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9)
- 2023(15915)
- 2022(13711)
- 2021(12980)
- 2020(10907)
- 2019(24754)
- 2018(24318)
- 2017(46126)
- 2016(24881)
- 2015(28009)
- 2014(27510)
- 2013(27369)
- 2012(25135)
- 2011(22803)
- 2010(22369)
- 2009(20475)
- 2008(19812)
- 2007(16880)
- 2006(14733)
- 2005(12909)
- 学科
- 济(99220)
- 经济(99096)
- 管理(69173)
- 业(66604)
- 企(53772)
- 企业(53772)
- 方法(46716)
- 数学(40989)
- 数学方法(40603)
- 中国(28590)
- 农(27010)
- 财(23843)
- 学(22097)
- 业经(21352)
- 贸(21026)
- 贸易(21014)
- 易(20456)
- 地方(18529)
- 农业(18169)
- 制(17124)
- 环境(15734)
- 和(15451)
- 技术(14984)
- 银(14711)
- 银行(14644)
- 理论(14455)
- 融(14333)
- 金融(14332)
- 务(14267)
- 财务(14203)
- 机构
- 大学(357216)
- 学院(352511)
- 济(145285)
- 经济(142584)
- 管理(139203)
- 研究(124717)
- 理学(121757)
- 理学院(120370)
- 管理学(118311)
- 管理学院(117708)
- 中国(91726)
- 科学(78624)
- 京(76496)
- 农(63167)
- 所(63131)
- 财(62429)
- 研究所(58432)
- 业大(56717)
- 中心(54954)
- 财经(51248)
- 农业(50113)
- 北京(48344)
- 江(48151)
- 经(47006)
- 范(45910)
- 师范(45368)
- 院(44774)
- 经济学(44208)
- 经济学院(39976)
- 州(38858)
- 基金
- 项目(250341)
- 科学(196245)
- 基金(184024)
- 研究(176755)
- 家(164297)
- 国家(162750)
- 科学基金(137818)
- 社会(113230)
- 社会科(107376)
- 社会科学(107347)
- 基金项目(97903)
- 省(94716)
- 自然(91249)
- 自然科(89154)
- 自然科学(89125)
- 自然科学基金(87549)
- 划(81552)
- 教育(79891)
- 资助(75548)
- 编号(69437)
- 重点(56251)
- 部(55587)
- 成果(55108)
- 发(52951)
- 创(52023)
- 创新(48604)
- 科研(48404)
- 课题(47587)
- 国家社会(47535)
- 教育部(47274)
- 期刊
- 济(152186)
- 经济(152186)
- 研究(102152)
- 中国(64090)
- 学报(63774)
- 农(56732)
- 科学(56689)
- 管理(50102)
- 大学(47161)
- 学学(44708)
- 财(44536)
- 农业(39594)
- 教育(34190)
- 融(27327)
- 金融(27327)
- 技术(26878)
- 经济研究(26184)
- 财经(24579)
- 业经(24227)
- 业(22066)
- 经(21119)
- 问题(19680)
- 科技(18179)
- 版(17448)
- 图书(17389)
- 贸(16692)
- 业大(16654)
- 技术经济(16243)
- 世界(15969)
- 理论(15845)
共检索到504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张涛
以三聚氰胺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前因变量,采用"模拟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检验了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家形象感知及本土品牌偏好的影响。通过问卷法共回收有效问卷614份,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家形象感知及本土品牌偏好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彭茜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国货意识)的后果研究比较多,但是有关其前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以三聚氰胺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前因变量,以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并采用"模拟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研究了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及对国产品牌态度的影响。通过对61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国产品牌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刘媛媛
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采用似无关回归法分析了河北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后的购买恢复阶段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风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风险态度主要受个人经历和特征因素的影响,而其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则显著地受"阶段性因素"的影响。新知识的积累和新信息的搜索都可以显著地促使消费者降低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同时,在购买恢复阶段,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略低于对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且受教育水平和信任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其风险偏好程度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感知风险 风险态度 品牌奶制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卓佳
近年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三聚氰胺事件更使我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信任几乎崩溃。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的影响有了什么变化?笔者通过消费者风险认知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奶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程度仍然很高,购买意愿尚未得到有效恢复。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整理出影响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控制程度"和"忧虑程度",次要因素有"了解程度"和"危害程度"。消费者偏好的减少风险措施主要为"平时搜寻信息"、"购买时寻求商店帮助"和"选择令人放心品牌"。
关键词:
消费者 奶制品 食品安全 风险认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本文以2008年我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行为恢复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采用Heck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对河北省消费者在事件发生一年后的奶粉购买恢复和液态奶购买恢复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阶段性因素——消费者的知识了解、风险态度以及对信息主体和信息途径信任程度,均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因此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的目标在于加强消费者知识了解、促进消费者信息信任从而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以保证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尽快地恢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鹏 黄谦
本文以ELM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特性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从新的视角解释了购买经历对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因此有过购买经历的消费者与那些没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相比,会对本土品牌形成较高的特性评价和品牌偏好;对于高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对境外品牌则既可能采用中枢也可能采用边缘路径,具体要视品牌的类型而定,有无购买经历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薇 原瑞玲 孙铮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奶制品安全及本土产品的认可度出现了动摇,国内奶制品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从消费者、奶业产业链及对外贸易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原料奶供应、奶制品加工和销售3个环节均面临较大考验。对奶粉进口需求的实证结果显示,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奶粉进口的主要因素;国内外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对奶粉进口的影响不显著;三聚氰胺事件后引发的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促使中国奶粉进口量激增,且远远超过预测值。最后,笔者针对提升国产奶粉质量和信誉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晓东 何攀
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成为"互联网+贸易"的新模式,为传统外贸产业和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但国际化程度、市场定位水平和品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不高。文章梳理了跨境电商品牌化的相关研究,以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为中间变量,构建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品牌偏好的建议。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品牌偏好 品牌识别 品牌形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凌 王盛 陆雄文
根据复旦大学2002年7~10月在9座城市做的市场调查结果 ,作者提出中国消费者对中外品牌的偏好以及实际购买行为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年龄、个人收入、文化程度和地域对消费者的中外品牌偏好都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消费者并不总是认为洋货优于国货。这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开展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有直接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外品牌 当地品牌 消费行为 品牌偏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占波 何志毅
根据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2004年7-10月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调查收集的数据,本文探讨了消费者中外品牌偏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变量;试图探究影响中外品牌选择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得到"可转移价值因子"和"不可转移价值因子",它们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最后针对如何开发中国市场提出了具体的营销建议。
关键词:
中外品牌 品牌偏好 中国消费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俊武 湛锐章 刘靖梅
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过程中吉利性偏好及品牌名称的吉利因素所起的作用。理论猜测包括三个方面: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认知和感知、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品牌认知与消费者购买意图。研究结论显示,吉利性偏好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感知与认知好感,而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从而对消费者的最终决策提供了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吉利性偏好 品牌名 品牌认知 购买意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霍春辉 袁少锋 彭泗清
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成长背景、经营目标和理念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性可能造成消费者对两类所有制企业形成不同的刻板印象。不同的刻板印象可能延伸到对两类企业品牌特性的感知上,进而影响人们对两类所有制品牌的购买偏好。参照原产地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品牌原产制效应的概念。通过两项研究检验了这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消费者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等方面有更好的感知,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维度上有更好的感知;另外,政府信任度高(vs.低)的消费者倾向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方面有更好的评价,高(vs.低)平权开放的消费者倾向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方面有更好的评价;最后,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立彬 张晓莉 张景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消费的个性化,企业开始重视品牌个性的构建。以往对色彩的研究认为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色彩对消费者也具有唤起作用,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有关色彩个性特征的联想,当色彩的刺激由品牌提供时,消费者会认为该品牌具有色彩联想的个性,并且消费者偏好这一色彩时就会对该品牌产生偏好。企业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构建品牌个性,首先应明确品牌的个性定位,此外还要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色彩偏好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运用色彩强化品牌个性,构建企业期望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
色彩偏好 品牌个性 品牌偏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施玥 施娟
对文化产品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文化企业的品牌市场运作,也有助于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从文化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入手,以品牌关系管理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消费者品牌偏好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出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存在结构差异;对不同品类的文化产品需求存在品牌偏好的差异;品牌偏好影响文化产品需求的程度按高低排序为舞台剧、电台广播、游戏产品及动漫、体育运动用品、图书及报纸杂志、旅游产品、影视、博览会消费品。本研究旨在为企业文化产品的品牌管理活动和政府管理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品牌偏好 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戚海峰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有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就该需求对消费者独特产品/品牌偏好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本土消费者在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导向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独特产品/品牌的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