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8)
- 2023(8251)
- 2022(7096)
- 2021(6883)
- 2020(5801)
- 2019(13684)
- 2018(13530)
- 2017(25458)
- 2016(13655)
- 2015(15730)
- 2014(15259)
- 2013(15121)
- 2012(13964)
- 2011(12831)
- 2010(12958)
- 2009(11996)
- 2008(11699)
- 2007(9960)
- 2006(8817)
- 2005(8062)
- 学科
- 济(62220)
- 经济(62156)
- 管理(36559)
- 业(33442)
- 方法(31439)
- 数学(28900)
- 数学方法(28372)
- 企(26993)
- 企业(26993)
- 中国(18333)
- 贸(17504)
- 贸易(17492)
- 易(17243)
- 农(14557)
- 财(11518)
- 学(11368)
- 业经(11011)
- 出(10311)
- 制(10264)
- 地方(9375)
- 农业(9241)
- 环境(9061)
- 理论(8928)
- 银(8846)
- 银行(8840)
- 行(8580)
- 口(8509)
- 出口(8499)
- 出口贸易(8499)
- 融(8354)
- 机构
- 大学(198982)
- 学院(196752)
- 济(89654)
- 经济(88211)
- 管理(76403)
- 研究(70659)
- 理学(66529)
- 理学院(65782)
- 管理学(64380)
- 管理学院(64042)
- 中国(55041)
- 京(43074)
- 科学(41565)
- 财(36849)
- 所(35461)
- 研究所(32612)
- 农(31126)
- 中心(30887)
- 财经(30217)
- 经济学(29029)
- 经(27857)
- 业大(27811)
- 北京(27426)
- 江(27402)
- 经济学院(26130)
- 院(25394)
- 范(24911)
- 师范(24652)
- 农业(24644)
- 财经大学(22742)
- 基金
- 项目(134518)
- 科学(107777)
- 基金(101737)
- 研究(95824)
- 家(90131)
- 国家(89547)
- 科学基金(76732)
- 社会(63080)
- 社会科(60058)
- 社会科学(60044)
- 基金项目(52273)
- 自然(50261)
- 自然科(49277)
- 自然科学(49267)
- 省(48630)
- 自然科学基金(48411)
- 教育(45184)
- 资助(43628)
- 划(42803)
- 编号(36710)
- 部(31612)
- 重点(30737)
- 成果(29267)
- 发(28416)
- 创(27878)
- 国家社会(27529)
- 教育部(27324)
- 中国(26862)
- 创新(26199)
- 课题(25832)
共检索到28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汤文仙 韩福荣
我国目前有关引进外资的论著,大多是以6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引进外资理论──“双缺口模型”为依据的。但是,该模型在中国利用外资行为上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通过对中国引进外资的实证研究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性分析之后,提出“双缺口模型”的改进模型──三缺口模型。
关键词:
双缺口模型 引资 三缺口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章昌裕
"两缺口模型"在很长时间内被作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两缺口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两缺口现象在中国并不典型,但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本文认为"利用外资"已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在技术硬约束前提下,解决过度外汇储备的出路是彻底转变观念,放弃"利用外资"概念与指导思想,全面建立"投资促进"理念,从国家层面上调整机构、法律与政策,使中国站在更高层次,全面参与到国际资本整体运动与循环中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剑平 温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棣
基于“双缺口”理论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外资适度规模问题,结论表明:我国对外资的利用存在适度规模问题,外资实际规模与外资适度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不合理的外资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负效应,其原因是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所致。
关键词:
外资 适度规模 双缺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 邹宏元
文章在双缺口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拆模型去寻找影响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进而影响我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因素。并且对人均GDP、政府部门的财政余额、对私人部门投放的信贷余额、一国的实际利率以及抚养比率这五项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VAR模型,分析其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实证结果揭示了以上因素对我国经常项目余额的长期影响方向和短期变动的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诗磊 谭琦
文章构建了一个小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的各种结构参数,并计算了中国的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研究发现: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保持了高同步性,这主要是由于成本加成定价冲击对经济影响较小;两种产出缺口的变动都较为频繁,基本上每4个季度就形成一个短的波动周期;两种产出缺口都准确的判断了中国经济波动中的高点和低点,因此对经济预警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宏
从“两缺口模式”理论看我国利用外资刘宏一、两缺口模式理论从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已知下列一个表现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一恒等概念的公式:Y=C+I+(X-M),式中Y为总收入,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X和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上式通过整理可得(Y-C)+M...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多变量动态模型系统下的Beveridge-Nelson分解方法和贝叶斯Gibbs抽样估计,估算了1985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期间中国的产出缺口,并且与传统的单变量估计方法测算的结果在统计属性和对货币政策调节的预测效果方面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出缺口的统计属性存在差别,并且只有基于多变量系统测算的产出缺口对货币政策具有显著预测效果。这说明多变量模型估计出的产出缺口更全面地考虑了经济产出与其他相关变量的互动效应,含有的信息更为丰富,从而对宏观政策调整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出缺口 动态模型 贝叶斯估计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昕东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非常重要。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1983-2007年中国的潜在产出及产出缺口,结果显示估计的产出缺口能够准确反映中国1983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此得出结论:(1)当前中国经济以较低的通货膨胀为代价就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2)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对GDP增长率具有暂时影响,而供给冲击对GDP造成了持久影响,需求冲击对GDP只产生暂时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红兵 陈平
本文基于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两个变量不同的SVAR模型对中国的产出缺口进行估计,并依据"通货膨胀预测能力"、"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的一致性"以及"与实时估计值的一致性"三条标准对估计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VAR02模型对通货膨胀的短期预测能力较好,而SVAR03模型的长期预测能力较好;SVAR03产出缺口的周期转折点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更为一致;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SVAR模型 产出缺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俊奎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市场采购新型贸易出口迅速增长。通过非正规渠道收汇数量也相应增长,对货物贸易收汇统计形成"漏损"。通过构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收汇缺口分析模型,应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收汇"漏损"对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收汇缺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和外汇NRA账户收款对缺口有显著影响,现钞对缺口影响不显著。脉冲结果显示,个人储蓄对缺口有正影响,而企业储蓄对缺口为负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深化市场采购外汇管理改革、简化境外采购商开户流程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与收汇同步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媛 王敬
通过建立"流动性缺口+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的净流动性缺口并将其比率化,以长期存款的剩余资金配置短期贷款为思路,解决了传统流动性风险控制不合理的现象。结果表明:净流动性缺口占比的贷款组合模型在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使银行获得的净收益更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艾蔚
鉴于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未能体现持续的寿命延长,无论做实的个人账户还是处于空账状态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与实际支付月数的差异,都会使得实际支付远远超过个人账户实际或记账累积资金,同时账户资金的可继承性,将进一步扩大个人账户缺口。本文通过Lee-Ca-ter模型预测预期寿命的变化,研究死亡率改进对个人账户缺口的影响,以及死亡率和贴现率对个人账户缺口的共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