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3)
- 2023(9395)
- 2022(8542)
- 2021(8172)
- 2020(6843)
- 2019(15754)
- 2018(15915)
- 2017(30648)
- 2016(16831)
- 2015(18905)
- 2014(18937)
- 2013(18740)
- 2012(17002)
- 2011(15166)
- 2010(14928)
- 2009(13467)
- 2008(13027)
- 2007(10925)
- 2006(9350)
- 2005(8024)
- 学科
- 济(63956)
- 经济(63882)
- 管理(47628)
- 业(44292)
- 企(37424)
- 企业(37424)
- 方法(31626)
- 数学(27368)
- 数学方法(26990)
- 农(16440)
- 中国(15511)
- 学(15216)
- 财(15199)
- 业经(14355)
- 地方(14019)
- 理论(11345)
- 农业(11118)
- 和(10944)
- 贸(10752)
- 贸易(10746)
- 易(10404)
- 环境(10339)
- 技术(10191)
- 制(10062)
- 务(10027)
- 财务(9961)
- 财务管理(9940)
- 企业财务(9312)
- 教育(9272)
- 划(9115)
- 机构
- 大学(233446)
- 学院(231251)
- 管理(95335)
- 济(85259)
- 理学(83414)
- 经济(83239)
- 理学院(82488)
- 管理学(80951)
- 管理学院(80554)
- 研究(74898)
- 中国(53688)
- 京(49871)
- 科学(49569)
- 财(37564)
- 所(37470)
- 农(37122)
- 业大(36768)
- 研究所(34580)
- 中心(33570)
- 江(32244)
- 北京(31267)
- 范(31010)
- 财经(30863)
- 师范(30722)
- 农业(29250)
- 经(28054)
- 院(27528)
- 州(26731)
- 师范大学(25019)
- 技术(24873)
- 基金
- 项目(166107)
- 科学(129473)
- 研究(120615)
- 基金(119568)
- 家(104438)
- 国家(103581)
- 科学基金(88714)
- 社会(73366)
- 社会科(69394)
- 社会科学(69375)
- 省(65179)
- 基金项目(64622)
- 自然(59480)
- 自然科(58075)
- 自然科学(58062)
- 自然科学基金(56970)
- 划(55194)
- 教育(54935)
- 编号(49795)
- 资助(49087)
- 成果(39837)
- 重点(36825)
- 部(35855)
- 发(34693)
- 创(34562)
- 课题(33747)
- 创新(32167)
- 科研(32070)
- 项目编号(30978)
- 大学(30824)
共检索到32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甜 郭新超 孙长顺
【目的】分析三维电极法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及其氧化机理。【方法】以石墨棒为阳极、不锈钢直筒为阴极、柱状活性炭为粒子电极,自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考察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解质(氯离子)浓度和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氨氮的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三维电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随着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当电解电压为9V,电解时间50min,以0.02mol/l的naCl作电解质,在废水pH呈中性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70%。通过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可知,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游离氨(nH3)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雅琳 杨德坤 高菲 李琦 孙露露 梁剑茹 周立祥
[目的]吸附法去除水中氨氮通常是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后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本文采用具有一定可溶性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水中氨氮结合,形成可溶的结合物,然后采用沉淀剂一步沉淀去除的新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天然植物多酚类物质Y(以下简称"植物多酚Y")为吸持剂,以硫酸铁为沉淀剂,研究了模拟的氨氮废水的p H值、初始氨氮浓度、温度、植物多酚投加量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吸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在含单一氨氮的模拟废水中植物多酚Y对氨氮吸持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可高达到31.9 mg·g(-1),模拟计算最大吸
关键词:
植物多酚 硫酸铁 氨氮 吸持 沉淀 去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一峰 苏芳莉 芦晓峰 王娟 王铁良
通过建立模拟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小试模型,并灌以造纸废水,分析模拟装置中水样、土样和植物样中氮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造纸废水的氮去除效果显著,且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浓度废水中N的去除效果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NH4+-N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NO3--N有淋洗的作用,在土壤底层积累;TN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芦苇不同器官的含氮量为:叶片>茎秆>根须>根茎。
关键词: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氮 造纸废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旸 王祎哲 孙小雨 贾旭颖 周文礼 高金伟 邵蓬 窦勇
【目的】本文研究固定化培养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生理生态及净水效果,进行为期12 d对照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固定化组(试验组)和液体悬浮态组(对照组),分别比较2种培养模式对纤细裸藻生长(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以及其对养殖废水中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的去除率。【结果】试验组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处理组SOD、MDA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束时(第12天),试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而试验组MDA显著低于对照(P<0.05)。试验组对废水中无机氮去除率始终较高,在试验后期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化培养显著促进纤细裸藻的生长、光合色素的积累,提高裸藻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水质无机氮的去除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金霞 黄小娜 夏建荣 王嘉雯 黄玲辉
藻类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单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共存的多种金属离子去除则相对复杂。本实验利用碱预处理后的羊栖菜藻粉作为海藻吸附剂,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其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Ⅱ)、Cu(Ⅱ)、Cr(Ⅵ)和Ni(Ⅱ)]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pH 2时Cr(Ⅵ)去除率最高,在pH 6~9时,Cu(Ⅱ)、Zn(Ⅱ)和Ni(Ⅱ)的去除率较高。海藻吸附剂在低剂量(2~4 g/L)投加时,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于4 g/L时,去除率不再增加。Zn(Ⅱ)和Ni(Ⅱ)的吸附在25 min左右达到平衡,Cr(Ⅵ)和Cu(Ⅱ)稍慢;温度对海藻吸附剂去除Cu(Ⅱ)、Zn(Ⅱ)、Cr(Ⅵ)和Ni(Ⅱ)的影响并不明显。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海藻吸附剂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表明它们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海藻吸附剂对Cr(Ⅵ)和Ni(Ⅱ)的最大吸附容量明显高于Cu(Ⅱ)和Zn(Ⅱ)。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说明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前后海藻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主要与羧基有关。研究表明,海藻吸附剂对电镀废水中Cu(Ⅱ)、Zn(Ⅱ)、Cr(Ⅵ)和Ni(Ⅱ)都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斌 汪丽娟 沈卓贤 官宝红
以配制的四氯化碳废水和实际工业废水———甲基氯化物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在小试和中试规模上研究碱性水解脱氯去除废水中的四氯化碳(CC l4),主要研究四氯化碳去除效果、重要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实验表明:四氯化碳的去除率与反应时间、温度、pH、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有关。优化的工艺参数为:pH值11.5、温度85℃、反应时间30m in。四氯化碳水解机理表明:碱性条件对四氯化碳水解至关重要,碱性水解反应属于2级反应。不论是配制废水还是工业废水,废水中的四氯化碳去除效率可达70%~80%。结果表明碱性水解工艺处理四氯化碳废水是可行的。
关键词:
四氯化碳 碱性水解 废水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温珊珊 张寒野 何文辉 张饮江 徐姗楠 何培民
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平上测定了真江蓠培养密度对NH4-N去除效率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比较了真江蓠在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状态下的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起始浓度NH4-N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江蓠密度为2~24g.L-1时,5h内随着藻体密度增大和实验时间延长,真江蓠去氨氮能力也增强。当藻体密度为24g.L-1时,真江蓠在5h内去除氨氮效率最高,达到99.77%。各种藻体密度在起始阶段保持较高吸收速率(30~41μmol.g-1.h-1),随后藻体密度与吸收速率呈反比关系,其最低藻体密度组(2g.L-1)在3h和5h吸收速率最大,分别为2...
关键词:
真江蓠 氨氮 吸收动力学 生态修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周汇 单胜道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微生物 氨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浩 呼世斌 张凤梅 黄海波 李辰 李天枢
【目的】分析采用电Fenton法处理延长某油田采油废水时,各影响因素对废水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旨在为采油废水的处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先比较电Fenton法与Fenton法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之后研究电流强度、H2O2质量浓度、H2O2与FeSO4物质的量之比、pH值和板间距等影响因素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比Fenton法相比,电Fenton法处理采油废水时的COD去除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随电流强度和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电流强度为1.5A、H2O2质量浓度为1 100mg/L时达到最大,之后继续增大电流强度和H2O2质量浓度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当H2O2与Fe...
关键词:
电Fenton 采油废水 COD去除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兰 陈秀娟 韦必帽 李志刚 刘帅 李勤峰
通过在室内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了挺水和沉水培养模式下大水剑(Acorus Calamus)、太阳草(Tonina Fluviatilis)、水萝兰(Hygrophila difformis)3种水生植物体内氮磷含量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氮累积量分别在68.43~279.31 mg和23.44~170.13 mg之间;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在9.11~42.79 mg和10.81~28.71 mg之间。其中水萝兰体内氮磷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太阳草,最低的是大水剑;挺水培养方式下氮磷积累量较沉水培养的高,但无显著差异。3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挺水 沉水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龙 臧维玲 姚庆祯 张饮江
测定生化环、沸石、生化石和碎石4种滤料的去除氨氮效果。结果显示,单位体积滤料去氨氮效果以沸石最佳[4.19mg/(h·L)],生化环和生化石去氨氮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分别为3.60mg/(h·L)与3.58mg/(h·L),效果最差的碎石仅为2.09mg/(h·L);若以单位质量滤料表示其去氨氮能力,则不同滤料的去氨氮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生化环去氨氮能力最强[5.29mg/(h·kg)],其次为生化石,其去氨氮能力为4.07mg/(h·kg),沸石的去氨氮能力较差[1.95mg/(h·kg)],仅为生化环的37.0%,碎石的去氨氮能力最差[0.87mg/(h·kg)],为生化环的16.4%。
关键词:
生化环 沸石 生化石 碎石 去氨氮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国芝 吴慧芳 谭洪新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镇亚 李光沛
湿法两面光中密度纤维板的废水处理可分为两部分,80%的网下"白水"进行封闭回用,20%的"预压"水进行处理,该文详细讨论各种化学和生物处理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经化学和生物处理后,"预压"水的悬浮物、COD值和挥发酚值有所降低,其中生物处理后的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87%和86%,COD值降为191mg/l,挥发酚降为0.46mg/l,达到了国家新建厂废水的排放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