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1)
- 2023(18688)
- 2022(15538)
- 2021(14451)
- 2020(11863)
- 2019(26784)
- 2018(26579)
- 2017(50549)
- 2016(27413)
- 2015(30570)
- 2014(30468)
- 2013(29700)
- 2012(27265)
- 2011(24538)
- 2010(24739)
- 2009(23021)
- 2008(21521)
- 2007(18977)
- 2006(16953)
- 2005(15364)
- 学科
- 济(109637)
- 经济(109507)
- 管理(76057)
- 业(74714)
- 企(60895)
- 企业(60895)
- 方法(41925)
- 中国(38524)
- 数学(35350)
- 数学方法(34920)
- 农(32130)
- 地方(29722)
- 融(28819)
- 金融(28817)
- 银(27992)
- 银行(27949)
- 业经(27720)
- 财(27519)
- 行(26999)
- 制(23204)
- 学(22909)
- 农业(21925)
- 贸(19625)
- 贸易(19605)
- 理论(19096)
- 易(18961)
- 务(17374)
- 环境(17298)
- 财务(17284)
- 技术(17274)
- 机构
- 学院(377000)
- 大学(375824)
- 济(149465)
- 经济(146039)
- 管理(144867)
- 研究(130463)
- 理学(123909)
- 理学院(122509)
- 管理学(120339)
- 管理学院(119676)
- 中国(102786)
- 京(81181)
- 科学(79980)
- 财(69935)
- 所(65408)
- 农(61532)
- 中心(60318)
- 研究所(59306)
- 江(57193)
- 财经(55063)
- 业大(54508)
- 范(52169)
- 师范(51674)
- 北京(51577)
- 经(49957)
- 农业(47605)
- 院(47500)
- 州(47115)
- 经济学(44897)
- 师范大学(41656)
- 基金
- 项目(253437)
- 科学(199012)
- 研究(189169)
- 基金(181370)
- 家(157374)
- 国家(155962)
- 科学基金(133772)
- 社会(118417)
- 社会科(112122)
- 社会科学(112097)
- 省(100095)
- 基金项目(95726)
- 教育(86693)
- 自然(85137)
- 划(83818)
- 自然科(83161)
- 自然科学(83143)
- 自然科学基金(81606)
- 编号(78683)
- 资助(73781)
- 成果(64352)
- 发(57630)
- 重点(57052)
- 部(54863)
- 课题(54813)
- 创(53000)
- 创新(49363)
- 项目编号(48259)
- 国家社会(48214)
- 科研(47764)
- 期刊
- 济(171740)
- 经济(171740)
- 研究(115857)
- 中国(79875)
- 学报(58024)
- 农(57895)
- 管理(54967)
- 科学(53999)
- 财(52345)
- 教育(47977)
- 融(46848)
- 金融(46848)
- 大学(44182)
- 学学(41286)
- 农业(39346)
- 技术(32897)
- 业经(29820)
- 经济研究(27161)
- 财经(26497)
- 经(22703)
- 问题(22316)
- 图书(20994)
- 业(20266)
- 理论(18463)
- 科技(17925)
- 现代(17518)
- 技术经济(17254)
- 商业(17091)
- 版(16987)
- 实践(16861)
共检索到576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宏霞 陈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过程产生的金融需求是金融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以金融发展水平为因变量,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三个方面,实证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金融发展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经济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城镇化次之,土地城镇化最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李阳 王金桃
将城镇化发展问题置于政府和市场构成的二维平面内解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传统已经常态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有关讨论也难以避免走上述思维习惯,这种视阈忽视了社会力量在城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理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从政府与市场的平面化思维中解放出来,把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以合理边界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理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 市场 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瑜 汪淑梅
为探究城镇化与金融发展间耦合协调关系,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江西省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及金融发展各子系统均处于颉颃阶段,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协调性水平还不够高;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金融发展状况;城镇化与金融效率的协调度提升成效显著。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发展 耦合协调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倪鹏飞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协调发展视角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相互影响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1994~2012年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结果显示,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正在好转,但仍然存在金融支持规模不足、支持结构不合理、支持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通过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工具来拓展融资渠道,对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金融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鉴于城镇具有空间外延扩展性等特性,考虑了封闭经济体和现代开放经济体两种情形,建立了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城镇化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协整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城镇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能源消费、城镇化是物流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政策建议:建议政府引导物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由于城镇化、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建议政府加强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协同发展,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物流发展 能源消费 对外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莉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权,赋予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探索农地金融的发展路径,并以此为基础,拓宽传统农村金融服务项目,既可以实现农村金融的飞跃发展,又抓住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文章主要是从法制约束、农地流转、农地估价、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保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发展农地金融的障碍及政策突破。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金融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武 刘玲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现有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支柱性产业内部挖掘潜力、外部延伸扩张以及发展配套产业和辅助性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作为实现上述良性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一、发展产业集群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奠定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化需要以一定的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基础,而产业集群意味着同一产业内大量企业在一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淑芳 钟媛媛
本文采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重点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程度。运用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负相关。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发展 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振红 王黎明 盛科荣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为负;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且影响很大,说明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能源消费的波动主要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4.8%和29.3%;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能源消费 PVAR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满明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金融业要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调整,广泛借鉴国际经验,通过金融政策调整、体系构建和新产品开发等措施实现金融业的转型发展,以此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转型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倪鹏飞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协调度不断提升,但金融支持一直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需求,且呈现差距逐渐加大的趋势。应将传统城镇化中"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金融支持模式"转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化金融支持模式"。同时,提高金融支持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完善相关制度,进而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协调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子宸 李宾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1991年至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形成城乡统筹水平、城镇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变量综合数值,通过序列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问题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与城乡统筹、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都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雯 田国良 陆雪莲 王增威
"城镇化"(Urbanization)一词原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镇的集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内涵逐渐突破人口空间转移的单一限定,逐步演变成为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及文化重构的全方位变化过程。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