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9)
2023(11232)
2022(9106)
2021(8477)
2020(6928)
2019(15026)
2018(15298)
2017(27232)
2016(15060)
2015(16981)
2014(17014)
2013(15800)
2012(14390)
2011(13118)
2010(13331)
2009(12372)
2008(12020)
2007(11253)
2006(9857)
2005(8587)
作者
(43071)
(36049)
(35780)
(34012)
(22676)
(17134)
(16256)
(13965)
(13620)
(12965)
(12221)
(12190)
(11653)
(11370)
(11159)
(11132)
(10713)
(10604)
(10558)
(10341)
(9176)
(8903)
(8804)
(8358)
(8192)
(8061)
(7958)
(7843)
(7368)
(7338)
学科
(56719)
经济(56655)
管理(43591)
(36709)
(29898)
企业(29898)
方法(18923)
中国(18036)
(17470)
地方(17148)
数学(14913)
数学方法(14693)
技术(14420)
(14334)
业经(13825)
理论(13038)
(12496)
农业(12111)
(11591)
教育(10658)
(10021)
地方经济(9741)
环境(9651)
(9259)
(9248)
金融(9239)
银行(9225)
(8973)
贸易(8967)
(8949)
机构
学院(206391)
大学(205631)
(75794)
经济(73818)
管理(73023)
研究(72253)
理学(61628)
理学院(60859)
管理学(59525)
管理学院(59145)
中国(53085)
科学(46381)
(44505)
(36762)
(35500)
(35308)
(34174)
研究所(33424)
中心(32751)
(31449)
师范(31098)
业大(31061)
技术(27685)
农业(27634)
北京(27606)
(27474)
(27052)
财经(26851)
师范大学(24314)
(24144)
基金
项目(138193)
科学(107767)
研究(105709)
基金(94606)
(83047)
国家(82339)
科学基金(69581)
社会(64144)
社会科(60534)
社会科学(60522)
(57932)
教育(50129)
基金项目(49413)
(47916)
编号(45426)
自然(43034)
自然科(42010)
自然科学(41995)
自然科学基金(41166)
成果(38410)
资助(37052)
课题(33421)
重点(32336)
(31475)
(29873)
(28918)
(28114)
创新(27902)
项目编号(27568)
科研(25818)
期刊
(91850)
经济(91850)
研究(61886)
中国(52080)
教育(38057)
学报(34212)
(32817)
科学(30364)
管理(28550)
(28051)
大学(25760)
学学(23136)
农业(22585)
技术(22503)
业经(16102)
图书(15887)
(15791)
金融(15791)
经济研究(14288)
财经(13211)
职业(12221)
科技(11796)
(11761)
(11690)
论坛(11690)
(11672)
书馆(11551)
图书馆(11551)
问题(11036)
(10616)
共检索到324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小腾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存在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指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存在科研导向有偏差、政策体系欠完善、体制壁垒尚未打通、金融支持不充分、服务支撑能力不足、转化链条和评价标准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特色发展、产教融合的战略定位,以及服务团队专业化、技术成果信息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和转化合作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利用三螺旋理论协同机理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新机制。最后提出强化顶层设计、组建专业团队、畅通转化渠道、突出需求导向和开展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林晓言  
大学的"创业使命"和技术转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某种耦合。本文通过探讨三螺旋理论中关于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的经典逻辑关系以及借鉴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技术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基于三螺旋视角,从大学、政府和产业三方面提出了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契机来构建技术转移新途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玺  权琨  
三螺旋理论认为政府、高校、企业的关联系统性是教育发展创新的核心,三方主体共同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动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不仅涉及学校内部,而且与政府和企业也有密切关系。运用三螺旋理论模型,可更加明晰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系统地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因此,本文在理清三螺旋模型特质的基础上,将该理论模型切入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理的视角,以期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构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宝莲   张文松   张睿   张雪   汪家源  
针对平台治理研究碎片化与片面化的不足,首次引入三螺旋理论建立“政府—平台企业—用户”研究模型,探究政府、平台企业、用户及其协同构成的“政府—平台企业”“政府—用户”“平台企业—用户”双边混合组织与“政府—平台企业—用户”三边混合组织在三螺旋模型中的定位以及在平台治理下的作用机理,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平台治理协同度变化,揭示我国平台治理体系运行状态。研究发现:我国平台治理三螺旋组织类别齐全,但各组织协同度有待提高,核心混合组织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三螺旋理论与平台治理理论之间的联系,为构建成熟的平台治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平台治理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丽  
在三螺旋模型下,各参与者形成互动自反的紧密关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但三螺旋关系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推动。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历程促进三螺旋模型的最终形成,基于其实践,应推动国内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组织的构建,为其配备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并强化其机构职能,同时政府还应为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搭建合作平台,以其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喜  宋瑞  袁瑜  
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面临着经营转型的压力,积极探索孵化器的创新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孵化器更好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服务。近年来,政产学研多方融合对创新创业的作用不断显现,在三螺旋理论框架下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探究政府、企业、大学各创新主体对孵化器的融合作用有助于各方更好地支持孵化器的发展。研究表明: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学的支持作用,对于孵化器实现创新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伟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新的增长值,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更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失衡,缺乏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运用三螺旋理论,高校、政府、产业耦合联系,相互分工合作,开展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搞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增强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质量,这是高校建立创业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刘笑  
本文基于SCI、SSCI以及A&HCI论文数据,利用三螺旋算法对全球城市上海和东京在大学—产业—政府协同创新中的关联紧密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上海和东京两个城市的三螺旋模型均以大学—政府的合作为主导;而东京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强度较上海更为紧密。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官产学协同创新体系,但由于产业的参与不够积极活跃,影响了三螺旋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上海三螺旋模型的持久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师伟  
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是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教育综合改革在高校继续教育的体现。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转变管理观念,增强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构,创新评估机制等路径,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进而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体系是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的现状,介绍了三阶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流程和方法,并基于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和专家评分所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体系进行了量化评分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高校专利转化评价体系在机构建设、政策扶持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足,应进行相应的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旺  董珏  余婷婷  
分析当前的新兴产业技术预测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定量方法数据关联性研究不足和即时性不够,以及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环节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解析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舆情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技术预测中的交互作用,运用三螺旋理论来构建技术预测"论文-专利-舆情"三螺旋模型,用于预测新兴产业的未来技术方向;结合新兴产业及技术特征分析,运用原始"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进行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对所预测的技术方向进行优选。同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书全  朱孔国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精益思想、工程建设项目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精益建设实施的关键。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分析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和精益思想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精益建设实施的"三螺旋"模型,指出精益建设各螺旋只有协同才能确保项目成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雪芹  周怀营  蔡翔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变高校的传统职能,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集成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战略。它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扩展了原有的教学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加强调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依据"三螺旋"理论和国际上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先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在建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勇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逻辑进路,即以高校的自主办学为基本前提,以政府的全面支持为总体保障,以企业的产业对接为重要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