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0)
- 2023(16251)
- 2022(14285)
- 2021(13318)
- 2020(11535)
- 2019(26687)
- 2018(26794)
- 2017(52037)
- 2016(28510)
- 2015(32584)
- 2014(32879)
- 2013(32527)
- 2012(29955)
- 2011(26911)
- 2010(27232)
- 2009(25110)
- 2008(24807)
- 2007(22172)
- 2006(19063)
- 2005(16727)
- 学科
- 济(116612)
- 经济(116485)
- 管理(83527)
- 业(80535)
- 企(67152)
- 企业(67152)
- 方法(59505)
- 数学(52392)
- 数学方法(51604)
- 农(30787)
- 财(29040)
- 中国(28593)
- 学(25726)
- 业经(24577)
- 地方(23082)
- 贸(21185)
- 贸易(21176)
- 技术(21004)
- 农业(20652)
- 易(20510)
- 理论(20421)
- 制(19537)
- 务(18931)
- 财务(18837)
- 财务管理(18786)
- 和(18173)
- 企业财务(17754)
- 环境(17408)
- 银(16326)
- 银行(16269)
- 机构
- 学院(411311)
- 大学(411244)
- 管理(163159)
- 济(159967)
- 经济(156364)
- 理学(141953)
- 理学院(140385)
- 管理学(137613)
- 管理学院(136877)
- 研究(132825)
- 中国(97496)
- 京(87070)
- 科学(85659)
- 财(71924)
- 农(69267)
- 所(67838)
- 业大(64328)
- 研究所(62105)
- 中心(61149)
- 江(60174)
- 财经(58456)
- 北京(54758)
- 农业(54660)
- 范(53867)
- 师范(53333)
- 经(53024)
- 州(48967)
- 院(47875)
- 经济学(47824)
- 技术(46086)
- 基金
- 项目(281914)
- 科学(220197)
- 研究(203225)
- 基金(202530)
- 家(176880)
- 国家(175433)
- 科学基金(150257)
- 社会(125100)
- 社会科(118533)
- 社会科学(118496)
- 省(111954)
- 基金项目(107415)
- 自然(99934)
- 自然科(97620)
- 自然科学(97596)
- 自然科学基金(95797)
- 教育(95512)
- 划(93933)
- 资助(85299)
- 编号(84018)
- 成果(67649)
- 重点(63283)
- 部(61853)
- 发(59106)
- 创(58444)
- 课题(58138)
- 创新(54508)
- 科研(54394)
- 教育部(52764)
- 大学(52505)
- 期刊
- 济(168248)
- 经济(168248)
- 研究(113899)
- 中国(75348)
- 学报(67319)
- 农(61690)
- 科学(60657)
- 管理(57399)
- 财(55127)
- 大学(50026)
- 教育(47528)
- 学学(47166)
- 农业(42620)
- 技术(39559)
- 融(31519)
- 金融(31519)
- 业经(28178)
- 财经(27828)
- 经济研究(26976)
- 经(23682)
- 业(23133)
- 问题(22129)
- 技术经济(21779)
- 图书(21530)
- 统计(21121)
- 科技(20352)
- 版(19583)
- 理论(19429)
- 策(19365)
- 商业(18448)
共检索到585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浩 张云秋
针对技术功效矩阵分析的不足开展研究,构建新的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将技术功效矩阵与技术路线图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将时间维度引入技术功效分析中,构建三维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利用中药饮片炮制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分析结果相比,本文构建的三维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分析角度更多,分析结果更科学、全面。模型内容是以专利数量呈现的,未来将研究更加丰富的变现形式,更准确地反映技术领域的研发情况。本文提出的三维技术功效分析模型与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分析相比,分析结果更科学,分析角度更全面,可以更好地支持技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世玉 王伟 胡思佳 谭婉君 陶成琳 亢川博
[目的/意义]为了改进传统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的不足,使其更加科学有效。[方法/过程]在传统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专利组合分析模型,并以某生物制药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三维专利组合分析模型能够将技术生命周期、平均技术吸引力、相对技术份额以及研发重点四项专利技术指标进行组合,弥补了传统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的不足,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企业技术评价。[局限]在实证研究部分,对技术生命周期的判定偏于定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洁 穆晓敏 王琰 杜婉盈 王伟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技术功效矩阵进行优化,弥补专利分析的不足,全面科学地分析产业技术主题的分布及应用情况。[方法/过程]根据专利发明创新的特征和技术术语的特征,从构成要素、技术工艺和功能效果三个角度确定产业专利技术的评估维度,将构成要素引入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中,构建多维专利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并选以吉林省人参产业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吉林省人参产业技术主题的热点研究方向为利用粉碎与干燥等方法,将叶、根、人参总皂苷与人参多糖应用于抗肿瘤与保健等领域。通过优化的模型,解决了技术功效矩阵在医药领域内专利分析的不足,从而验证该模型可全面地分析产业当前技术主题的研究热点与空白,为决策者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虎兆 李春成
文章首先构建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服务业的综合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需求水平、服务业供给水平、服务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都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服务业的发展逐渐转变为需求驱动、供给驱动和创新驱动的"三驾马车"共同驱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科范 陈刚 郭伟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创业团队结构的三维模型,它由角色结构、技能结构和权力结构3个主要维度组成。分析了创业团队的这3种结构对创业团队绩效的影响,识别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运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的因子测度项具有较高可信度;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测度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证明模型中的因子结构是合理的,最后利用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创业团队结构的3个维度。
关键词:
创业团队 角色结构 技能结构 权力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玉和 白俊红 尚芳 张玉娟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是保证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创新的风险是人们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由外部环境、组织(团队或个人)自身的局限及过程本身不确定性造成的。我们通过对创新风险进行仔细分类,并将其放入一个多维空间进行考察,建立了一个包括过程维、环境维和知识维的三维技术创新风险分析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振媛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的分析理念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改变着情报分析的范式,过去单一的角度去进行情报分析已不足透析情报课题的本质,需要从多维度的视角去重新看待情报分析的内在要素与特征。文章旨在探究情报融合新形势下,情报分析中任务、数据与方法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关联规律,并展开相应的“任务—数据—方法”三维情报分析模型构建的研究工作。对任务、数据、方法三者关系的分析可以实现“以任务选择数据与方法”“以数据寻求任务完成方法路径”以及“以方法提炼数据解决任务”等情报分析的多种场景,帮助情报研究人员从“任务导向”“数据驱动”和“方法引导”三个角度理解情报分析、开展情报分析,实现由过去的“等待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提升情报服务的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林伟 王向东 张弛
研究目的:在城市立体化发展和土地权属状况复杂化的背景下,研究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构建和技术实现。研究方法:数据模型,GIS可视化,拓扑分析。研究结果:构建了新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PNAT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技术模拟实现。研究结论:(1)PNAT模型在可视化表达和拓扑分析等方面,较之现有三维地籍数据模型有着明显优势;(2)利用PNAT模型能够实现房地合一登记管理,并与地形匹配良好,且可以实现三维地籍实体的精确表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自强 王效岳 白如江
[目的/意义]分析科研主题的复杂演化过程,能够帮助学者及时把握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然而目前主题演化相关研究主要从单一维度进行演化分析。[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基于主题热度、状态和演化路径3个维度的主题演化分析模型,以碳纳米管研究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相关科技文献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并利用PLDA模型进行主题识别,然后基于多维主题演化分析模型,结合可视化技术,构建了多个维度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了主题热度、演化状态、宏观演化脉络和微观演化路径,清晰地描绘了碳纳米管领域的主题演化脉络、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黎 任波 陈云伟
旨在探索建立指导专利地图产业应用实践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所提出的专利地图三维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相对位置、虚拟空间位置三类位置元素,并以智能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分析实践为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具体实证研究。迎合产业专利分析的实践需求,强化专利地图的"地图"属性,提出的模型高度凝练且易于扩展,从业人员基于此可快速制定产业分析方案。
关键词:
专利地图 产业分析 专利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喜英 王雨秋
随着MFCA核算理论的完善,资源价值流分析在过程控制和整体规划方面得以发展,由于现有研究聚焦于静态分析,缺少动态性的、预测性的分析,严重影响了资源价值流管理参与企业决策的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流程制造企业为例,将资源价值流管理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企业运营机制划分为"过程控制—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三级辖区,探究各级辖区调控中心的设定规律并由此建立企业内部资源价值信息的啮合式动态分析模型。由此,探究各层级辖区的价值信息传递模式,构建起企业内部资源价值流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喜英 王雨秋
随着MFCA核算理论的完善,资源价值流分析在过程控制和整体规划方面得以发展,由于现有研究聚焦于静态分析,缺少动态性的、预测性的分析,严重影响了资源价值流管理参与企业决策的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流程制造企业为例,将资源价值流管理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企业运营机制划分为"过程控制—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三级辖区,探究各级辖区调控中心的设定规律并由此建立企业内部资源价值信息的啮合式动态分析模型。由此,探究各层级辖区的价值信息传递模式,构建起企业内部资源价值流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的预测功能进行分析。该模型的构建为企业资源价值流分析提供了具有动态性和预测性的方向,为企业的资源价值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周卓
管理的技术、制度和文化三种机制的作用,构成组织系统运行的三维模型。它为研究组织管理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本文从六个方面来研究管理,首先是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基本层面,然后是三个维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另三个层面:技术—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技术—制度层面。这样做既保证了整体的整合,又有部分的分析;既保留了管理刚性的一面,又考虑了管理柔性的一面;既可应用科学分析,又不失人文关怀。
关键词:
管理 管理技术 管理制度 管理文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江 李姝影 刘自强 方曙
[目的/意义] 开展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技术功效词的精准、多维度、自动化识别,形成通用的多维技术功效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升一线科研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利用专利文献的效率。[方法/过程] 提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BERT-BiGRU-CRF抽取技术功能和技术效果的三元组(Subject-Action-Object,SAO);通过社区发现提取重要节点信息,按照技术维度分类架构设计清洗关联规则,自动优化技术词和功效词,并以网络形式揭示技术功效的潜在关联和生成技术功效矩阵,以便后续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解读等具体情报分析工作;利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专利真实数据集对本方法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敏圣 郭桐 刘维宝 王成程 熊勇
基于项目计划管理的需求,针对项目启动之初如何构建合理的计划体系问题,通过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提出从时间、对象和要素3个维度,构建项目管理计划体系的TOE三维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制定一种完整的分析方法。随后,结合某大科学工程项目实例,进行应用分析,详细阐述计划体系构建过程。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其输出结果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要素的计划覆盖,满足项目各层级对计划的需求,可供同行分析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