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3)
- 2023(9632)
- 2022(7957)
- 2021(7250)
- 2020(5903)
- 2019(13077)
- 2018(12864)
- 2017(22529)
- 2016(13197)
- 2015(14365)
- 2014(14294)
- 2013(13329)
- 2012(12095)
- 2011(10817)
- 2010(10753)
- 2009(9439)
- 2008(9171)
- 2007(8037)
- 2006(6880)
- 2005(5864)
- 学科
- 济(41264)
- 经济(41202)
- 管理(33257)
- 业(30424)
- 企(23206)
- 企业(23206)
- 方法(17121)
- 数学(15176)
- 数学方法(14895)
- 农(14477)
- 学(13479)
- 中国(12828)
- 财(11480)
- 制(10077)
- 业经(9950)
- 农业(9466)
- 理论(9272)
- 地方(9233)
- 贸(9087)
- 贸易(9084)
- 易(8835)
- 体(7959)
- 教育(7743)
- 技术(7682)
- 银(7547)
- 银行(7482)
- 环境(7156)
- 行(7134)
- 融(7086)
- 金融(7079)
- 机构
- 学院(177334)
- 大学(175018)
- 研究(65193)
- 济(62514)
- 经济(61062)
- 管理(60844)
- 理学(52968)
- 理学院(52281)
- 管理学(51005)
- 管理学院(50737)
- 科学(46022)
- 中国(45916)
- 农(45466)
- 京(37478)
- 农业(36393)
- 业大(36201)
- 所(35317)
- 研究所(32953)
- 中心(28895)
- 江(27949)
- 财(27797)
- 技术(24566)
- 院(24378)
- 农业大学(24127)
- 范(23483)
- 省(23035)
- 师范(22972)
- 北京(22752)
- 财经(22148)
- 州(21576)
- 基金
- 项目(130204)
- 科学(99099)
- 基金(91112)
- 研究(87064)
- 家(84777)
- 国家(84047)
- 科学基金(69020)
- 省(54027)
- 社会(52508)
- 社会科(49518)
- 社会科学(49502)
- 基金项目(48417)
- 自然(47851)
- 自然科(46755)
- 自然科学(46732)
- 自然科学基金(45905)
- 划(45901)
- 教育(41667)
- 资助(36388)
- 编号(34468)
- 重点(30619)
- 计划(27879)
- 发(27793)
- 创(27755)
- 成果(26713)
- 部(26705)
- 创新(25937)
- 课题(25921)
- 科技(25746)
- 科研(25645)
共检索到257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倩 施志仪 李文娟 黄凯 祁晓翔
以DMEM为基础培养基,通过优化改良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方,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外套膜进行细胞培养,并且以显微观测、RNA/DNA的比值作为该细胞增殖的评价指标,分别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迁出时间、速度、数量以及增殖活力进行测定。分别取体外培养第24、108、120小时的细胞进行Hoechst DNA荧光标记,然后将3组标记细胞植入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在蚌体内培养,在植入后第24、72、120、168、216小时运用RNA/DNA指标检测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缓冲液和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从外套膜组织中迁出,迁出速度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志仪 杨显祥 李勇 李巍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外套膜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证明其具有与蚌体内细胞相同的生物学结构、分裂增殖能力和分泌珍珠质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对三角帆蚌有核珍珠培育技术进行探讨。将培养细胞黏附在表面经过促黏壁物质处理的珠核表面,再插入育珠蚌体内培育,120 d后,蚌体内可形成完备的珍珠囊,并在珠核表面有明显的珍珠质沉积;6个月后,珍珠质可将整个珠核包裹起来形成有核珍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细胞法培育有核珍珠的可行性。[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49-15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靳雨丽 施志仪 李文娟 郝莹莹 强刚
为得到大颗粒优质的淡水有核珍珠,进行了游离细胞植入法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插核育珠的研究。实验采用两种培养基(培养基1、2)进行外套膜外膜细胞的培养,对不同培养时间(2、4、6、12 h)的细胞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将处理过的珠核分别置于两组细胞悬液中共培养,6 h后采用内脏团插核手术,对500只三角帆蚌进行插核,并进行为期5个月的淡水有核珍珠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活力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大,培养到6、12 h时,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活力较2、4 h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在培养2...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细胞培养 内脏团插核 有核珍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曹玉香 陆阿利 李文娟 施志仪 陶家康
研究了淡水珍珠贝——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在不同蚌龄下外套膜组织的细胞增殖及生物矿化相关因子活性。选择5组不同蚌龄三角帆蚌(0.5龄、1龄、2龄、3龄、4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了外套膜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rI)和胞内Ca~(2+)浓度,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与生物矿化相关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基因的表达并测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 2龄蚌的外套膜细胞PrI及胞内Ca~(2+)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蚌龄(P<0.05)。本研究旨为深入探讨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能力及人工育珠过程中供体蚌的选择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康 薛明强 倪建国 宋学宏 贡成良
:研究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适宜培养渗透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等条件 ,并进行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胚胎原代细胞在 2 5~ 2 8℃ ,渗透压 2 50mmol/kg ,RPMI - 16 4 0 +10 %小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 的条件下 ,生长良好 ,72h长满单层 ,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 :传代细胞 1~ 3代为适应期、4~ 6代为旺盛期、7~ 9代为衰退期。第 6代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其染色体为整二倍体 ,并未发生转化
关键词:
中华鳖 胚胎细胞 细胞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秀柱 朱艳娇 杜丽娟 王立强 康孟阳 王淑辉
为探索提高精原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效率的技术方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动物精原干细胞培养体系,对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Spermatogonial stem cell,Isolation,Culture,Enrichment,in vitro"和"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为检索词,查阅精原干细胞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精原干细胞分离主要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法等,目前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子睿 施志仪 李文娟 尚朝 尚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男 冯上乐 王贺 申晓雅 陈一格 白志毅 李文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2, IGF2)在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和合成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淡水珍珠贝三角帆蚌IGF2的重组质粒pEGFP-IGF2和pET32a-IGF2,通过pEGFP-IGF2-细胞转染,表明该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将pET32a-IGF2转化到BL21 (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成功得到其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显示,在约25kD处有一条清晰的条带,符合目的条带大小(26.27kD),且主要表达于上清液中。为研究重组蛋白IGF2对三角帆蚌细胞活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CK8细胞活性测定,进一步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重组目的蛋白(0 μg/mL、2.5 μg/mL、5 μg/mL、7.5 μg/mL、 12.5 μg/mL、17.5 μg/mL、 22.5 μg/mL)培养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三角帆蚌IGF2重组蛋白能显著促进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且在其浓度为12.5 μg/mL时对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促生长效果最佳,这为促进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传代、细胞系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下一步探究IGF2在贝类中的功能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传丽 刘铮铸 俞英 张勤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洪锋 师娟子 刘金萍 周寒鹰 窦忠英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辅助生殖的基础,提高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可为胚胎移植病人提供更多优质的胚胎。影响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体外培养时间及体外培养系统等。文章对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机理、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俊平 曹鸿国 安志兴 赵慧英 温叶飞 张涌
对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进行了鉴定及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以进一步用于心脏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培养出的心肌细胞呈多种形态,整体形如铺路石样,生长中的心肌细胞常伸出伪足,形状为星形,培养至第4天的心肌细胞常可相互交织形成细胞簇,出现节律性的搏动;心肌细胞的PAS糖原染色呈阳性,胞浆内大量的糖原颗粒被染成品红色;细胞凋亡-Hoechst检测试剂盒荧光染色显示,心肌细胞核内荧光物质分布均匀一致,没有出现细胞凋亡时所特有的荧光致密浓染或碎块状致密浓染现象;对第1代和第6代心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心肌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2代心肌细胞生长曲线趋于...
关键词:
SD大鼠 心肌细胞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晨光 彭春霞 刘永斌 王昆
为揭示Ghrelin在绵羊卵母细胞的表达情况,运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不同培养系统中绵羊卵母细胞Ghre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以M199和血清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后培养的卵母细胞Ghrelin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仅以M199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后培养的卵母细胞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在不同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后,E2较FSH和LH有促进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的趋势。绵羊卵母细胞Ghrelin mRNA的表达以及在不同培养系统动力学变化,提示了这一新型分子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受激素潜在的调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喜艳 王加启 魏宏阳 卜登攀 胡菡 周凌云
从培养基、细胞接种浓度、冻存液三方面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台盼兰染色计数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评定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结果表明,使用DMEM/F12培养基细胞生长状况最好,DMEM培养的细胞较DMEM/F12生长缓慢,F12其次,RPMI1640培养细胞生长最慢;以1×104的接种浓度于24孔板,细胞生长状态最好,细胞的生长周期经历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4个生长阶段,生长曲线符合"S"型生长规律;采用胎牛血清(90%FBS+10%DMSO)和培养基(70%培养基+20%FBS+10%DMSO)两种冻存液冻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复苏培养后,胎牛血清冻存的细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 商旋 张晓敬 常世民 马爽
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存活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启动小鼠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毒性分析、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镉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小鼠皮肤组织原代启动第2天即有细胞迁出,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分裂旺盛,第6天即可长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20~160μMol/l氯化镉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率浓度分别为39.81和22.39μMol/l。CD Cl2处理导...
关键词:
镉 皮肤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玮 李世国 谢莉萍 张荣庆
筛选出能促进合浦珠母贝外套膜细胞培养及矿化功能的细胞因子,以作为优化本物种细胞培养基的参考,挑选三龄合浦珠母贝,获取其外套膜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向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ECG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通过比较细胞活性、贴壁能力、迁移能力和4种基质蛋白基因(pif80、n16、msi7及accbp)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评判这些因子对细胞培养及细胞矿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EGF能显著提高原代培养细胞的活性、贴壁能力和迁移能力,并促进pif80、n16和accbp基因的表达;(2)ECGS能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