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0)
2023(19598)
2022(16852)
2021(15786)
2020(13131)
2019(29514)
2018(28890)
2017(54474)
2016(29926)
2015(33025)
2014(32423)
2013(31673)
2012(28915)
2011(25925)
2010(25670)
2009(23818)
2008(22207)
2007(19141)
2006(16572)
2005(14360)
作者
(86405)
(71685)
(71219)
(67713)
(45306)
(34717)
(32391)
(28055)
(27340)
(25312)
(24397)
(24015)
(22743)
(22219)
(22187)
(22092)
(21919)
(21180)
(20549)
(20401)
(17943)
(17378)
(17315)
(16263)
(16168)
(15936)
(15908)
(15765)
(14562)
(14460)
学科
(110785)
经济(110669)
管理(80935)
(77340)
(64331)
企业(64331)
方法(49010)
数学(42429)
数学方法(41864)
中国(34295)
(31122)
(29252)
(27957)
金融(27954)
地方(27577)
(26971)
银行(26894)
业经(26437)
(26251)
(25855)
(22347)
农业(21397)
(20849)
贸易(20830)
(20214)
理论(19431)
(19179)
财务(19101)
财务管理(19062)
环境(18115)
机构
学院(405341)
大学(405180)
管理(154735)
(153370)
经济(149903)
研究(138240)
理学(134800)
理学院(133189)
管理学(130572)
管理学院(129891)
中国(105723)
科学(91531)
(85390)
(76320)
(70376)
(69355)
业大(67155)
研究所(65121)
中心(64178)
农业(60602)
(58733)
财经(56190)
(54330)
师范(53640)
北京(52907)
(51109)
(50623)
(48263)
经济学(45943)
技术(44956)
基金
项目(289414)
科学(225440)
基金(207898)
研究(205224)
(184752)
国家(183201)
科学基金(155456)
社会(127572)
社会科(120787)
社会科学(120755)
(115654)
基金项目(110742)
自然(103582)
自然科(101149)
自然科学(101120)
自然科学基金(99246)
(97674)
教育(94162)
资助(84054)
编号(83229)
成果(65966)
重点(65908)
(62614)
(61574)
(60825)
课题(57913)
创新(56791)
科研(56090)
计划(55194)
大学(52807)
期刊
(161738)
经济(161738)
研究(112283)
中国(77518)
学报(74793)
(69009)
科学(64836)
大学(54562)
管理(53763)
(52274)
学学(51598)
农业(46851)
教育(45051)
(42792)
金融(42792)
技术(33269)
业经(28123)
财经(26124)
经济研究(26082)
(24752)
(22407)
(21228)
问题(21026)
科技(20938)
图书(20451)
业大(19887)
资源(18901)
理论(18133)
技术经济(17954)
商业(17653)
共检索到583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菲菲  王筱涵  刘扬  
在作者共被引、作者文献耦合、作者互引三维引文关联比较与融合视角下,综合使用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熵权法以及天际线的方法,形成了引文关联网络指标与传统h指数、被引频次等定量指标融合基础上的学者学术交流活力、知识传播主导力、贡献影响力等方面综合测度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利用该思路对当前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了该领域最有全面影响力的学者专家,该结果与实际领域发展推动者现状较为吻合;在加权直接引用网络指标的引入下,发现了更多在领域知识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常新月   郑孝廉   李明   石进   卢明欣  
为丰富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视角,改善对传统引文指标的过度依赖,文章拟融合编委团队的学术指标进行期刊影响力多维评价研究,观察编委影响力指标的独特作用。从编委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选取经济学领域影响因子排名前30的期刊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编委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差异化表征价值;融合编委影响力的期刊多维影响力评价模型在期刊长期影响力评价方面具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刘鹏  
[目的/意义]交叉学科内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对探究跨学科知识融合趋势及科研人员影响力的测度与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影响力度量方法普遍存在着论文引用的载体单一化、传播单向化,并且没有考虑学者领域交叉程度等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提取学者自身的领域信息特征,把影响力双向传播引入论文引用网络中,提出了一种融合论文引用传播与学者信息传播的交叉领域学术影响力识别方法(IPCSI),该方法首先通过量化t时刻节点文献的学科交叉度,构建学者—论文交叉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将引证文献对节点文献的引用传播作为影响力连边,计算t+1时刻引文因子向量,利用图上排序算法实现学术影响力的后向引文传播。其次,从学者间合著领域相关性视角,通过增加以学者自身为传播载体的学者影响力连边,计算t-1时刻学者因子向量,模拟该时刻下学术影响力的前向信息传播。最后,通过同时建模论文引文传播与学者信息传播,客观再现学术影响力的前序与后序传播过程,并采用调和计量方法分配学术贡献度,最终完成学者影响力双向传播的量化分析。[结果/结论]在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IPCSI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结合论文引用粒度与学者信息粒度,能够丰富交叉领域内学术影响力的传播路径,提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准确性。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杨慧云  
[目的/意义]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备受学术领域的高度重视,选择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成为每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采用p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检索范围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统计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计算目标数据的p指数及其相关指标值,主要包括学者的h指数、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实证分析了p指数在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指数与h指数相似,具有累计性,不仅方便测量学者的累计绩效,还能测度学者的影响力峰值。p指数与学者的总被引量、篇均被引量、h指数之间存在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子婕   唐星龙  
[目的/意义]目前,融合Altmetrics指标和引文指标越来越成为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趋势所在,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易忽略学术潜在影响力维度且尚未足够重视学者学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因此难以满足复杂信息环境下对学者进行全面、准确评价需求。[方法/过程]传播学中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理论和高潜力人才评价中的A-FAST模型理论启发了对于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文章在专业影响力、传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潜在影响力维度,构建了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并梳理了4个维度的具体指标体系,明确其适用场景。[结果/结论]根据构建的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石墨烯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局限]存在评价数据类型单一和模型验证情景简化等方面的不足,以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秀霞  邵作运  
[目的/意义]为弥补现有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发现不同研究主题下高影响力的作者,文章给出一种基于主题内容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领域近5年核心期刊的文献为样本,首先利用CTM模型提取样本文献的主题,获得文献作者对不同主题的贡献值;再利用K-means算法对样本文献分类,由此将文献对应的作者划分到特定主题类别下;然后,将作者在某特定主题类别的贡献值与作者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频次相结合,设计特定主题类别下作者影响力指标(Author Influence Index in Specific Topic,AII-ST);最后,根据AII-ST值对作者进行影响力排序。[结果/结论]本研究在方法上,通过CTM模型与K-means算法的结合实现了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与聚类数目的双重优化;在应用中,作者评价指标AII-ST值能有效限定作者的比较范围,较好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方向;新指标评价视角新颖、评价结果可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绪秋  
[目的/意义]Web 2.0时代,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一分为二:传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和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由于Altmetrics研究工具的缺陷性,国内学术论文无法测度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依据国内学术论文数据特点,丰富国内学术论文评价影响力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方法/过程]为了综合考虑被引频次与被引时间对学术论文价值的影响,文章引入了学术论文引证因子,并基于即年指标、影响因子及5年期影响因子定义了即年因子、2年期引证因子和5年期引证因子。此外,运用因子分析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宇  邹德安  
[目的/意义]结合传统引文指标与学者文献的引用关系数据,对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测度。准确且高效地测度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方法/过程]提出学者文献影响力测度指标,通过构建加权文献引文网络模型,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和被引时间以及文献发表期刊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综合测度出文献重要性大小。根据学者对其所著文献的贡献度,综合测度出学者的文献影响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既考虑了学者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又区分了合著学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度的不同,相比影响因子、h指数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卫静  刘静  凌世婷  
[目的/意义]打破聚类分析法关系分析的固有模式,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结构出发,探讨关键词网络位置对技术间关联关系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ESI数据库2017年5月的更新数据,以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对该领域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结构洞和桥结构两种媒介角色理论,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内各技术的媒介角色,识别各技术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研究、智能电网、功率控制、非线性系统、时间延迟、稳定性、同步技术等技术的媒介作用较重要,与多种技术存在关联,对电子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国华  寇晶晶  张建勇  韩正琪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即通过归纳收敛开放同行评议内容,形成能够表征学者不同层面影响力的多个标签簇,从而从质量层面多角度探索学者影响力,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调研分析国内外现有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并以开放同行评议平台F1000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评价方法是一种新的评价角度,实现了对学者的多角度评价,增加了学者影响力的饱满度和辨识度。分析表明,该方法与文献计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的定量分析与开放同行评议方法的结合将是未来学术评价的发展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卓  王宏起  李玥  
[目的/意义]提出领域融合的主题识别方法。旨在探索不同研究领域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为领域融合主题识别及演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思路。[方法/过程]构建引文网络,确定文献与引文弧互动强度、主导模式以及不同研究领域融合的相互贡献对主题分布的影响并将其可视化。[结果/结论]通过对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引文网络案例分析,阐述边界文献作用关系对交叉融合主题的影响,有助于探索研究领域的主题演化趋势,丰富研究领域融合的主题探测发展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玉琢   李晓婷   乔红   邢瀚文   章成志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算法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少有论文探讨不同国家在算法研发工作中的表现。文章以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领域为例,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抽取该领域学术论文提及的算法,获得领域中的完整算法集合;收集所有算法的提出国家及相关信息,从算法数量和质量等维度分析不同国家的学术影响力。研究发现:在算法数量上,各国差异明显,中美是提出算法的主力军;在算法质量上,美国在综合被引上表现出色,各国在平均被引之间的差距较小,澳大利亚、乌克兰等排名明显提升;综合考虑算法数量和质量,将不同国家的学术影响力分为4种类型,从中发掘数量、质量表现皆优的模范型国家,以及在单一维度影响力高的潜力型国家。文章为国家、机构、个人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新视角,验证了利用细粒度知识成果进行国家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可能性,能为算法创新过程中各国之间的学术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刘芳  
本文以1998—2007年的CSSCI引文数据为基础,筛选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2006年度h指数大于等于10的研究者,对这些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的低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