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
2023(1303)
2022(1150)
2021(1047)
2020(843)
2019(1735)
2018(1610)
2017(2525)
2016(1557)
2015(1658)
2014(1690)
2013(1659)
2012(1582)
2011(1481)
2010(1399)
2009(1295)
2008(1286)
2007(1142)
2006(1017)
2005(1009)
作者
(6039)
(5027)
(4971)
(4818)
(3394)
(2558)
(2169)
(1926)
(1902)
(1848)
(1821)
(1817)
(1762)
(1754)
(1752)
(1677)
(1616)
(1520)
(1513)
(1387)
(1354)
(1291)
(1290)
(1203)
(1174)
(1160)
(1152)
(1104)
(1088)
(1077)
学科
(5982)
经济(5973)
管理(3061)
地方(2973)
(2867)
(2758)
(2051)
企业(2051)
方法(1702)
(1677)
中国(1668)
业经(1663)
地方经济(1634)
数学(1492)
数学方法(1440)
水产(1356)
农业(1158)
及其(1124)
(1092)
贸易(1090)
产业(1071)
(1043)
(1023)
环境(964)
动物(933)
(903)
(874)
(822)
(806)
动物学(793)
机构
大学(22492)
学院(22281)
研究(11429)
科学(8594)
中国(8028)
(7183)
(7085)
经济(6981)
(6868)
研究所(6515)
管理(6486)
农业(5748)
理学(5397)
理学院(5295)
(5259)
业大(5182)
管理学(5137)
管理学院(5092)
(4949)
(4617)
(4591)
中心(4472)
研究院(4292)
(4126)
实验(3811)
实验室(3611)
技术(3609)
重点(3435)
农业大学(3429)
(3310)
基金
项目(17200)
科学(12351)
(11634)
国家(11556)
基金(11359)
研究(10616)
科学基金(8575)
(6824)
(6369)
自然(6117)
自然科(5974)
自然科学(5970)
社会(5870)
自然科学基金(5838)
基金项目(5832)
社会科(5525)
社会科学(5524)
资助(4838)
重点(4568)
教育(4391)
科技(4382)
计划(4368)
(4113)
科研(3691)
编号(3679)
专项(3514)
(3492)
(3455)
创新(3340)
(3291)
期刊
(8425)
经济(8425)
学报(7220)
研究(6073)
(5752)
中国(5655)
科学(5512)
大学(5091)
学学(4958)
农业(3955)
管理(2835)
林业(2489)
业大(2456)
教育(2437)
(2102)
(2024)
农业大学(1900)
技术(1868)
渔业(1790)
(1752)
金融(1752)
(1633)
资源(1632)
科技(1622)
水产(1503)
业经(1333)
自然(1237)
经济研究(1201)
(1145)
(1145)
共检索到36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东年  陈振权  
通过人工繁殖的三角鲂苗种在池塘饲养至亲鱼 ,并进行亲鱼催产后授精方式、孵化方式对比和不同饵料投喂比较等试验。共催产亲鱼 2 5 7对 ,产卵总量 12 6 0万粒 ,受精卵 10 33 7万粒 ,孵出稚鱼 (规格 3mm左右 ) 878 1万尾 ,培育鱼苗 (规格 30~ 5 0mm) 6 2 3 7万尾 ;平均受精率 82 0 4 % ,平均孵化率 84 95 % ,鱼苗总成活率 71 0 3%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飞鹤  陈琴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家坚  梁军能  卢兆发  
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人工驯化饲育3年的天然三角鲤亲鱼1676尾,采用经筛选的鱼类敏感药物(PG、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2-2005年,先后进行了10批共600组的三角鲤人工繁殖试验。收集受精卵795.5万粒,在水温20.0~28.5℃条件下,利用环道池孵化出鱼苗680.9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5.6%。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自受精卵至鱼苗破膜而出的发育全过程,拍摄了各个阶段胚胎发育图谱。培育出2.5 cm以上鱼种631.7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伟毅  冷云  刘跃天  宝建红  杨再兴  赵世民  赵树海  董德华  
对人工驯养 3年的珍稀野生小裂腹鱼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良好的亲体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成功 ,催产率 (人工挤卵 ) 1 0 0 %;受精率 77 5 2 %;室内静水孵化 (水温 1 0 0~ 1 5 1℃ ,平均 1 2 6℃ )条件下孵化 ,孵化约 1 6 2h受精卵开始出膜 ,出膜过程达 4 8h ,获鱼苗 1 86 8尾 ,孵化率为 6 8 42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钱龙  范镇明  胡伯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世勋  谢刚许  淑英  叶星  苏植逢  祁宝伦  潘德博  
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属鲤形目,鲤科,鱼白亚科,鲂属。俗称花鱼边、海鱼边、大眼鱼边,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系,是该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肉质鲜美,细嫩丰腴,饮誉国内外市场。为加快这一名贵河鲜鱼的开发,我们进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俊  陈湘粦  潘炯华  
单独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和HcG对2~+—4~+龄鲂亲鱼进行8批人工催产,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获得受精卵;产卵率和受精率分别为50—100%和80—90%,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有水霉感染故得苗率均比较低,只有6.3—13.9%,鱼苗培育阶段成活率达64.5—76.2%,鱼种培育阶段成活率可超过9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道印  熊国荣  欧阳敏  喻晓  陈国洪  邹赣祖  陈木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杜浩  张晓雁  熊伟  张辉  沈丽  吴金明  张书环  王成友  李创举  柴毅  李奕慰  乔新美  刘志刚  高宇鹏  甘芳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陆根海  刘建忠  谢永德  徐嘉波  
通过对刀鲚(Coilia nasus)全人工繁殖试验和胚胎发育观察,研究了刀鲚全人工繁殖的特性和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对人工繁养的F1刀鲚亲鱼(2龄)进行模拟自然洄游的培育,采用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对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进行催产,剂量为:雌鱼30μg/kg,雄鱼减半;在22~24℃条件下,经过18~33.5 h的效应时间,亲本自然交配产卵,催产率为91.7%;获得受精卵25.8万粒,受精率为80.6%,获得22.3万尾的初孵仔鱼,孵化率为86.4%;受精卵透明、浮性、无粘性、球形,卵径为(909.86±24.02)μm,油球大且单个;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永乐  刘毅辉  朱新平  魏成清  吴光明  
对尖塘鳢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研究和胚胎发育观察。尖塘鳢鱼苗经养殖和强化培育至1+龄可达性成熟。经生态控制或人工催产可使其产卵,产卵率为65.6%~100%,受精率为85.1%~90.3%。尖塘鳢受精卵透明无色,整个卵子成茄子状或长梨形,长径1.3~2.4mm,短径0.56~0.7mm,卵黄囊中央有几十个脂肪球。受精卵细端具有由粘着丝组成的附着盘,盘宽0.15~0.17mm,粘着丝长0.20~0.23mm,尖塘鳢卵子为端黄卵,在水温26.8~30℃时,受精后32min,出现第1次卵裂,受精后30h25min仔鱼孵出,孵化率为76%~85.6%。刚孵出仔鱼全长2.9~3.1mm。卵黄囊颇大,长径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全  刘亚  杜军  赵刚  陈先均  李军  李强  李禾  凡磊  
全人工养殖条件下开展达氏鲟繁殖技术研究将有助于达氏鲟的保护和恢复。本研究选取人工驯养环境下的16尾成熟雌鱼和14尾成熟雄鱼,对其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人工养殖环境下,达氏鲟均能达到性成熟。经人工催产后,精子快速活动时间为100 s,寿命为420 s,卵径介于2.60~3.10 mm,产卵量为6500~71 500粒,但受精卵和孵化率较低,与野生种群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129~146 h孵化,仔鱼大量孵出,鱼苗经11~13 d后,卵黄吸收完全,能获取外源营养,发育正常。在本次人工繁殖操控的条件下,成功获得达氏鲟鱼苗约10 000尾,可为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建忠  杨先泽  齐明洛  郭凤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