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8)
- 2023(9153)
- 2022(7701)
- 2021(7032)
- 2020(5629)
- 2019(12714)
- 2018(12626)
- 2017(22588)
- 2016(12940)
- 2015(14586)
- 2014(14680)
- 2013(14490)
- 2012(14415)
- 2011(13389)
- 2010(13882)
- 2009(12779)
- 2008(13025)
- 2007(12001)
- 2006(10995)
- 2005(10322)
- 学科
- 济(57313)
- 经济(57242)
- 管理(32388)
- 业(31461)
- 企(23941)
- 企业(23941)
- 地方(19785)
- 中国(19391)
- 农(17238)
- 方法(16452)
- 学(16037)
- 业经(14273)
- 数学(13062)
- 数学方法(12776)
- 农业(11870)
- 地方经济(11183)
- 融(10759)
- 金融(10756)
- 发(10715)
- 银(10639)
- 制(10606)
- 银行(10597)
- 行(10374)
- 财(10165)
- 贸(9917)
- 贸易(9904)
- 易(9460)
- 环境(9390)
- 技术(9036)
- 理论(9029)
- 机构
- 学院(195633)
- 大学(194873)
- 研究(79759)
- 济(71842)
- 经济(70075)
- 管理(63715)
- 中国(59162)
- 科学(54637)
- 理学(53247)
- 理学院(52333)
- 管理学(50908)
- 管理学院(50565)
- 农(45892)
- 京(44663)
- 所(44608)
- 研究所(40667)
- 农业(36496)
- 中心(34647)
- 业大(33818)
- 江(33544)
- 财(33382)
- 范(29956)
- 师范(29513)
- 北京(28502)
- 院(28272)
- 省(27943)
- 州(26831)
- 科学院(25523)
- 技术(25237)
- 财经(25160)
- 基金
- 项目(125138)
- 科学(96474)
- 基金(87598)
- 研究(85972)
- 家(79813)
- 国家(79082)
- 科学基金(64822)
- 社会(51623)
- 省(51506)
- 社会科(48615)
- 社会科学(48603)
- 基金项目(45639)
- 划(43950)
- 自然(43624)
- 自然科(42652)
- 自然科学(42634)
- 自然科学基金(41851)
- 教育(39363)
- 资助(35920)
- 编号(33848)
- 发(33136)
- 重点(29604)
- 成果(29336)
- 课题(26315)
- 创(25922)
- 计划(25882)
- 部(25783)
- 发展(25651)
- 展(25197)
- 创新(24320)
共检索到32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晓军 郭炜 金参 白志毅 李家乐
为进一步研究珍珠质形成的分子机理,使用RACE-PCR技术从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克隆到一个新的贝壳基质蛋白基因hic9。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显示,hic9主要在闭壳肌和外套膜中表达,且在外套膜外褶的外表皮各部分都有信号,在壳皮沟中同样有信号,这些结果表明,hic9是一个同时参与了贝壳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形成的多功能基质蛋白基因。hic9富含甘氨酸(14.81%)、脯氨酸(13.58%)和丙氨酸(12.35%),在序列中部形成"Gly-X-X"的结构(X为任意氨基酸),与近C末端连续重复丙氨酸结构(polyA)一起使hic9具有类似蛛丝蛋白的结构特征。hic9 C末端由一段疏水性序列"LAWMLFV"组成,推测这段序列形成β折叠结构,紧邻该序列89~91位是"Asp-Leu-Asp"序列,这是一个典型的Ca2+结合位点。此外,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了珍珠形成早期阶段hic9在初生珍珠囊中的表达情况,插片后3~15 d hic9在珍珠囊中的表达水平维持在大致相同的表达水平,在碳酸钙沉积物从无序向有序转变时期(18~25 d),表达水平较第15天有显著的升高,这表明hic9参与了这一过程,在珍珠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中慧 刘晓军 李家乐
贝壳基质蛋白指导了珍珠形成过程中碳酸钙的成核、晶体生长和晶型选择等关键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珍珠形成的分子机理,本实验使用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贝壳基质蛋白基因,并命名为silkmaxin。组织表达分析和原位杂交分析表明,该蛋白于外套膜缘膜部外上表皮组织特异性表达,证明silkmaxin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珍珠层基质蛋白。silkmaxin基质蛋白氨基酸序列富含甘氨酸(Gly,33.0%)和丝氨酸(Ser,10.4%),蛋白结构由β-折叠构成,类似丝状蛋白结构。分析珍珠形成早期珍珠囊中该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现,silkmaxin基因在珍珠囊内碳酸钙沉积物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RNA干扰实验可知,贝壳基质蛋白是珍珠层文石小片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因子,当silkmaxin基因表达被抑制,文石小片的成核、大小和形状均发生了改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志毅 袁立 刘晓军 李家乐
贝壳和珍珠是碳酸钙在有机基质调控下形成的结构高度有序的生物矿化物。贝壳有机基质包括贝壳基质蛋白、糖和少量的脂类,其中贝壳基质蛋白对贝壳和珍珠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三角帆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贝壳基质蛋白的研究对于揭示淡水珍珠形成机理和培育高品质淡水珍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已发现的与三角帆蚌棱柱层和珍珠层形成相关的26个基质蛋白,包括氨基酸组成、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构特征,以及参与贝壳碳酸钙沉积、贝壳有机框架形成、晶体形貌调控、贝壳着色调控及与珍珠重量性状的关联性等生物矿化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珍珠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层 基质蛋白 生物矿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军 李家乐
基质蛋白是一类存在于贝壳和珍珠矿化结构中的蛋白,在贝壳和珍珠的形成过程中,碳酸钙在基质蛋白的作用下形成高度复杂有序的生物矿化结构。因此在养殖珍珠贝中进行基质蛋白的研究对阐明珍珠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养殖珍珠贝中已发现的基质蛋白和它们的结构特点、矿化功能以及在珍珠形成过程中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提高珍珠质量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珍珠贝 贝壳 基质蛋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西雷 李卿青 朱庭耀 白志毅 李家乐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颜色与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TCC)密切相关。为研究养殖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贝壳珍珠质颜色的影响,选用不同颜色选育系(紫色选育系和白色选育系)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40 d的养殖实验。通过设置4种浓度梯度(5、10、20、40 mg/L)分别进行添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三角帆蚌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中TCC也相应增加,但不同颜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累积效果差异显著(P0.05)。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各实验组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参数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体内能够富集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而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富集能力较弱。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类胡萝卜素 壳色 组织 累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娟 黄凯 李倩 祁晓翔 尚朝 周子睿 付元帅 施志仪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斧足内脏团前端;II:斧足内脏团中部;III:近生殖腺部;IV:近胃部;V:近肾部)进行插核,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天(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1)插核施术后20 d,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为次生珍珠囊;(2)插核施术后50 d,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而IV、V组...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内脏团插核 珍珠囊 珍珠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根芳 刘其根 方爱萍 叶秋红 李家乐
通过对三角帆蚌壳长、壳宽、蚌总重(整体湿重)、内脏团湿重、壳重和珍珠重等指标在5-11月间的逐月连续测定,研究了常规养殖模式下育珠期2龄三角帆蚌在主要生长季节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珍珠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珍珠重(PW)与壳长(SL)、壳宽(SW)的关系分别为PW=0.0008SL3.3946(R2=0.6948)和PW=0.7809SW1.0227(R2=0.6888);而珍珠重(PW)与蚌重(TW)、内脏团重(BW)和壳重(W)的关系分别为PW=0.0021TW1.5434(R2=0.7337),PW=0.107BW0.9125(R2=0.7158)和PW=0.0324W1.125 9(R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媛媛 郑荣泉 张启鹏 梅祎芸 孔绅绅 刘志芳
为筛选影响三角帆蚌珍珠颜色的候选基因,采用转录组测序平台Illumina Hi Seq TM2500对蚌壳珍珠层颜色为紫色和白色的三角帆蚌中央膜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比对到NR、Swiss-Prot、COG、KOG、KEGG、GO和Pfam数据库中注释,并进行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干净数据共72 800 581 bp,拼接获得了89 529个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2644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323个,下调表达基因1321个。根据GO功能分类可分为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颜色 差异表达 转录组测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安东 石安静
本文对三角帆蚌珍珠囊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行了亚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珍珠囊表皮细胞能积极地进行物质合成 ,这些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硫酸化粘多糖和中性粘多糖 ,并将这些物质以微绒毛分泌、块状物分泌、细胞间隙分泌和大颗粒分泌等多种方式分泌到珍珠囊腔 ;而位于珍珠囊表皮细胞之间的、来源于外套膜结缔组织的腺细胞则含有丰富的中性粘多糖 ,并通过开口式分泌的方式释放到珍珠囊腔 ,同珍珠囊表皮细胞分泌的物质一起 ,共同参与珍珠结晶层的形成 ;珍珠囊细胞分泌的多样性与珍珠组成的复杂有关 ;珍珠囊细胞的分泌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区段性的特点 ,这种区段性和节律性的分泌与珍珠多层结晶纤层的形成相适应。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囊细胞 腺细胞 分泌活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清清 白志毅 刘晓军 韩学凯 罗红瑞 董绍建 李家乐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计算其特定生长率,检测了育珠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测量了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结果发现,供片蚌生长性状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圆度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供片蚌内壳色与无核珍珠颜色相关性极显著(r=-0.400~0.376,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夏君 韩学凯 白志毅 李家乐
本实验室根据前期研究发现,HcTyp-1基因可能参与了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颜色的形成。本实验根据HcTyp-1基因cDNA设计引物,比较筛选获得了8个SNP位点并分析了这些位点与内壳色的相关性,然后对HcTyp-1基因进行了图谱定位。通过研究这些多态性位点与贝壳珍珠层颜色性状相关性发现,C+3057T位点基因型仅在a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G+2985T和T+3006C 2个位点基因型分别在L、b及a、dE上存在显著差异,A+2834C、C+2919T和G+2986T这3个SNPs位点基因型在L、a及dE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连锁不平衡结果显示,HcTyp-1基因上除C+2912T、C+2983A这2个位点,其他6个位点具有显著差异,位点之间都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T2和T4在白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T6和T8两种单倍型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白色群体。因此HcTyp-1基因的部分SNPs可作为三角帆蚌不同内壳色贝壳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位点。另外,本研究还将HcTyp-1基因定位在三角帆蚌LG16连锁群上,这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调控珍珠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惟灏 沈智华 童建民 王卓锋
报导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培育圆形有核珍珠的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插植珠核的7362只手术蚌植核后一个月内成活率99.2%。经23个月养殖后,随机抽取50只。结果留核率达94%,成珠率为86%,其中中高档珠占37.2%。有核珍珠直径在9.4~11.6 mm之间,其中10 mm以上占88.4%。11.6%的珍珠表面有小于3 mm的凸起,未发现带扁而长尾巴的珍珠。试验表明:三角帆蚌内脏团内能培育出高品质的有核珍珠。此外还发现,脱核或核片分离的细胞小片仍可在内脏团内形成珍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根芳 张文府 叶容晖 方爱萍 杨受保 任岗 郑荣泉
运用色差仪获得了两个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选育品系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的颜色参数L、a和b值,对各颜色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紫皇后"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具有相关性,它们的L、a和b值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371和-0.426,建立了"紫皇后"珍珠层对外壳后部各颜色参数的回归方程为L:y=80.49-0.53x(r~2=0.208),a:y=3.60+0.21x(r~2=0.137),b:y=4.69-0.35x(r~2=0.181);"白贵妃"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的L、a和b值显著或极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星 吕高伦 郭柏莹 李家乐 王正 白志毅
光泽度为衡量珍珠价值上限的指标,为了研究三角帆蚌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有核珍珠光泽度的相对贡献,以白蚌(内壳主体色为白色的三角帆蚌)为材料,以壳长和外壳青色为选择性状,设置不同选择策略,建立8 组三角帆蚌群体,在每组群体随机选出供片组和育珠组,开展组合插核手术。经18个月培育,发现不同育珠组合中,供片蚌和育珠蚌同时来自 Ⅰ 组选择群体的YAA育珠组合所育珍珠光泽度值最大,比YGG、YHH产珍珠光泽度分别提高15.46%、21.51%;不同组供片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717 ~ 0.939 ),建立供片组内壳光泽度和珍珠光泽度回归方程为:y=16.81+0.93x(R~(2)=0.777),供片蚌生长性状与珍珠光泽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组育珠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但育珠蚌生长性状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幼蚌期选育外壳颜色青色的三角帆蚌,达到了提升珍珠光泽度的目标,可作为选育产高光泽度珍珠三角帆蚌的间接性状,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显著相关,以其作为目标性状更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靳雨丽 施志仪 李文娟 郝莹莹 强刚
为得到大颗粒优质的淡水有核珍珠,进行了游离细胞植入法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插核育珠的研究。实验采用两种培养基(培养基1、2)进行外套膜外膜细胞的培养,对不同培养时间(2、4、6、12 h)的细胞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将处理过的珠核分别置于两组细胞悬液中共培养,6 h后采用内脏团插核手术,对500只三角帆蚌进行插核,并进行为期5个月的淡水有核珍珠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活力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大,培养到6、12 h时,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活力较2、4 h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在培养2...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细胞培养 内脏团插核 有核珍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