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9)
- 2023(10495)
- 2022(9288)
- 2021(8914)
- 2020(7429)
- 2019(17328)
- 2018(17365)
- 2017(32922)
- 2016(17963)
- 2015(20042)
- 2014(20197)
- 2013(19990)
- 2012(18230)
- 2011(16339)
- 2010(16091)
- 2009(14595)
- 2008(14187)
- 2007(12248)
- 2006(10675)
- 2005(8888)
- 学科
- 济(68970)
- 经济(68893)
- 管理(50837)
- 业(46297)
- 企(38889)
- 企业(38889)
- 方法(31982)
- 数学(27466)
- 数学方法(27130)
- 农(18815)
- 中国(18736)
- 地方(16722)
- 财(15893)
- 业经(15823)
- 学(15502)
- 农业(12506)
- 理论(12306)
- 和(12058)
- 贸(11627)
- 贸易(11619)
- 环境(11238)
- 易(11227)
- 制(11224)
- 技术(10793)
- 教育(10787)
- 务(9990)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898)
- 划(9705)
- 银(9382)
- 机构
- 大学(245226)
- 学院(243401)
- 管理(100221)
- 济(91223)
- 经济(89016)
- 理学(87109)
- 理学院(86115)
- 管理学(84553)
- 管理学院(84109)
- 研究(80595)
- 中国(58931)
- 京(53149)
- 科学(51528)
- 财(40680)
- 所(39686)
- 农(37531)
- 业大(37094)
- 中心(36693)
- 研究所(36325)
- 江(35012)
- 北京(33647)
- 范(33602)
- 师范(33306)
- 财经(32630)
- 院(30063)
- 经(29718)
- 农业(29232)
- 州(28953)
- 师范大学(27064)
- 技术(26891)
- 基金
- 项目(172138)
- 科学(134542)
- 研究(127813)
- 基金(123005)
- 家(106670)
- 国家(105743)
- 科学基金(90986)
- 社会(77773)
- 社会科(73462)
- 社会科学(73442)
- 省(67544)
- 基金项目(66239)
- 自然(59948)
- 教育(58753)
- 自然科(58516)
- 自然科学(58505)
- 自然科学基金(57416)
- 划(56982)
- 编号(53488)
- 资助(50255)
- 成果(43227)
- 重点(38142)
- 部(37379)
- 课题(36746)
- 发(36227)
- 创(35788)
- 创新(33227)
- 项目编号(32991)
- 科研(32808)
- 大学(32211)
- 期刊
- 济(99985)
- 经济(99985)
- 研究(71232)
- 中国(47482)
- 学报(38249)
- 管理(36832)
- 科学(35176)
- 农(33897)
- 教育(32426)
- 财(29225)
- 大学(28808)
- 学学(26520)
- 农业(24169)
- 技术(22614)
- 融(18265)
- 金融(18265)
- 图书(17069)
- 业经(16915)
- 经济研究(15070)
- 财经(14693)
- 理论(12889)
- 问题(12742)
- 科技(12446)
- 经(12370)
- 业(12261)
- 实践(12131)
- 践(12131)
- 书馆(11450)
- 图书馆(11450)
- 技术经济(11438)
共检索到35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红娟
作为共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线建设,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经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尚属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档案及材料的解密,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迄今为止,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研究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诸如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得失评价、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等,并逐渐延伸至相关领域,诸如三线建设与城市化、三线建设的职工婚姻等,可以说,研究趋向更为细化和多元化。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提出对今后三线建设研究的看法和思考,期望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关键词:
三线建设 研究 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红娟
作为共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线建设,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经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尚属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档案及材料的解密,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迄今为止,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研究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诸如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得失评价、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等,并逐渐延伸至相关领域,诸如三线建设与城市化、三线建设的职工婚姻等,可以说,研究趋向更为细化和多元化。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
关键词:
三线建设 研究 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东林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重要贡献: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和规划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进行三线建设的思想;是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设计师。尤其是邓小平在参与三线建设过程中所孕育的三线建设思想,对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邓小平 三线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明长
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使内地城市被纳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主流进程而获得大规模发展。三线城市的成长,不仅对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扭转了内地城市的落后状态,为内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三线城市的布局,也推动了中国城市体系的大幅度重构,对新中国城市化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内地城市 工业化 城市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尚哲
围绕三线建设与军事战略、三线建设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梳理了相关欧美学者的成果及其观点。提出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三线建设,欧美学者需要从其他角度切入,分析它对经济方面的影响。而三线建设的军事战略研究,则必须等到中国档案馆资料更加对外开放,否则外国学者只能沿用刘易斯与薛理泰的研究办法——使用中国学术报刊与领导的回忆录来印证他们的论点。对小三线口述史研究应该尽快开始,时不我待。
关键词:
欧美 学术界 三线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傅玉芳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檪(檪第一辑)最近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檪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檪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英伟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二辑)2016年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时至1985年鼎盛时期,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达到25.65万人,工业总产值17.2亿元。作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此书包括特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遗址 文化人类学 文化景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遗址 文化人类学 文化景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陈东林 段娟
对于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横贯国家3个五年发展计划,涉及13个省、市、区,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9.01%①,有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次民工参加,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西部地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线建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未提及,原因是在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上争议较多而未能形成共识。中央实施的三线建设项目大多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四川、重庆又是西南三线建设项目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初期在四川、重庆实施的重点项目有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曙新
本文从均衡与效益两大经济目标入手 ,对怎样客观评价 60~ 70年代开展的三线建设进行了探讨 ,认为三线建设不仅在当时具有备战的意义 ,而且对后来的经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均衡方面 ,对三线建设在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改变我国在 1 949年前形成的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工业畸形布局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效益方面 ,既认为三线建设在防止外敌入侵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最大的效益表现 ,又对三线建设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最后得出的启示是 :在任何形势和条件下 ,都必须妥当处理好均衡目标与效益目标的关系 ,努力求得两大目标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均衡 效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段伟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三线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影响非常大。许多三线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变需要转轨或调整,有的陷入困境。甘肃天水市区的三线企业在最初的工业布局上没有严格按照"山、散、洞"的方针设计,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天水市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企业改造、调整中,产品研发也注意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有的成为天水市的名优企业。
关键词:
天水 三线 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鑫 李阳 庞浩 文传浩
对后发国家而言,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是其最常采用的发展模式。对产业政策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成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有效参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三线建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利用三线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年)等数据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历史上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三线建设对地区长期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不过该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为克服计量模型中的遗漏变量偏误,本文使用了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数据作为工具变量重新估计模型,结论依然稳健。工具变量不仅有助于实现因果推断,还可以帮助理解历史是通过何种途径塑造了当下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
工业化 三线建设 发展战略 工具变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一楠 赵洋
20世纪60年代,绵阳成为四川三线建设的重镇。进驻绵阳的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带动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与此同时,广大农民掀起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热潮,在参加基本建设、生产地方性建材、保障蔬菜供应等方面出力颇多。三线建设中的工农关系尽管存在矛盾,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解决,偏差得以纠正。工农互惠关系的构建为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及战略大后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给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城乡关系提供了历史启示。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农关系 城乡关系 西部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