
(12309)
(12138)
(11537)
(11181)
(11042)
(10961)
(10588)
(9688)
(9115)
(9025)
(8870)
(8420)
(8415)
(8396)
(8290)
(7786)
(7549)
学科
(62534)
经济(62449)
管理(47232)
(45288)
(38942)
企业(38942)
方法(23910)
中国(23747)
数学(19139)
数学方法(18940)
(17228)
技术(17011)
(15612)
业经(15250)
(15018)
(14402)
(13641)
贸易(13628)
(13327)
(13031)
银行(13005)
理论(12768)
(12645)
(12311)
金融(12303)
技术管理(12173)
地方(11612)
(11571)
教育(11227)
农业(10945)
机构
大学(232063)
学院(227963)
(98152)
经济(96265)
研究(86073)
管理(83234)
理学(70145)
理学院(69242)
管理学(68244)
管理学院(67761)
中国(66468)
(50825)
科学(49533)
(45768)
(43149)
研究所(39127)
中心(38009)
财经(35686)
(35220)
(35186)
(32969)
北京(32726)
师范(32653)
(32632)
经济学(31207)
(30675)
业大(29545)
(27875)
经济学院(27818)
农业(27325)
基金
项目(148849)
科学(118678)
研究(113224)
基金(108566)
(96063)
国家(94881)
科学基金(80128)
社会(74239)
社会科(70325)
社会科学(70308)
(56276)
基金项目(55908)
教育(52035)
(48521)
自然(48097)
自然科(47080)
自然科学(47061)
自然科学基金(46305)
编号(44119)
资助(42880)
成果(38314)
(36454)
重点(34252)
(33986)
创新(33135)
(32723)
课题(32589)
国家社会(31992)
教育部(29526)
中国(29448)
期刊
(113518)
经济(113518)
研究(77290)
中国(56063)
学报(36800)
管理(35643)
(35613)
教育(34623)
科学(34601)
(32967)
大学(28461)
学学(26135)
(22681)
金融(22681)
农业(22346)
技术(20037)
财经(19595)
经济研究(18847)
(17262)
业经(16228)
问题(14777)
(14164)
(13989)
世界(13505)
图书(12936)
国际(12882)
科技(12875)
(12128)
论坛(12128)
技术经济(11537)
共检索到366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观念与文化落后 ,必定导致经济落后 ,要想超前发展 ,第一就是观念与文化创新。舍此就很难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 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 ,结合中国国情 ,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 :知识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系统 +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 +观念与文华系统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互补联动 ,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现 ,其中关键的一环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尚未建设 ,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 2 1世纪初 ,组织和实施“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肖雪葵  龙群  黄健  张汉文  
笔者通过湖南省科研机构改革的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阐述了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笔者认为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加大对科研机构改革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使科研机构能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庆  苑健  
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德国和日本在上世纪大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经验值得重视。确立技术教育的地位,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不仅需要一批大师级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014年2月,国家作出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彤  滕福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学研究里",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欠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技术能力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文章探讨和研究了这两个概念如何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尝试进一步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能力的理论如何更有效地用于我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而揭示和证实国家创新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