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9)
2023(12400)
2022(10840)
2021(10163)
2020(8425)
2019(19466)
2018(19334)
2017(36830)
2016(20117)
2015(22631)
2014(22743)
2013(22450)
2012(20747)
2011(18443)
2010(18272)
2009(16614)
2008(16244)
2007(14118)
2006(12364)
2005(10506)
作者
(57563)
(47521)
(47306)
(45146)
(30325)
(22847)
(21635)
(18678)
(18226)
(17029)
(16455)
(15886)
(15079)
(14894)
(14766)
(14509)
(14088)
(14059)
(13702)
(13415)
(11797)
(11511)
(11431)
(10782)
(10686)
(10672)
(10577)
(10455)
(9614)
(9353)
学科
(79966)
经济(79880)
管理(55664)
(48625)
(40837)
企业(40837)
方法(35107)
数学(29503)
数学方法(29140)
中国(24148)
(20790)
地方(19885)
业经(18389)
(18218)
(17035)
理论(14940)
(13879)
农业(13787)
环境(13438)
(12713)
贸易(12705)
教育(12545)
(12423)
(12259)
技术(11623)
(11192)
(10436)
(10404)
财务(10367)
银行(10367)
机构
大学(278983)
学院(277719)
管理(110456)
(104660)
经济(101996)
理学(95507)
研究(94573)
理学院(94362)
管理学(92698)
管理学院(92188)
中国(67842)
(60914)
科学(60577)
(46904)
(46027)
研究所(42960)
(42560)
中心(42282)
业大(41697)
(40649)
(39765)
师范(39431)
北京(38541)
财经(37104)
(35387)
(33762)
(33505)
农业(33271)
师范大学(32051)
技术(30253)
基金
项目(195597)
科学(152843)
研究(144447)
基金(139455)
(121287)
国家(120243)
科学基金(103139)
社会(89122)
社会科(84177)
社会科学(84155)
(76895)
基金项目(75136)
自然(67318)
教育(66212)
自然科(65716)
自然科学(65702)
(64873)
自然科学基金(64460)
编号(60066)
资助(56424)
成果(48622)
重点(43570)
(42110)
(41858)
课题(41748)
(40191)
创新(37364)
科研(36819)
项目编号(36800)
大学(36367)
期刊
(116681)
经济(116681)
研究(83066)
中国(53629)
学报(44058)
科学(40805)
管理(40554)
(38591)
教育(36952)
大学(33031)
(32951)
学学(30575)
农业(27249)
技术(24958)
(20249)
金融(20249)
业经(19588)
图书(18346)
经济研究(17891)
财经(17247)
问题(16475)
(14694)
科技(13958)
(13911)
理论(13634)
资源(13140)
现代(13074)
技术经济(12790)
实践(12645)
(12645)
共检索到40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东林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重要贡献: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和规划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进行三线建设的思想;是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设计师。尤其是邓小平在参与三线建设过程中所孕育的三线建设思想,对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巫涛  彭重华  黄宗胜  吴毅  
上堡古村位于湘西南绥宁县古苗疆境内,它是苗族首都遗址所在地。本文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首次对遗址的生态、物态、文态环境景观特色展开研究,其结果有利于古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同时为现代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尚哲  
围绕三线建设与军事战略、三线建设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梳理了相关欧美学者的成果及其观点。提出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三线建设,欧美学者需要从其他角度切入,分析它对经济方面的影响。而三线建设的军事战略研究,则必须等到中国档案馆资料更加对外开放,否则外国学者只能沿用刘易斯与薛理泰的研究办法——使用中国学术报刊与领导的回忆录来印证他们的论点。对小三线口述史研究应该尽快开始,时不我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红娟  
作为共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线建设,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经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尚属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档案及材料的解密,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迄今为止,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研究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诸如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得失评价、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等,并逐渐延伸至相关领域,诸如三线建设与城市化、三线建设的职工婚姻等,可以说,研究趋向更为细化和多元化。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提出对今后三线建设研究的看法和思考,期望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傅玉芳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檪(檪第一辑)最近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檪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檪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英伟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二辑)2016年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时至1985年鼎盛时期,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达到25.65万人,工业总产值17.2亿元。作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此书包括特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红娟  
作为共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线建设,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经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尚属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档案及材料的解密,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迄今为止,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研究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诸如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得失评价、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等,并逐渐延伸至相关领域,诸如三线建设与城市化、三线建设的职工婚姻等,可以说,研究趋向更为细化和多元化。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武录义  岳永杰  刘果厚  高润宏  苏志成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区景观格局的影响,运用小波分析、遥感技术等方法,分析了1981-2010年元上都遗址区气候变化规律和1990年、2000年、2010年3个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元上都遗址区近30 a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际变率为0.065℃·a-1,在30 a低频区和10 a中频区呈明显冷暖交替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25 a的低频区呈明显干旱期,而10 a的中频区呈干湿交替,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仍将持续;元上都遗址区草地景观优势度在降低,景观结构变化较大。其中草地、水域、湿地与沼泽面积在减小,而耕地、林地、居民点和沙地面积在增加,沙地面积增幅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力军  宝音陶格涛  苏金华  布仁图雅  万志强  
草原文化遗址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灵魂之一,加强对草原文化遗址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了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指标对元上都遗址区域近3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是元上都遗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间段内面积波动变化;2)近30年,元上都遗址草地、林地、农田之间相互转化频繁,伴随着景观指标的不断变化;3)2000–2005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林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速率最高;4)景观整体比较脆弱,越来越多样化、破碎化,但已逐渐趋于稳定;生态建设工程的大力开展以及农牧民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是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维持草原类型的面积和草原景观的稳定性,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畔  邵龙  
线性遗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铁路作为重要的线性工业遗产,认知其遗产特征,认清其生存现状,有利开展保护与开发活动。基于遗产线路视角,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调查的方法,梳理其历史背景与现状情况,分析遗产构成;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战略性分析;对与中东铁路相关性较高的遗产线路保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到适合中东铁路的保护途径。最后,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寻求更好的生存机会与生存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燕  杨新海  
工业遗址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结构的布局调整而出现的。通过对当前工业遗址保护中不同空间景观要素的总结归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着重提出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和相关对策,以期为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及其景观再生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