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7)
2023(3592)
2022(3026)
2021(2631)
2020(2246)
2019(4746)
2018(4648)
2017(7858)
2016(4865)
2015(5449)
2014(5376)
2013(5387)
2012(5288)
2011(4743)
2010(4643)
2009(4237)
2008(4333)
2007(3922)
2006(3449)
2005(3329)
作者
(17527)
(14799)
(14732)
(14050)
(9578)
(7227)
(6780)
(5844)
(5486)
(5480)
(5038)
(5032)
(5012)
(4963)
(4831)
(4756)
(4651)
(4396)
(4272)
(4265)
(4009)
(3663)
(3596)
(3500)
(3357)
(3350)
(3344)
(3278)
(3275)
(3201)
学科
(15639)
经济(15623)
管理(12519)
(10987)
(8845)
企业(8845)
(6825)
方法(5810)
环境(5346)
(5248)
地方(5074)
中国(5031)
数学(4871)
数学方法(4749)
(4006)
业经(3915)
(3665)
(3653)
农业(3361)
(3191)
贸易(3184)
(3103)
(3071)
(3067)
银行(3047)
(2936)
资源(2925)
(2820)
技术(2710)
理论(2649)
机构
学院(68661)
大学(68028)
研究(29296)
科学(22531)
(22446)
(21370)
管理(21214)
经济(20685)
中国(20669)
农业(18326)
理学(17937)
理学院(17595)
(17368)
管理学(17028)
管理学院(16912)
研究所(16310)
业大(15764)
(15283)
中心(13687)
(12205)
(11849)
(11708)
农业大学(11112)
技术(11055)
(10927)
实验(10670)
实验室(10362)
(10208)
科学院(10096)
重点(9792)
基金
项目(49767)
科学(37396)
基金(34466)
(32963)
国家(32666)
研究(31307)
科学基金(26084)
(21829)
自然(19204)
自然科(18763)
自然科学(18753)
(18678)
自然科学基金(18387)
基金项目(18204)
社会(17317)
社会科(16244)
社会科学(16236)
教育(14021)
资助(13456)
计划(12665)
重点(12092)
科技(11721)
(11600)
编号(11413)
(10889)
创新(10278)
科研(10212)
(10159)
(9919)
专项(9727)
期刊
(25069)
经济(25069)
(21246)
学报(20474)
中国(17634)
研究(16443)
科学(15263)
农业(14327)
大学(13449)
学学(12931)
(8131)
管理(8015)
教育(7989)
(7642)
(6458)
金融(6458)
业大(6422)
农业大学(5510)
技术(5427)
(5256)
中国农业(4563)
科技(4339)
业经(4230)
林业(4025)
自然(3662)
图书(3520)
经济研究(3427)
财经(3294)
自然科(3188)
自然科学(3188)
共检索到106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夏君  韩学凯  白志毅  李家乐  
本实验室根据前期研究发现,HcTyp-1基因可能参与了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颜色的形成。本实验根据HcTyp-1基因cDNA设计引物,比较筛选获得了8个SNP位点并分析了这些位点与内壳色的相关性,然后对HcTyp-1基因进行了图谱定位。通过研究这些多态性位点与贝壳珍珠层颜色性状相关性发现,C+3057T位点基因型仅在a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G+2985T和T+3006C 2个位点基因型分别在L、b及a、dE上存在显著差异,A+2834C、C+2919T和G+2986T这3个SNPs位点基因型在L、a及dE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连锁不平衡结果显示,HcTyp-1基因上除C+2912T、C+2983A这2个位点,其他6个位点具有显著差异,位点之间都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T2和T4在白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T6和T8两种单倍型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白色群体。因此HcTyp-1基因的部分SNPs可作为三角帆蚌不同内壳色贝壳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位点。另外,本研究还将HcTyp-1基因定位在三角帆蚌LG16连锁群上,这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调控珍珠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学凯  陈夏君  白志毅  刘晓军  李家乐  
为研究三角帆蚌HcTyr基因与内壳色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根据已分离的三角帆蚌HcTyr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和片段扩增,并用144只三角帆蚌对其多态性进行筛选和验证,卡方检验分析了SNP位点和三角帆蚌内壳色相关性,并对HcTyr基因进行了图谱定位。结果显示,在HcTyr基因上筛选出8个SNP位点,其中有7个SNP位点与三角帆蚌内壳色L、a及d E呈显著相关性,用这7个SNP位点做单倍型构建和分析,发现Ⅱ、Ⅲ及Ⅳ这3种单倍型在白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而Ⅴ和Ⅶ这2两种单倍型在紫色群体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媛媛  郑荣泉  张启鹏  梅祎芸  孔绅绅  刘志芳  
为筛选影响三角帆蚌珍珠颜色的候选基因,采用转录组测序平台Illumina Hi Seq TM2500对蚌壳珍珠层颜色为紫色和白色的三角帆蚌中央膜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比对到NR、Swiss-Prot、COG、KOG、KEGG、GO和Pfam数据库中注释,并进行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干净数据共72 800 581 bp,拼接获得了89 529个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2644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323个,下调表达基因1321个。根据GO功能分类可分为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根芳  张文府  叶容晖  方爱萍  杨受保  任岗  郑荣泉  
运用色差仪获得了两个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选育品系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的颜色参数L、a和b值,对各颜色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紫皇后"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具有相关性,它们的L、a和b值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371和-0.426,建立了"紫皇后"珍珠层对外壳后部各颜色参数的回归方程为L:y=80.49-0.53x(r~2=0.208),a:y=3.60+0.21x(r~2=0.137),b:y=4.69-0.35x(r~2=0.181);"白贵妃"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的L、a和b值显著或极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清清  白志毅  刘晓军  韩学凯  罗红瑞  董绍建  李家乐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计算其特定生长率,检测了育珠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测量了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结果发现,供片蚌生长性状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圆度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供片蚌内壳色与无核珍珠颜色相关性极显著(r=-0.400~0.376,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琦  白志毅  孙朝虎  
为研究Mn、Mg、Fe、Cu、Zn、Co这6种金属元素对珍珠颜色的影响,选用产自同一养殖池塘的三角帆蚌,比较分析这6种金属元素在内壳色为深紫色、浅紫色和白色的三角帆蚌中分别培育的紫色和白色珍珠中的含量差异,并分析金属元素含量与珍珠L,a,b颜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n、Mg、Fe、Co 4种金属元素在深紫色珍珠中均呈现最高含量,在白色珍珠中未检出Fe; Cu除了在三角帆蚌内壳色为浅紫色的珍珠中稍有体现之外,其余组均未检出;Zn在所有颜色珍珠中均未检测出。通过金属元素含量与珍珠颜色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各颜色育珠蚌组中,所育珍珠的Fe含量均与dE值呈正相关(R~2>0.83),Mg含量均与L值呈负相关(R~2>0.80),Mn含量则均与a值呈正相关(R~2>0.64),仅在深色蚌组中发现,所育珍珠的Co含量与L值的负相关性最高(R~2>0.94)。进一步比较分析了深紫色、浅紫色和白色三角帆蚌不同部位外套膜以及间液的金属元素含量,深紫色蚌组不同位点外套膜Fe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号位点含量最高;不同壳色蚌的2号位点外套膜Mn、Co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白色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深紫色蚌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白色蚌组的间液中,Mg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淡水紫色珍珠的颜色深浅与Fe、Mg、Co、Mn含量存在相关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进盼  白志毅  张梦莹  颜玲  陆风辉  王贺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代谢酶。为明确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HcLPCAT1基因在类胡萝卜素代谢中的功能,探究该基因与三角帆蚌壳色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HcLPCAT1基因cDNA全长1675 bp,ORF区1296 bp编码431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HcLPCAT1基因在紫色三角帆蚌各组织中表达量均高于白色三角帆蚌相应组织,且在肝胰腺、外套膜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1),同时相应组织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极显著升高(P<0.01)。采用直接测序法鉴定出三角帆蚌HcLPCAT1基因5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与内壳色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H1、H2两种单倍型为紫色三角帆蚌优势单倍型,H3、H5、H6三种单倍型为白色三角帆蚌优势单倍型。本研究鉴定的HcLPCAT1基因可为解析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代谢和壳色形成的机制提供研究基础,筛选出的与内壳色相关SNP及单倍型可用于分子辅助育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西雷  李卿青  朱庭耀  白志毅  李家乐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颜色与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TCC)密切相关。为研究养殖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贝壳珍珠质颜色的影响,选用不同颜色选育系(紫色选育系和白色选育系)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40 d的养殖实验。通过设置4种浓度梯度(5、10、20、40 mg/L)分别进行添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三角帆蚌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中TCC也相应增加,但不同颜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累积效果差异显著(P0.05)。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各实验组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参数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体内能够富集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而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富集能力较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金平   李家乐   白志毅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有核珍珠是新兴的珍珠培育技术。为了鉴定影响外套膜有核珍珠质量相关的生长性状,本研究以2龄三角帆蚌为育珠蚌,每蚌植入10颗规格为5 mm的珠核,培育19个月至商品珠,对珍珠质量性状(产珠数/成珠率、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圆度、珍珠层厚度)与育珠蚌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壳质量、软组织质量)、珠核(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圆度)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该批育珠蚌平均成珠率为(70.00±10.82)%,珍珠平均大小(最小直径)为(6.91±0.67) mm,珍珠平均圆度(直径差百分比)为(6.74±7.78)%。珍珠大小、珍珠层厚度与育珠蚌的壳宽、活体质量和壳质量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育珠蚌的壳高和软组织质量显著正相关(P<0.05);壳宽与珍珠大小和珍珠层厚度的相关系数最大,均为0.69;而成珠率、珍珠圆度与育珠蚌各生长性状均不相关(P>0.05)。壳宽对珍珠大小和珍珠层厚度的直接作用(0.69)及直接决定系数(0.50)最大。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的壳宽是提升外套膜有核珍珠的大小和珍珠层厚度品质的关键性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安东  石安静  
本文对三角帆蚌珍珠囊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行了亚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珍珠囊表皮细胞能积极地进行物质合成 ,这些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硫酸化粘多糖和中性粘多糖 ,并将这些物质以微绒毛分泌、块状物分泌、细胞间隙分泌和大颗粒分泌等多种方式分泌到珍珠囊腔 ;而位于珍珠囊表皮细胞之间的、来源于外套膜结缔组织的腺细胞则含有丰富的中性粘多糖 ,并通过开口式分泌的方式释放到珍珠囊腔 ,同珍珠囊表皮细胞分泌的物质一起 ,共同参与珍珠结晶层的形成 ;珍珠囊细胞分泌的多样性与珍珠组成的复杂有关 ;珍珠囊细胞的分泌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区段性的特点 ,这种区段性和节律性的分泌与珍珠多层结晶纤层的形成相适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星  吕高伦  郭柏莹  李家乐  王正  白志毅  
光泽度为衡量珍珠价值上限的指标,为了研究三角帆蚌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有核珍珠光泽度的相对贡献,以白蚌(内壳主体色为白色的三角帆蚌)为材料,以壳长和外壳青色为选择性状,设置不同选择策略,建立8 组三角帆蚌群体,在每组群体随机选出供片组和育珠组,开展组合插核手术。经18个月培育,发现不同育珠组合中,供片蚌和育珠蚌同时来自 Ⅰ 组选择群体的YAA育珠组合所育珍珠光泽度值最大,比YGG、YHH产珍珠光泽度分别提高15.46%、21.51%;不同组供片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717 ~ 0.939 ),建立供片组内壳光泽度和珍珠光泽度回归方程为:y=16.81+0.93x(R~(2)=0.777),供片蚌生长性状与珍珠光泽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组育珠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但育珠蚌生长性状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幼蚌期选育外壳颜色青色的三角帆蚌,达到了提升珍珠光泽度的目标,可作为选育产高光泽度珍珠三角帆蚌的间接性状,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显著相关,以其作为目标性状更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根芳  刘其根  方爱萍  叶秋红  李家乐  
通过对三角帆蚌壳长、壳宽、蚌总重(整体湿重)、内脏团湿重、壳重和珍珠重等指标在5-11月间的逐月连续测定,研究了常规养殖模式下育珠期2龄三角帆蚌在主要生长季节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珍珠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珍珠重(PW)与壳长(SL)、壳宽(SW)的关系分别为PW=0.0008SL3.3946(R2=0.6948)和PW=0.7809SW1.0227(R2=0.6888);而珍珠重(PW)与蚌重(TW)、内脏团重(BW)和壳重(W)的关系分别为PW=0.0021TW1.5434(R2=0.7337),PW=0.107BW0.9125(R2=0.7158)和PW=0.0324W1.125 9(R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娟  黄凯  李倩  祁晓翔  尚朝  周子睿  付元帅  施志仪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斧足内脏团前端;II:斧足内脏团中部;III:近生殖腺部;IV:近胃部;V:近肾部)进行插核,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天(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1)插核施术后20 d,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为次生珍珠囊;(2)插核施术后50 d,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而IV、V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惟灏  沈智华  童建民  王卓锋  
报导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培育圆形有核珍珠的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插植珠核的7362只手术蚌植核后一个月内成活率99.2%。经23个月养殖后,随机抽取50只。结果留核率达94%,成珠率为86%,其中中高档珠占37.2%。有核珍珠直径在9.4~11.6 mm之间,其中10 mm以上占88.4%。11.6%的珍珠表面有小于3 mm的凸起,未发现带扁而长尾巴的珍珠。试验表明:三角帆蚌内脏团内能培育出高品质的有核珍珠。此外还发现,脱核或核片分离的细胞小片仍可在内脏团内形成珍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中慧  刘晓军  李家乐  
贝壳基质蛋白指导了珍珠形成过程中碳酸钙的成核、晶体生长和晶型选择等关键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珍珠形成的分子机理,本实验使用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贝壳基质蛋白基因,并命名为silkmaxin。组织表达分析和原位杂交分析表明,该蛋白于外套膜缘膜部外上表皮组织特异性表达,证明silkmaxin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珍珠层基质蛋白。silkmaxin基质蛋白氨基酸序列富含甘氨酸(Gly,33.0%)和丝氨酸(Ser,10.4%),蛋白结构由β-折叠构成,类似丝状蛋白结构。分析珍珠形成早期珍珠囊中该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现,silkmaxin基因在珍珠囊内碳酸钙沉积物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RNA干扰实验可知,贝壳基质蛋白是珍珠层文石小片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因子,当silkmaxin基因表达被抑制,文石小片的成核、大小和形状均发生了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