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3)
- 2023(5494)
- 2022(4719)
- 2021(4546)
- 2020(3789)
- 2019(8517)
- 2018(8450)
- 2017(16762)
- 2016(9380)
- 2015(10161)
- 2014(10436)
- 2013(10188)
- 2012(9847)
- 2011(8654)
- 2010(8995)
- 2009(8417)
- 2008(8790)
- 2007(7804)
- 2006(7162)
- 2005(6639)
- 学科
- 业(36733)
- 济(34834)
- 经济(34783)
- 管理(34778)
- 企(33092)
- 企业(33092)
- 财(17213)
- 方法(14556)
- 务(13072)
- 财务(13053)
- 财务管理(13031)
- 数学(12928)
- 数学方法(12707)
- 企业财务(12533)
- 农(10200)
- 制(10056)
- 策(9332)
- 中国(8874)
- 业经(7783)
- 地方(7416)
- 银(6942)
- 银行(6939)
- 及其(6750)
- 贸(6700)
- 贸易(6694)
- 行(6539)
- 易(6527)
- 农业(6388)
- 体(6198)
- 融(5994)
- 机构
- 学院(130835)
- 大学(128212)
- 济(54417)
- 经济(53121)
- 管理(51689)
- 理学(43463)
- 研究(43300)
- 理学院(43032)
- 管理学(42391)
- 管理学院(42132)
- 中国(36138)
- 财(30852)
- 京(26864)
- 科学(24021)
- 财经(22847)
- 所(22049)
- 江(21912)
- 经(20621)
- 中心(20436)
- 研究所(19178)
- 农(18945)
- 州(17251)
- 北京(17197)
- 财经大学(16854)
- 业大(16088)
- 范(15893)
- 师范(15772)
- 院(15752)
- 经济学(15642)
- 农业(14481)
- 基金
- 项目(78338)
- 科学(62271)
- 研究(59396)
- 基金(57081)
- 家(48408)
- 国家(47967)
- 科学基金(41856)
- 社会(36905)
- 社会科(35028)
- 社会科学(35019)
- 省(30256)
- 基金项目(29274)
- 教育(27481)
- 自然(27464)
- 自然科(26832)
- 自然科学(26826)
- 自然科学基金(26351)
- 划(25550)
- 编号(24876)
- 资助(24572)
- 成果(21543)
- 部(17891)
- 课题(17485)
- 重点(17426)
- 性(16443)
- 发(16301)
- 创(16071)
- 制(15619)
- 教育部(15585)
- 项目编号(15434)
共检索到21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鹭 罗文超
2001年12月,三联集团对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与债务重组,成为其最大控股股东(直到2007年年底),公司的名称也变更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三联商社自2004年利润开始持续下降,2006年仅有116万元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750万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来源则是控股股东三联集团高达900多万元的资金占用费。三联集团正是通过关联采购交易实现资金占用这一主要手段来掏空上市公司三联商社的利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龙建成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害 监督 补偿 惩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辉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侵占动机 净收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若微
由于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现况,使得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核心内容发生了改变。而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都普遍缺乏对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界定以及一个合理的度量方法,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侵占 中小股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峰
至今为止,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行为不断发生,并已成为了阻碍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本文从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充要条件出发,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大股东的最优选择即是将其用手投票权发挥至最大——即最大可能地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这一研究提示我们仅从一般性的加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角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股票市场中日益增多的大股东侵害行为。
关键词:
股东投票权 非完备性 大股东侵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晓彦 刘祖基 隋立秋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A股市场的全流通,研究"后股改时代"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沪深股市85家上市公司近2007-2010年3年的85项大宗股权转让溢价事件为样本,对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后股改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大股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平均水平仍然比较高,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结论。
关键词:
后股改时代 控制权私有收益 大股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私有收益 侵占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少波
现有文献将控制权收益定性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这一定性扭曲了大股东侵害的实质,导致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对现有研究中关于控制权收益和大股东侵害的理论作出了修正,指出并论证了控制权收益是控制权成本的补偿,是控制权的风险溢价,它的实现载体是控制权作用于公司治理绩效改进所产生的增量收益,它与大股东侵害无关。本文进一步提出超控制权收益这一新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及其与控制权收益的本质差异作出了界定和分析,解构了大股东的利益结构,指出大股东侵害的实质是攫取超控制权收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作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超 王亮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现象。大股东通过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获得超额控制权,并"挖空"上市公司的资源,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考虑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型控股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大股东利益侵害行为模型,系统探讨了影响利益侵害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制约大股东"隧道挖空"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隧道挖空 金字塔型控股 利益侵害 大股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广大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持股价格的涨跌以及交易的盈亏。本文以2003~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以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否真正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结果表明,股票发行溢价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上市市场环境、所在行业以及上市前绩效、规模均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股票收益率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关。股票收益率与当年宏观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绩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广大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收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健 李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慧玲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股利 博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权 小股东权益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东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5届大会发表的《开罗宣言》第一主题开宗明义地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的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组织在行使其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环境审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