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0)
2023(10174)
2022(9078)
2021(8579)
2020(7258)
2019(16370)
2018(16597)
2017(31608)
2016(17183)
2015(19436)
2014(19535)
2013(19352)
2012(17640)
2011(15668)
2010(15418)
2009(13932)
2008(13336)
2007(11420)
2006(9894)
2005(8623)
作者
(50003)
(41320)
(41114)
(39038)
(26435)
(19911)
(18626)
(16320)
(15705)
(14767)
(14273)
(13778)
(13085)
(12960)
(12729)
(12599)
(12412)
(12388)
(11875)
(11746)
(10313)
(10074)
(9979)
(9396)
(9208)
(9199)
(9170)
(9109)
(8325)
(8101)
学科
(67377)
经济(67306)
管理(51858)
(50117)
(42380)
企业(42380)
方法(32825)
数学(28330)
数学方法(28008)
(17676)
中国(16693)
技术(16511)
(15689)
(15524)
业经(15193)
地方(14342)
农业(12141)
理论(11964)
(11879)
贸易(11871)
(11518)
(11263)
环境(11032)
(10954)
(10288)
财务(10222)
财务管理(10197)
(9708)
企业财务(9639)
教育(9523)
机构
大学(242632)
学院(241002)
管理(100505)
(91689)
经济(89547)
理学(87746)
理学院(86785)
管理学(85327)
管理学院(84893)
研究(78836)
中国(56713)
(52002)
科学(51076)
(39345)
(39258)
(38291)
业大(37860)
研究所(36211)
中心(35635)
(34192)
北京(32666)
财经(32175)
(32107)
师范(31816)
农业(30019)
(29339)
(28979)
(28189)
技术(27368)
经济学(26067)
基金
项目(172401)
科学(135042)
研究(126289)
基金(124137)
(108091)
国家(107219)
科学基金(92318)
社会(77444)
社会科(73372)
社会科学(73350)
(67808)
基金项目(67071)
自然(61104)
自然科(59669)
自然科学(59655)
自然科学基金(58565)
教育(57563)
(56940)
编号(52052)
资助(50556)
成果(41208)
重点(38245)
(37509)
(36557)
(36281)
课题(35334)
创新(34049)
科研(32891)
项目编号(32281)
教育部(31978)
期刊
(97372)
经济(97372)
研究(68513)
中国(43865)
学报(38953)
科学(36380)
管理(36311)
(34004)
大学(29099)
教育(28372)
(28327)
学学(27314)
农业(24497)
技术(23926)
(17292)
金融(17292)
业经(15947)
经济研究(14789)
财经(14702)
图书(14478)
科技(14031)
技术经济(13249)
理论(12765)
(12664)
问题(12424)
(12402)
实践(11994)
(11994)
情报(11126)
现代(11110)
共检索到34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芳  吴信忠  李家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鸿泰  李耀彩  
采用石灰超细微颗粒悬浮法为主控制池塘生态环境,中草药针剂注射为辅的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由嵌砂样病毒(Arenavirus)引起的暴发性三角帆蚌瘟病。7000只育珠蚌两周年成活率973%,药物费用仅占产珠成本的二十分之一。结果表明,提高生态环境的pH并增加其钙浓度可以抑制蚌瘟病。后来应用此法控制鱼、贝类病毒病,推广面积达1200公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刘晓军  李家乐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了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三角帆蚌种质及3个优秀种质9个F1后代的生长性能,比较了三角帆蚌雌雄生长差异。简述了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贝壳及珍珠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从三角帆蚌与其他蚌类种间杂交、三角帆蚌种内杂交,介绍了培育康乐蚌新品种的过程及三角帆蚌家系选育的进展情况。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三角帆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志毅  袁立  刘晓军  李家乐  
贝壳和珍珠是碳酸钙在有机基质调控下形成的结构高度有序的生物矿化物。贝壳有机基质包括贝壳基质蛋白、糖和少量的脂类,其中贝壳基质蛋白对贝壳和珍珠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三角帆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贝壳基质蛋白的研究对于揭示淡水珍珠形成机理和培育高品质淡水珍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已发现的与三角帆蚌棱柱层和珍珠层形成相关的26个基质蛋白,包括氨基酸组成、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构特征,以及参与贝壳碳酸钙沉积、贝壳有机框架形成、晶体形貌调控、贝壳着色调控及与珍珠重量性状的关联性等生物矿化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珍珠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李亚南  张明洲  毛树坚  
对健康及患瘟病三角帆蚌的13种脏器组织作了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病蚌的肝脏、胃和直肠等组织。病毒侵袭蚌体后,肝脏的吸收细胞、未成熟细胞以及胃、直肠的纤毛上皮细胞内出现病毒包涵体,DNA和RNA等正常代谢受到抑制,AKP和ACP酶的活性和分布发生异常,细胞内消化作用受阻,最后病变细胞解体,导致肝脏、胃和直肠等的广泛受损。病蚌因消化系统坏死和消化功能丧失而死亡。还就正常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作了探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焦思权  丁玉芳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焦思权,丁玉芳(徐州市水产局)(徐州市水科所)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的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南方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数量不足,影响产量效益;蚌源受限,只能调多少养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荣家平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芳  王旦旦  方爱萍  李家乐  
对怀卵期三角帆蚌的外侧瓣鳃分别从水平、横、纵等三个方向作组织切片,利用光镜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怀卵期外侧瓣鳃增至(2 876.77±123.58)μm,两鳃小瓣之间被鳃间隔分成许多鳃小腔,其宽度为(474.06±32.01)μm(纵切),(410.74±70.69)μm(水平切)。瓣间隔的厚度为(244.92±17.23)μm(纵切),(288.80±35.16)μm(水平切)。从横切面观察,瓣间隔又由横向隔板组成瓣间隔孔,隔板宽度为(309.2±50.56)μm,两隔板间的孔宽度为(365.22±37.74)μm。鳃小腔通过瓣间隔孔而互相连通,从而形成鳃腔育儿囊。同时还观察到: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费志良  吴军  赵钦  唐建清  黄成  
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Lea)对藻类的滤食和消化能力。通过对三角帆蚌生活的池塘以及三角帆蚌的胃、中肠、直肠中所含藻类的鉴定和含量的对比发现,三角帆蚌能滤食环境中大部分的藻类;对于滤取到消化道中的藻类,除一些结构复杂的外,都能很好的消化。其中,蓝藻门的总消化率为78.8%,消化度为+4;硅藻门的总消化率为90.0%,消化度为+5;隐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1.1%,消化度为+3;裸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6.5%,消化度为+3;绿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9.1%,消化度为+3。研究结果为利用滤食性贝类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华污染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祝友  刘晓燕  金燮理  陈可毅  萧克宇  
采用生物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角帆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肝脏、肠道、鳃、斧足、闭壳肌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和细胞病理变化 .病蚌临床症状与自然染病症状相似 ,病变早期 ,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 ,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两壳微开 ;病变后期 ,闭壳肌失去功能 ,两壳张开 ,肠道水肿 ,有腹水 ,肠内无食物 ,肝脏呈糜烂状 ,斧足苍白 ,鳃暗黄 .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 ,嗜水气单胞菌对肝脏危害最为严重 ,肝小管肿大破裂 ,管腔变小甚至完全堵塞 ;肝细胞肿大变性 ,胞浆内出现空泡 ,细胞核溶解 ,水肿变性直至坏死 ,间质中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浸润 .其次是鳃 ,鳃丝细胞排列松散 ,纤毛受到不同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娟  施志仪  郝莹莹  叶显峰  
为了探讨淡水贝类Ca2+吸收和转运信号传递机理,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三角帆蚌不同组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以及水体Ca2+浓度对外套膜组织细胞内钙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10只健康的三角帆蚌,分别获得外套膜外膜、内膜、斧足、腮及内脏团上表皮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后用Fluo-3/AM荧光探针孵育细胞1 h,观察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蚌不同组织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外套膜外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最高,内脏团上表皮细胞的最低(P<0.05);育珠三角帆蚌在相同Ca2+浓度的孵育水平下,外套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非育珠蚌都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1.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士力  李家乐  张根芳  汪桂玲  白志毅  潘彬斌  
在人工繁育现场,水温为26.5~32.0℃的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期结束至发育到呈三角形的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过程根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21.88μm,此时帆没有形成,全高等于壳高;前4 d里稚蚌增厚显著,为贝壳增厚期。5 d后到第23天,壳顶开始突起,为壳顶突出期;此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到15 d时,壳顶后端生长速度超过了前端。23 d后到第34天,翼开始出现,为两翼形成期。34 d后到第60天,帆开始形成,为帆生长期;此期全高和壳高的比例加大,壳顶不再是稚蚌的最高点。从第60天开始,外型与成体相似,稚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尧服  黄助辉  何顺华  傅锦楠  龚小华  叶荫云  韩晓勇  张建磊  万新生  
探讨了三个水产场三角帆蚌大批死亡的病因。取病料经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再经青霉素、链霉素处理或微孔滤膜过滤除菌,人工感染健康三角帆蚌均能引起发病死亡,并能连续传代。其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与自然发病的蚌相似。病原病毒粒子有囊膜,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大小80~120nm,暂称为蚌的类疱疹病毒。含毒病料置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在0~4℃冰箱保存6个月,-20℃低温冰箱中保存一年半,仍有致病力。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  白志毅  李家乐  王建军  
对三角帆蚌胚胎在其外鳃育儿囊内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0℃-23℃时,受精卵发育为膜内钩介幼虫需11 d;受精卵吸水后,卵膜膨胀,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其大小无显著变化,但膜内胚胎生长明显;整个发育期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经过这4个时期,胚胎最大长度增长了82.8%,生长速度在后期快于前期,并且以原肠期和膜内勾介幼虫期增长速度最快。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与外鳃特征具相关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董姝君  汪桂玲  白志毅  李家乐  
以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研究材料,根据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AMP基因的cDNA全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为970 bp,5′端非翻译区123 bp,3′端非翻译区52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00 bp,共编码99个氨基酸,包含一段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7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子量为10 924.7 u。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存在明显的跨膜结构和疏水区。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theromacin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56%,而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